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寶臻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
·校長·名人訪談·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續)
葛寶臻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葛寶臻校長
文章介紹了天津商業大學不斷深化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教育改革,探索大學生創業實踐模式,培養創新創業精神,完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增強創新創業能力,發揮實習實訓、創業實踐在創業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建設“四位一體”的大學生眾創空間,培養以企業家或企業經營管理者為主體、服務于現代商業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業型應用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 教育改革; 商業大學; 創新精神; 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2.4 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訓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實踐性強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特征,創新創業實踐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近年來,學校充分利用教學科研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構建校內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基地。
(1) 加大投資。學校投入近300萬元建設“天商微渡”大學生創業中心,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孵化和加速平臺。中心立足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特色,為學生提供創業意識熏陶、創業知識學習、創業能力提升、創業項目孵化的重要場所,集聚各種創新創業要素,為校園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2) 開放資源。學校擁有優良的教學、科研、實驗等育人平臺,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學校充分利用國家級和省市級工程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面向全體學生開放教學科研資源(圖9、10、11、12),鼓勵學生利用創新創業虛擬仿真培訓與服務云平臺、工商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等創新創業平臺,進行企業沙盤模擬經營、企業信息化實踐探索、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踐,為進行真實的創業實踐活動預熱,積累經驗,規避風險,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圖10 學生參加實驗室創業實訓活動
(3) 校企共建。高校通過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在科技成果轉化、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共同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發揮學科優勢,加大專業建設力度,融入各個行業發展,推進校企共建各類實驗室、產學研聯合體。

圖11 珠寶鑒定專業學生參加實驗室實習實訓活動

圖12 經濟學院跨專業實訓
學校總結與煙臺冰輪集團共建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育人,與行業企業共同建設就業創業實踐基地213家,定期輸送學生開展專業實習、就業實習,使學生有機會面對面向一線經營者、管理者學習,也促進了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市場開發人員對大學生的言傳身教,在強化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創業實戰能力。
建設校內眾創空間,是落實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重要舉措,是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環節,其目標是為具有創業夢想的學生提供一個與社會對接的交流場所、服務功能齊全的實踐平臺。為此,學校今年建設了“天商微渡”眾創空間。天商微渡其名稱取自英文“WE DO”的音譯,意思是“我們一起努力”,強調團隊精神、實干精神,用微小但扎實的服務幫助創業者度過最艱難但最幸福的創業時光。
3.1 發揮“天商微渡”眾創空間在實踐環節中的龍頭作用
(1) 實現三個定位。“天商微渡”眾創空間堅持激發學生創業意識、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搭建學生創業平臺“三位一體”的建設定位;實現科技成果商業轉化和小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兩翼助推”的發展定位;建成資源聚合體、價值創造體、文化輻射體、人才培養體的“四體空間”目標定位。
(2) 構建創業空間。“天商微渡”眾創空間使用面積4 070平方米,一層主要為創業交流區、就業洽談區、創業培訓廳,三層為眾包服務平臺區,提供品牌、法律、電商、投融、培訓、網絡服務,二、四、五層為學生創業孵化區,可以容納50個創業團隊,還設置了42個“創客”共享工位,其中五層設有創業項目成果展示區。
(3) 堅持主流運營模式。天商微渡眾創空間將立足天津市重點扶持的相關產業,發揮學校特色學科優勢,重點扶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生產服務等領域的創業項目入駐眾創空間。天商微渡眾創空間將圍繞創業全過程為創業團隊及創客個體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服務,打造創業服務生態系統,不斷推動服務功能“深度化”、服務水平“專業化”、資源協同“網絡化”、孵化功能“延伸化”。
眾創空間堅持“孵化+投資”的主流眾創空間運營模式,通過項目路演和優質項目直薦的形式,從全校76個創業項目中遴選25個項目、18個創客入駐眾創空間,其中8個項目注冊公司,涵蓋了互聯網金融、物流大數據、互聯網技術開發、教育培訓、生活服務、校園O2O平臺等領域。
眾創空間在遴選創業項目入住過程中,注重選擇在實驗室經過訓練的項目,在進入眾創空間的項目中,有30%來自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學科專業競賽。與騰訊眾創空間、天津青創園、意庫產業園達成合作意向,保證成熟項目能夠進入產業園區繼續孵化,現有40%的項目基本具備進入創業園區的條件。
3.2 創新眾創空間服務模式,助力小微企業成長
眾創空間將幫助科技型企業進行商業轉化和商業型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作為服務重點,有效服務小微創業企業成長。
(1) 注重成果轉化。學校對基于科技創新的創業項目,重點做好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工作,優化人員結構,找準項目定位。例如,我校機械工程學院2011級卓越熱能班學生陽飛等7人以申報的國家級“大創”項目為基礎,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搭建實驗平臺,在老師指導下,不斷改進,反復驗證實驗數據,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凍冷藏恒溫系統產品,解決食品冷凍率隨冷庫溫度波動而帶來的嚴重失水干耗的難題,服務平臺幫助其對接上下游產業鏈,已經與中國家庭優質食品購買平臺“本來生活網”達成合作意向,助推其快速產業化。
(2) 商業模式創新。對基于商業模式創業的項目,依托不同專業領域的校內外導師團隊,為其尋找客戶痛點,打造“爆款”,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例如,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悠活網”,就是由我校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2012級學生王雅玲等6名同學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上獲得一等獎的作品轉化來的,針對老年人現實需求,為其提供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在原有老年人日常服務平臺基礎上,開發詢醫問藥服務、娛樂服務板塊,建立老年人綜合服務養老社區。項目團隊依托市級信息技術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系統研發耗時兩年,持續對軟硬件進行仿真和測試,確保整個平臺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滿足項目運營。
3.3 完善眾包服務平臺,解決學生創業要素難題
“天商微渡”眾創空間把打造全要素服務平臺作為空間建設的重點,解決學生創業的關鍵要素問題。
堅持全過程化的創業孵化宗旨,依托法律服務、電商服務、品牌服務、培訓服務、投融服務、網絡科技六大服務平臺為創業團隊提供全過程、常規化、全要素的創業服務;同時充分發揮校內外創業導師創業視野開闊、創業知識扎實、創業經驗豐富、創業人脈廣闊等優勢,為學生創業提供一對一的輔導服務。依托微渡創業聯盟這一學生組織,充分發揮線上微信平臺和線下創業咖啡兩個渠道的宣傳優勢,經常舉辦創業大咖分享會、創業先鋒沙龍會、創業項目路演會、創業人才招聘會、創業技能培訓會(圖13)、創業政策講解會等六個核心活動,并聯合校團委、各學院學工部門開展各種形式、各種層次的創業項目比賽、校外創業園區參觀學習等活動(圖14)。已與紅橋區意庫創意產業園、青年創業園、寶能大廈等十余家知名創業園達成協議,推薦高質量的學生創業項目,在完成校園孵化后進入更高平臺進行創業。

