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躋強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黑龍江省滑雪產業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
仲躋強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近些年,滑雪運動在黑龍江省迅速發展,伴隨著滑雪運動的興起,滑雪產業也快速的發展起來。現通過對黑龍江省滑雪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力求為此領域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并提出滑雪資源的合理規劃;加強對基礎設施、滑雪設備的升級換代;加強滑雪產業人才培養;拉長滑雪產業鏈;引入戰略合作伙伴。
滑雪;產業;發展
在雪資源豐富的國家,滑雪運動是冬季休閑娛樂活動的熱點,滑雪市場成為消費需求升溫最可觀的市場。同時滑雪產業作為一個白金產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在世界滑雪大潮的帶動下,我國滑雪運動近年蓬勃發展。我國滑雪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許多雪資源豐富地區把滑雪產業作為發展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我國正形成四大滑雪產業區域:東北(黑龍江、吉林)、華北(北京、河北)、西北(新疆)、西南(四川)。其中,黑龍江省冰雪產業正成為黑龍江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正處于快速成長期。
黑龍江省位于中國最東北部,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它地跨寒溫帶和中溫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省內山地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的60%。冬季雪量大,雪期長,大部分地區從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都以降雪為主。降雪日數為20~50天,冬季積雪日數80~180天,最大積雪深度58cm。黑龍江省從1963年開始創辦冰燈游園會,1985年舉辦冰雪節,1998年建成冰雪大世界,1998年舉辦國際滑雪節等一系列活動,現已形成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龍頭,亞布力國際滑雪場為基地,以現有100家滑雪場為基本依托,以“冰雪王國”哈爾濱為重點,已構成“一個主中心、一個次中心、兩大冰雪旅游板塊、兩條冰雪生態旅游觀光帶”的基本框架,極大地提升了黑龍江省的滑雪產業知名度。黑龍江省作為第24屆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主辦城市哈爾濱市的所在省份,目前在我國冰雪產業競爭中已經占據有利位置,大冬會為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和深遠的影響。大冬會作為大型的綜合性國際賽事活動,是黑龍江省迄今所承辦的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全球體育賽事,引發了黑龍江省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效應,對整個黑龍江省冰雪產業都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加速滑雪產業的發展,是黑龍江省建設世界冰雪名省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區域性經濟的一項有力措施。同時,黑龍江省冰雪建設為滑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與條件,將形成以省會為中心的環行滑雪產業鏈和滑雪產業圈,成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的一大支柱產業,并以此促進區域性中心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黑龍江省滑雪產業從總體上已經走過了初創階段,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自2001年起,黑龍江省接待的滑雪游客數連續三年超過百萬人次。到2006年滑雪游客達400萬人次,滑雪旅游收入已占整個冬季旅游收入的20%,實現旅游收入22.22億元,其滑雪場在數量、規模、設備設施、接待能力、滑雪收入等有較大增長。黑龍江省滑雪產業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表現在以滑雪場為滑雪產業的核心,產業上游以滑雪用品、滑雪裝備器材(滑雪器材、服裝、滑雪機械等)、滑雪健身娛樂、滑雪競技表演、滑雪培訓等構成本體產業。產業下游是由房地產、賓館、滑雪傳媒、滑雪保險、滑雪金融、民航業等保證主體產業服務質量而開展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產業。
大量的實踐證明滑雪體育產業的發展對所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以2009年第24屆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市成功舉辦為例,它使舉辦地哈爾濱市城市建設的目標提前十年完成。大冬會申辦成功之后,哈爾濱市總投資十三億美元,全面改造和建設哈爾濱市的冰雪基礎設施、交通、環保、通訊設施和比賽場館。大冬會組委會組建了哈爾濱市大冬會資源開發公司,組織實施了一批具有牽動作用的城市基礎性和資源開發性的重點工程,完成了路橋建設、景觀改造、路網升級等三個方面96項工程建設,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承載能力和重點景區特色品位。其中11路10橋工程共新建改造道路17 km,面積達110萬m2。2010年,由于大冬會在哈爾濱市的成功舉辦,哈爾濱市在我國“新一輪城市發展的競爭”中領先一步,前景廣闊。大冬會各分會場在黑龍江省內的布局,使得黑龍江省滑雪旅游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更加明顯,將推動黑龍江省滑雪產業的全面進步。另外,黑龍江省滑雪體育產業的發展能促進全省體育設施建設水平、經營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并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綜合復合型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對促進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促進滑雪旅游的發展,促進GDP的增長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滑雪市場缺乏科學規劃
