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智慧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是在共建與共享原則下,在推進與加強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公共基礎建設的同時,以雙方利益最大化推進國際產能的合作,并最大限度地創造公平發展機遇。因此,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所提出的愿景,不僅是新時代下全球應對低速增長和債務困擾,特別是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下的一種新途徑,同時也是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種新模式和新努力。
回顧既有的“一帶一路”建設成就,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后金融危機時代,特別是全球貿易增長減半,新增投資總量下降的環境下,中國已經同“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協議,并與沿線17個國家共同建設了46個境外合作區,中國企業累計對這些國家投資140多億美元,創造工作崗位6萬多個。2015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雙邊貿易總額突破1萬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25%。這不僅是全球低速增長下巨大的成就,同時極大地提升了全球共同抗擊經濟衰退和金融風險的能力,并為全球穩定增長做出了新的努力與貢獻。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中國推進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嘗試,并以積極的姿態尋求主動對接,既體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合作增加上,同時更體現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動加入中國推進創設的亞投行上,并形成了東西方共同努力、共同建設的發展局面。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是適應全球化發展新挑戰與新困難的一種新努力,也是中國式智慧解答全球發展難題,共同提高治理能力的一種新途徑。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所提出的新全球治理模式,不僅是中國智慧對于當今全球化困局的一種應對,而且也在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同時,給全球共同增長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