圖13 在餐飲企業外灘風尚開展創業實訓
3.4 組建校內外導師團隊,解決學生創業過程難題
創業導師是幫助引導學生創業成功的重要力量,是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決策咨詢、經營管理等指導的重要人力資源。組建一支由專家型導師、專業型導師、實踐型導師等組成的創業導師隊伍,是眾創空間建設的重要內容。

圖14 學生社團陽光網站為學生助推創新創業
為此,“天商微渡”組建了從事創業教育和管理的14名校內專家作為創業導師,為學生提供商機識別、創業思維、產品開發、商業模式、營銷管理、投融資技巧、創業生涯規劃等指導。聘任52名來自投資機構、國企、創業企業的負責人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準備、行業前沿、人脈資源、風險評估、投資融資等方面的幫助,為學生創業全過程保駕護航。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的職責所在,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徑。天津商業大學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并完善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知識、創新能力、創新實踐的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搭建了“天商微渡”校內眾創空間,對接社會,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交流空間和實踐平臺。這些有益的探索,系統而深入地推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總體效果良好,但也有需進一步完善的方面,一是需要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干部、教師、學生要形成共識,切實形成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二是需要做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各個具體環節,要符合人才培養規律,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和效果,以育人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避免追求轟轟烈烈的短期效應,著力人才培養的長遠效益。三是需要加強保障,要加大空間、人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加強與社會的對接,探索校內眾創空間的有效運行方式,切實形成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文章三級小標題系本刊所加)
Perfect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ontinued)
GEBao-zhen
(Tai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ainjin 300134, China)
To focus on making entrepreneurs or enterprise managers of our students and to train high-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oriente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at best serve the modern busines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onstantly deepens its education reform for training tal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xplores entrepreneurial pattern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actively constructs "the quarternity" of mass innovation space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irits, perfect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hanc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ractice and internship in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Tai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innovation spirit; sense of enterpris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mass entrepreneurship; mass innovation
2015-11-26
葛寶臻(1964-),男,內蒙古卓資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商業大學校長。1999.9~2001.3在香港科技大學應用技術中心做博士后。現任中國顆粒學會常務理事、顆粒測試專業委員會主任,2013~2017年教育部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光學學會副理事長,《紅外技術》、《中國粉體技術》編委。研究方向:光學工程學科光電檢測與成像技術。長期從事激光粒子場測量、數字全息、三維彩色數字化成像以及海洋環境監測領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獲教育部及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授權專利6項。2007年獲寶鋼教育獎。2008年獲得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G 64.0
A
1006-7167(2016)01-0001-03
編者按: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全國各高校均在以實際行動積極學習與貫徹。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天津商業大學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建設眾創空間,取得較大成績。應本刊邀請該校葛寶臻校長專門撰文介紹該校的經驗與做法。葛校長觀點明確,采取措施有力,很有啟迪性與參考價值,現予以發表,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