何靜
平面設計在現代人們的就常生活中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從以往單一的行業服務,發展成為受眾面廣泛的群體,平面設計所展示出來的效果與受眾心理效應和需求有著直接的關系。另外,在一件平面設計作品中如果想具備優秀的作品設計能力,離不開民族的傳統文化內涵,運用現代化的設計理念與方式展現出民族底蘊,所以在進行平面設計中,要把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效應相結合,才能夠體現出平面設計作品的親和力與感染力。本篇論文從平面設計中的心理效應入手展開討論,再闡述傳統文化效應,最后把兩者相結合進行總結,以加強平面設計作品的藝術特質。
引言
社會是在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平面設計作為藝術當中的一種,延續著對美好的事物體現,人們的智慧與創作思維都可以從中展現出來。平面設計所展現出來的藝術美,是通過視覺上最直觀的感觸,在各個階層與傳播領域都有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現,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對事物理解與分享的交流途徑。平面設計的廣泛應用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與學習,在物質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可以看出,平面設計在社會的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平面設計中的心理效應
1.心理需求的變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逐漸豐富,人們對生活環境與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方面都產生了心理需求的變化,對事物的審美方式與觀點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進步,并且對藝術之美產生了渴望的心理需求,而平面設計作為藝術中的一種,平面設計的心理效應也自然體現在心理需求的變化方面,這也是心理效應當中的重點環節。
現在有關平面設計的行業以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都比較多,平面設計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之中,
部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可以通過多種傳播方式,從直觀的視覺上給人以精神愉悅的享受,優秀的作品具有濃厚的藝術感染氛圍,給人以親和感,而人們的審美觀點在隨著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在不在提高。但是現在很多平面設計作品中復雜著太多的商業利益,都是從商家的角度去創作,對人們的心理需求的變化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使人們在觀賞平面設計作品時沒有介入感,有的甚至超出人們正常的心理承受范圍,讓觀賞者產生反感的想法。
據不完全統計,在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審美觀念上、生活環境上、心理空間上、個人情感上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變化。平面設計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平面設計給人們創作出來的外觀形象作品,可以反映出創作者的內心感受與想法,起到媒體的宣傳作用。如果平面設計所展現出來的作品是消極的,自然也會感染人們的正常情緒,影響人們的心靈健康;如果平面設計所傳達出的信息是比較強制性質的內容,就容易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與抵觸情緒,最后都拒絕再觀看這類的平面設計內容與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平面設計不僅僅是單一的藝術作品,它還能與人們的心靈產生近距離的碰觸,所以在平面設計中要改變以往的硬性傳播的方式,關注人們的心理需求的變化,畢竟社會方面的各個群體才是平面設計所要創作的展示對象,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增加平面設計作品的親和力與感染力,讓人們積極參與到這種推廣模式當中,才是平面設計作品的初衷。
2.受眾心理接受途徑
平面設計中受眾心理接觸途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借用認知經驗移情,另種是相似特點引起的錯視。
借用認知經驗移情。對自然與美的追求是人類對事物在視覺上的第印象,也是種天性,經常會不由自由的用以往的經驗來審視平面設計的作品,尋找心靈上的共鳴,這種情況就是受眾借用認知經驗移情。平面設計所要展現出的不僅僅是畫面優美,還要與受眾者之間產生心理互動,重視受眾心理的需求,借用他們在視覺與過往的心理感觸經驗上,以觸動他們的感性思維角度出發去創作,從作品中表達出人們對生活與社會的認知,促使觀眾無論是從色彩上還是形式上都可能看到最普通又發人深省的現象,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與共鳴,這樣才可以創作出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
相似特點引起的錯視。人們對相似的事物會本能的產生關聯事物之間一系列的聯想,這種現象其實就是人們對信息的認知與傳達最直觀、最迅速的體現,所以,在平面設計中定要運用相似事物的特點而引起的錨視來進行創作。在我國舉辦的大學生視覺競賽中,有個作品是創作者把代表上海特征的建筑與類似綠色的葉子融為一體,給人以相似特點的物體引起的錯視感覺,讓人感覺到這個作品中所展示的內容是綠色環保的創作意境之美。由此可以看出,相似特點引起的錨視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運用美學的特征營造唯美的意境與形象,激發受眾者的視覺神經而產生豐富的想象力。
平面設計的傳統文化效應
我國是一個文化古國,有著古老深遠的文化藝術底蘊。在藝術的歷史長河中體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與文化特征,通過書法、戲曲、舞蹈、繪畫、建筑、工藝品、雕塑等,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各時期的文化精華。從流行至今的古代宮廷藝術作品以及民問藝術作品,尤其一些佛教繪畫、年畫等,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通過這些藝術品可以看出我國古代藝術作品除了具有悠遠的歷史價值之外,還從其展現的形式、內涵以及題材上都是絕世精品,為我國現代的平面藝術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與參考價值。如果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相結合,可以展現出具有中國民族精神的美感設計。
在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標識設計中,會徽的設計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尤其是“京”字的中國印,它采用了篆書京字的形似圖案,結合了古代傳統文化的抽象與獨特創作風格,用中國印的形式把傳統文化中的書法與印章藝術融合為一體,剛柔相濟的“京”字所表達的內容既像是在歡迎奧運會召開,又像是運動員在奔跑,給人以歡欣鼓舞、交流協作、團結發展、共同進步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中國東方神韻。
在平面設計中,我國傳統文化所積淀下來的精華與魅力屢見不鮮,從某種程度上給當代平面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創作靈感與空間??梢钥闯鰝鹘y文化所沉淀出的精華,其獨特的魅力并沒有受到束縛。但是,在平面設計中做好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設計相融合,并不是簡單的模仿就可以創作出優質的平面設計作品,需要對傳統文化有足夠深刻的了解與體會,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內涵在平面設計中充分體現出來,才能在作品中展現出傳統文化效應,創作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作品。
平面設計中心理效應和傳統文化效應的結合
平面設計是一種藝術文化,是人們通過對事與物的設計創作讓人產生一種精神上愉悅與滿足的價值體現。傳統文化給現代平面設計的創作構思有著深遠的影響,突破正常思維的局限,對不同的事物之間進行巧妙的組合構思,給現代平面設計師提供了構思創作靈感。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精髓,在平面設計的實踐與應用中探索、總結與創新,給平面設計作品注入了靈動的生命活力與特有的意境,使作品所展現的內容能讓受眾者產生情感聯想,而這種設計表達方式就需要把平面設計中的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效應相結合。
當代的社會文化與技術已經步入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從事平面設計的人員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專業的了解與系統的學習,充分體會到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精神所在,把自己所掌握的平面設計知識,通過形、意、神等形態表達出來。同時,還要考慮到受眾者的心理需求,通過多方面的收集信息,掌握受眾者心理的真實想法,設計出符合受眾心理認知的作品。把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效應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充分體現出平面設計作品中的親和力、感染力與藝術之美。
結語
在現代設計藝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作為平面設計的創作者,要提高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中的認知,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藝術之美,并滿足受眾心理的需求,把心理效應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這樣創作出的平面設計作品,才能受到更多人群的追捧與青睞。
(作者單位:開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