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富
校本研修是通過校本學習、研究、培訓而促進教師個體、教師團隊和學校整體共同發展的重要方式。其中所涵蓋的校本培訓已被提及多年。然而,據我了解的許多地方的多數學校并未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實并取得成效。只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或者片面地以功利性的目的來開展此項工作。對于如何把校本研修落實,我有以下的觀點:
一、統一研修思想,激發研修斗志
也就是領導的重視與管理。校本研修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辦學水平。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包括校長和教學、教研、教學科研、師訓管理團隊)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開展研修的過程與結果。其中包括工作計劃安排、人員的組織協調、后勤與經費保障、過程的監督管理、教育教學的運用實踐、經驗總結反思等一系列的螺旋式發展步驟。
首先,工作計劃與安排應做到長計劃、短安排,深遠規劃、細致安排,根據效果,調整計劃與安排。這樣,使校本研修做到有明確的目標,有明確的實施步驟,有確定的人員、確定的地點和明確的學習研究事項。做到針對性與靈活性協調統一。
其次,在人員的組織上要有相對穩定的校本研修管理團隊,校長、教導主任、教科研負責人應該在研修工作的整體上有共識,在細節上善于思考,能有獨到的、可行的見解,才能更好地推動這項工作。如果大家都做好好先生,全都按照計劃安排或者別人的模式死搬硬套,是做不出成果的。在人員的組織上還應“因才定研”,確定個別、小組、集體等開展研修的課題與參與者,使研修工作達到不同的層次和效果。對校本研修的督查與評價有專門的管理策略和評價激勵機制,有相對充足的經費保障,獎優罰劣、獎勤罰懶。
最后,對開展的過程和所取得的成果無比形成材料,歸檔保存。便于專家指導、引領和推廣應用。
二、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廣才
校本研修的過程,就是教育者不斷學習、實踐、提高的過程。每一位教師都應有發展和成功的目標和愿望,找準自身的發展方法和進步道路,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最終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有方法、有特長的教育者。
第一,要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地參與研修并享受成功的喜悅。如:除了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專業研修,有的教師還喜歡學生管理,則可以選擇思想品德教育培訓、班主任培訓、德育管理培訓;有的教師喜歡運動,則可以多參加體育、健康教師培訓;有的教師喜歡藝術,可根據其特長推薦他參加美術、音樂、舞蹈、書法、播音主持等方面的培訓。
第二,學校要給教師提供廣闊的發展、成長和展示的舞臺。學校工作的各方面沒有嚴格的輕重之分的,都是缺一不可的,學校的特色是整體的、多方面的,甚至全面的,那才是最優秀的學校,我們的小學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基礎,那就要求我們必須有全面的教育人才,校本研修就是要根據學校自身實際去獲得這些方面的人才。在培訓和研究的分項上,學校應整體分析和謀劃,并尊重教師的個體選擇,科學安排。在督查、指導和評價考核上,過程與結果綜合考慮,對研修的參與積極性、參與過程、教學實踐運用、教學效果上及時給予評價和鼓勵。及時解決教師在理論與實踐上的矛盾問題,及時推出好的經驗的人才,使他們在賽課、征文等活動中不斷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并為學校的管理團隊培養合格的后備隊伍。
第三,“打鐵還需自身硬”,學校管理者不但要積極組織和參與本校的研修活動,在橫向上,還要多向本地的兄弟學校請教、商討和借鑒先進經驗,有點成果了,決不可自以為是,固步自封。在縱向上,走出去,請進來,活學活用,在專家的解讀指引下,提高自身的校本研修管理能力。
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教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索的課題。在教育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進步,實踐、探索和思考,才能克服教學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創新教育教學工作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本研修不能再做表面文章了,這項工作是艱辛的,也是必行的。讓我們都真正重視起來,落實下去。每一個教師都進步了,很多教師都體驗到教育的成功了,那么,學校的辦學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