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氣預報分類
一般說來,天氣預報按時間長短來分,可以分為:臨近天氣預報(1天內)、短期天氣預報(1~3天)、中期天氣預報(4~10天)和長期天氣預報(一月內);
按照空間尺度來分,可以分為:全球天氣預報、半球天氣預報、國家天氣預報和局地天氣預報;按照需求來分,可以分為登山、熱氣球、航空、航天等天氣預報。
由于各種天氣預報的要求不同,因此它們的預報思路和方法也不同。
對于大范圍的專業天氣預報,世界各國都采用數值天氣預報為主要手段。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是建立在全球共享氣象資料的前提下來實現的,全球數值天氣預報也是全球可以共享的。
要做好數值天氣預報,下面這些大氣環流知識必須具備。

a.難以認識的大氣環流系統變化
2.影響天氣的主要大氣環流系統
由圖a可以看出,北半球大氣環流系統錯綜復雜,高低系統錯綜交替。然而,仔細辨別,可以發現不外兩種環流系統:高壓和低壓。
大氣環流系統在空間上停留的穩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天氣狀況。例如,2016年1月下旬,我國極低的氣溫狀況就是與北半球大氣環流的某種穩定分布密切相關。如圖b,在這段時間,東亞地區為一個穩定的大低壓環流控制,北極地區的冷空氣源源不斷地影響我國地區,形成了長期寒冷的天氣。
3.適宜于中高緯度天氣預報的極鋒理論
“極鋒理論”是挪威氣象學家威廉· 皮葉克尼斯首先提出來的,它是研究預報中高緯度(大于30°緯度)地區的溫帶氣旋生命史的理論。
極鋒理論把鋒面分為暖鋒和冷鋒。所謂鋒面,是指大氣密度不同的氣團之間的狹窄過渡帶。所謂氣團,是指大氣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水平分布比較均勻的大范圍(幾百到幾千千米)空氣塊;一般分為暖氣團和冷氣團。凡是由暖氣團推動冷氣團移動的叫“暖鋒”,反之,由冷氣團推動暖氣團移動的叫“冷鋒”。

b.2016年1月下旬,形成我國極低氣溫的北半球大氣環流。
暖鋒過境時的云系變化規律對于中高緯度的天氣預報有較好的指示意義:在中高緯度,當看見系統的鉤卷云布滿可見天空的六成以上時,一般其后面的云系演變是:卷層云、高層云、層云、雨層云,帶來大的降水。從看見鉤卷云開始到降水開始時間間隔大約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