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渠雅麟 蘇云鵬
?
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研究
◎文/渠雅麟蘇云鵬
摘要: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是天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定位之一,該核心區將作為以資源配置為主的區域性服務型國際航運中心,服務于京津冀城市群、輻射東北亞經濟區域并帶動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天津在區位、政策等方面已經具備了一系列發展優勢,通過對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SWOT分析,將重點發揮自貿區政策優勢,從制度改革到產業發展等領域推動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
關鍵詞: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SWOT分析
蘇云鵬(1982—),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郵編:300072
近年來伴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天津的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設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發展基礎。當前,天津急需清晰界定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定位與功能,并深入剖析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條件與問題,這將成為形成科學可行發展思路的關鍵。
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國際航運中心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從早期的貨物中轉、貨物集散中心到上世紀50年代的貨物集散、加工增值中心,再到新世紀以來的綜合資源配置中心,歷經三代演變,國際航運中心的功能日趨完善,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愈發顯著。根據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將是位于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范圍內,航運設施先進完備、航運資源高度聚集、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規范發達,航運政策開放自由,具有區域性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港口大都市。相應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需具備以下發展特點:一是港城互動。港口是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發展的基礎,港口與城市之間應結為“港為城用、城以港興”的關系;二是區域協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不是單一的港口或機場,而將有機集成京津冀及環渤海區域的港航資源,以形成服務于世界級城市群的港航服務能力;三是功能集成。貨物、資金、信息的集散是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發揮作用的基礎條件,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必然集物流、貿易、金融、信息處理等功能于一身,因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也將是區域性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四是產業完備。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具有為世界級城市群服務的產業發展能力,覆蓋全部港航產業鏈條,既包括航運融資、海事仲裁等上游產業,船機租賃、郵輪經濟等中游產業,也涉及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下游產業。
依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將定位為以資源配置為主的區域性服務型國際航運中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將主要發揮三大功能:一是服務京津冀城市群。國際航運中心是世界級城市群參與和影響全球經濟的樞紐,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將通過貨郵、資金、信息、人才等服務溝通京津冀城市群與世界的聯系,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的國際競爭力;二是輻射東北亞經濟區域。隨著全球范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劇,東北亞區域合作及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均在加強。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天津具有對東北亞的突出地緣優勢,這要求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要發揮對東北亞區域航運要素的組織、協調與控制功能,從而提升中國經濟對東北亞區域的影響力;三是帶動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建設將全面提升天津的產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從而帶動“十三五”時期天津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一)優勢
天津具備發展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顯著優勢:一是區位優勢。天津地處環渤海區域的中心位置,對內面向“三北”,對外面向東北亞,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天津是中國連接俄羅斯、蒙古一線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天津港是亞歐大陸橋東部最近的起點,這些優勢都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區位基礎;二是海空兩港優勢。天津是京津冀乃至整個環渤海地區唯一兼具大型海港和空港的城市。天津港處于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城市帶的交匯點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連通海上和陸上兩個“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連接東北亞與中西亞的紐帶。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服務面向環渤海,輻射三北,市場服務客貨并舉、以貨為重,獨特的海空港優勢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形成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三是自貿區和保稅區優勢。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北方唯一的自貿區,天津港保稅區是北方最大的保稅通道,被國務院批準為區港聯動試點。自貿區和保稅區具有貨物進出自由、免稅等優勢,從國際經驗看,世界著名國際航運中心無一不是自由港。由此,天津自貿區和天津港保稅區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環境。
