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云 史逸飛 孫晶晶
產品中的開關語義分析
對開關語義的分析可以從外延與內涵兩個層次分析,外延語義是最直觀簡潔的表達方式,也最淺顯易懂,而內涵語義則體現了產品包含的所有文化信息,以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兩者相輔相成,充分闡述了開關語義的外在與內在含義。
在外延語義中,產品的“能指”可以準確的表達出“所指”,且外延語義是最容易表達也最容易理解的層面,它包含了能夠讓用戶一目了然的更豐富的內容。“開”與“關”通過其外延語義,例如“花開、花謝”、“燈開、燈滅”、“眨眼、閉眼”、“開門、關門”等,都可以對產品的外觀造型、使用功能、使用方式等,同時。因此,外延語義是“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體現。
而開關的內涵語義則體現了產品更深層次的“開關”信息,以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例如,把“關”理解為節約,那么“開”就是浪費;把打開心扉是“開”,封閉自我是“關”;“開”是明亮、是溫暖,“關”是黑暗、是寒冷等,這些都是“開關”的內涵語義。可以說,開關的內涵語義是通過外延語義來傳達給用戶的,當然,這種語義信息的傳達亦不是成不變的,它在多種因素下會受到個人心理因素和社會背景等多方面影響。
文化符號與開關語義
1沖國傳統文化符號
在中國古代,并不直接談論符號,但有關符號的思想卻十分豐富。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烏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又說:“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象也者,像也。”所謂“像”就是符號,而“觀物取象”正是指符號創制的最初過程。老子曾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徽。”指出萬物有了指示它們的名稱(符號)之后才能夠將它們區別開來。“人的本質即表現在他能利用符號去創造文化,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號活動的現實化,又是本質的對象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文化符號是民族精神重要的表現形式,人們是通過“傳統文化”去認識“符號”的,我們經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認知,才能了解在社會現象里所有符號所代表的意義。相對的,我們也是透過所有符號的形式如文學、繪畫、建筑等表現出自己的文化。
中國傳統元素從人文的廣義定義來講,不僅包涵五千年的文化積淀,民俗心理,民族氣質,道德評價體系,以及由這些精神層面而發展創造出來的文學、藝術、戲曲等文化財富,同時也包含在此基礎上孕育而生的的各類器物與可視的傳統紋樣圖案等。在我們當今的產品設計中,對于傳統元素運用最多、也是普遍被認可的主要泛指可視的傳統器物器型、色彩、圖案紋樣等類型的視覺元素與符號。這些元素與符號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代表與縮影。
2.文化符號在開關語義中的應用
首先對開關展開符號關聯。其次,對文化元素展開符號關聯,并結合開關語義進行思維擴散,當找到一定的文化符號之后考慮其是否可以延伸其開關語義,例如圖4中的卷軸的開啟與閉合、燈籠的點亮與熄滅、皮影的動與靜、扇子的開啟與閉合、開始倒茶與停止倒茶等都可以延伸到產品的開關語義中。
折扇符號在開關語義中的設計案例
對于折扇的起源,人們說法不一,但折扇在宋朝確實是存在的,且折扇出現在北宋的說法有詩句的題詠進行佐證。如:金·完顏《蝶戀花-聚骨扇》:“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斗,翠條更結同心扣。金殿珠簾閑永晝。一握清風,暫喜杯中透。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因此,折扇可以作為宋朝的一種文化符號,將扇子的“開”“合”作為開關語義進行設計。
設計目標人群:鐘愛中國文化元素的青年與中年人群
產品定位:對于鐘愛中國傳統元素的人們來說,元素符號不僅僅只是應用在產品形態上與色彩貼圖上,而是將元素的內涵體現在產品上,他們期待在使用融合文化元素的產品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用戶體驗。
1.智能開關設計
采用宋代折扇元素造型,扇骨控制開關,可以定格關閉的時間,根據用戶所需的時間設定時長,經濟環保。此外扇軸的旋轉鈕還可以控制燈光大小,體現情感化設計的內涵。
2.壁燈設計
主要材質為有機玻璃、與紅木,玻璃代表現代元素,紅木代表傳統元素,體現了古今文化的結合。另外文化符號采用宋代折扇元素,將扇子的“開”“合”語義應用到壁燈開關上,隨著扇子打開角度越大,燈光越亮;反之,則越弱。此外,這款智能壁燈不僅采用無線充電技術,還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燈光顏色,色彩隨心掌控,提高用戶體驗。
結語
通過研究文化符號在開關語義中的應用,不僅對產品語義、符號學等理論研究有了深入的理解,還對如何將文化符號應用到產品語義中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即不僅是外延語義更是內涵語義。此外,本文的研究內容還充分體現了符號學在產品語義中的重要作用,為以后語義符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工業大學)
作者簡介:許曉云: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史逸飛:碩士研究生,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孫晶晶,碩士研究生,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