(二)劣勢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建設也面臨著一系列困難,突出表現在自身的兩個劣勢:其一,天津港為人工港,自然條件處于劣勢,與曹妃甸、大連等環渤海區域的天然良港相比,天津港疏浚成本高,港口作業也容易受到極端天氣條件的不利影響;其二,天津機場緊鄰首都機場,客貨吞吐量處于劣勢,作為首都,北京日益成為海內外各類資源的聚集地,機場客貨資源也不例外,這使得首都機場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應,制約著天津機場的發展。
(三)機遇
在近年來國家的頂層設計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面臨著諸多新機遇,主要有:一是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天津定位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在海港方面提出要加強津冀沿海港口規劃與建設協調,在空港方面提出增強天津機場區域樞紐作用、建設北方國際航空物流中心,這些措施都為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提供了重要機遇;二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機遇。在我國開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過程中,憑借海空兩港和發達的經濟基礎,天津在這一國家戰略中將大有可為,這有利于提升天津的港航能力以及在東北亞區域的國際影響力,從而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形成帶來機遇;三是首都機場容量飽和與北京新機場建設期帶來的機遇。京津的航空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同屬一個市場,客貨源的生成和運輸組織具有較強的同質性和互補性。2014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8612.8萬人次,超過了其8200萬人次的設計保障能力,首都機場的客貨需求溢出給天津機場提供了承接客貨量的機會。
(四)挑戰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面臨的外部挑戰主要有:一是津冀港口競爭大于合作的挑戰。津冀港口數量眾多,天津港與河北眾港口在主要運輸貨種和服務地域范圍上多有重合,競爭挑戰始終存在;二是津冀機場業務交叉帶來的挑戰。《民航局關于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的意見》要求石家莊機場發展航空快件集散業務,這與天津機場的航空物流業務形成一定重合。目前,正定機場在建的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和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已經使其實現了海外購物、本地倉儲配送一體化和航空郵件自動分揀、分撥和安檢一體化,這都對天津帶來嚴峻挑戰。三是周邊機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挑戰。北京新機場距天津機場僅85公里,市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其投入運營將有可能使天津部分航空運力和本地客貨源流失。
(一)充分發揮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政策優勢
自貿區的政策優勢集中于“開放”二字。自貿試驗區獲批后帶來了多重政策利好因素,這些寬松性政策不僅涉及貿易領域,更覆蓋了航運、物流、金融等諸多方面。同時,海關、稅務、工商、銀行等一系列職能部門參與其中,將在外匯、稅收、監管、金融等方面為入駐企業帶來政策優惠,與此同時,國內外企業也將享有包括區內貿易、貨物、人員,以及貨幣流通等方面的自由,這些都將有力推動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發展。
(二)加緊完善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
當前,天津一方面要加快建設通向港口和機場的道路,另一方面是建設通向腹地的重要骨干公路和骨干鐵路,要在陸路交通體系建設上增加投入,加快形成腹地和港口高效連通的大交通系統。要以提升港口物流服務功能、產業聚集功能和對外開放服務功能為抓手,構建自由貿易和港航物流相融合的貨運樞紐;要加強港口岸線資源整合,提升港航資源利用效率;要全面推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循環低碳型港口;同時,要加快提升港口行業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三)積極構建現代航運服務框架體系
一是大力發展航運服務業,包括航運金融業、航運保險業、航運中介服務業、航運咨詢產業,完善航運政策法規服務,加快發展航運人才教育等產業;二是提高航運金融服務水平,充分利用自貿區融資租賃平臺,積極完善與融資租賃相關的配套服務產業,推動飛機、船舶等大型航運設施的融資租賃業務發展。吸引有實力的航運專業銀行、保險公司、資金結算中心落戶自貿區,擴大天津在飛機船舶融資、航運保險等領域的業務規模;三是爭取在津設立“天津航運交易所”,吸引更多的航運交易機構和中介組織落戶天津。
(四)全面提升港航產業市場份額
面對國內外海上運輸、航空運輸、郵政、快遞以及港航服務業爭奪日益激烈的態勢,天津要全面優化港航產業結構、產業組織和產業布局。一是做實做優傳統業務,穩步提升天津的海港和空港貨郵吞吐量,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二是搶抓新興市場業務,面對國內快遞業的飛速發展,天津要加緊爭奪快遞市場份額、著力引進國內外快遞巨頭、加快布局快遞分撥中心。以獲批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為契機,在擁有發展基礎的武清開辟鐵路快遞專用車站,以搶抓京津冀和環渤海的快遞業務,提升天津的貨郵集散能力。三是發揮天津自貿區、自創區等多重政策利好,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天津,為港航貨運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五)加速推動海運業創新發展
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也為航運業擴大開放、創新改革提供了重要機遇,天津可充分借助這一平臺探索在海運領域的創新與改革。一是探索進一步開放與海運相關的服務業市場,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逐步形成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嘗試在航運金融領域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積極探索多層次的航運資本市場,探索建立國際海運交易市場和海運定價中心,在國際海運市場爭得更多的話語權;三是對海運財稅政策進行新探索,配合國家部委推進國際海運財稅政策改革,探索先行先試舉措。
(六)進一步深化港航領域的行政體制改革
在航運領域,部門分割、行政阻隔的現象依然存在,唯有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來革除這一弊端。要積極協調海關、海事、檢疫、邊檢等行政執法部門,為港口和機場用戶打造高效便捷的一體化通關服務;著手改變機場片區行政條塊分割局面(機場片區分別隸屬機場、東麗區、空港經濟區管轄),使該片區從宏觀規劃到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土地預留等環節均實現統籌發展;另外,要加強東疆港保稅區、中心商務區和天津港保稅區的行政協調,使三者在金融租賃業務上形成有序競爭與密切合作。
責任編輯:虞冬青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255-(2016)02-0005-03
作者簡介:渠雅麟(1998—),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學。郵編:3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