黑龍江省滑雪市場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標準競技滑雪場為主體,旅游滑雪場地為補充的滑雪旅游服務體系。截至2009年12月,已擁有的近百家滑雪場中,SSS級11家、SS級10家、S級6家。盡管黑龍江省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市場發育過快,小型雪場眾多,而滑雪產業的發展和滑雪場的建設尚未列入統一的各級政府部門規劃和管理范圍,大多數雪場是在無規劃的情況下盲目興建的。經營者往往急于雪場的投資和建設,并通過惡性的價格競爭爭奪有限的消費市場。這樣勢必會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從而造成資源的損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二)經營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是對滑雪場的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對資金投入的規劃和管理。投資者只注重滑雪場地設備的投入,而對其他配套服務設施投入較少。二是滑雪場設施不完善,綜合開發旅游項目少。偏重于觀光型和邊境購物型,參與性項目少,以雪為主的特色資源開發不夠,遠未形成規模,遠遠落后于資源所提供的條件。三是滑雪場對上崗人員的培訓不夠,沒有長期打算,急功近利,導致服務范圍小,服務水平低,服務質量差,雪場沒有夏季項目,只能冬季開門營業,成本高、效益低。
(三)滑雪產業沒有形成規模
雖然黑龍江省滑雪場的數量在全國來看占絕對優勢,但是從規模和接待能力上與北京、吉林的雪場相比,卻不占優勢。產業規模小、效益差,還沒有充分發揮產業龍頭的作用,因而對滑雪器材與用具生產、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二、三產業發展拉動作用還不是很明顯。
黑龍江省滑雪產業應瞄準世界一流滑雪產業,根據滑雪場的軟、硬件設施和功能及其所面對的客源市場狀況等分類,可以將滑雪場劃分高級、中級、初級三個檔次進行發展。一是高級滑雪場,滑雪道種類齊全,線路多種多樣,索道檔次高且與滑道相配套,雪具標準高且數量充足,可以提供滑雪教練、星級賓館和多種娛樂設施。此類雪場具有滑雪訓練和競技、滑雪旅游度假等綜合功能,完全能滿足運動員、教練員和國內外廣大游人的不同需求,屬于國家級滑雪場,可以舉辦冬運會、亞冬會等賽事;二是中級滑雪場,上述條件中,只有其中部分項目達到高級標準,基本能滿足運動員和國內外游人的滑雪需求,屬于省級滑雪場;三是初級滑雪場,雪場規模小、檔次低、設備簡陋、功能少,只能為初學者提供滑雪服務。
(一)滑雪資源的合理規劃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職能部門應注重對滑雪資源的合理規劃、合理布局以及對舊滑雪場所條件的改善,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
(二)加強對基礎設施、滑雪設備的升級換代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滑雪設備要及時升級,提高滑雪場的硬件標準,雪場建造者要引進最先進的各種設備、器材,吸引更多的滑雪愛好者。
(三)加強滑雪產業人才培養
加強滑雪產業各方面人才培訓,包括滑雪場的經營管理人員、滑雪指導員、滑雪制造業、滑雪相關產業等形成教育培訓體系,推動校企聯合,加快市場銜接。要進一步推廣世界滑雪產業通用管理標準和機制,要組織各地旅游管理部門和重點雪場有關人員到滑雪發達國家考察學習,吸取外國開發管理的經驗,推動典型雪場引進外資,采用國外先進管理模式,不斷培育壯大滑雪旅游產業,尤其注重滑雪競技人才的培養。
(四)拉長滑雪產業鏈
以滑雪場核心大力發展滑雪健身娛樂、滑雪競技表演、滑雪培訓、滑雪保險、滑雪交通等產業,帶動圍繞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產業,同時支持黑龍江滑雪裝備集團等企業發展雪具、滑雪服裝、索道等產品,逐步發展壯大黑龍江省自己的滑雪配套產業。
(五)引入戰略合作伙伴
加強與國外滑雪行業組織和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引導其來華投資。通過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加快滑雪場所經營模式的轉變,推廣滑雪俱樂部或滑雪學校。
未來黑龍江省滑雪產業的建設應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配套、逐步開發”的方針。要認清現實基礎,確定重點,加快開發和配套步伐,盡快使幾個基礎較好的滑雪地實現產品化,創造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滑雪產業名牌產品。要堅持規劃的高起點和服務設施綜合配套的高標準,努力與國際接軌,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盡快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1]連 洋.黑龍江省高校冬季開發滑雪培訓市場的營銷策略研究[J].冰雪運動,2006(1):95-98.
[2] 姜 麗.對黑龍江省開發冬季體育旅游產業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1(1):78-80.
[3] 田有年.我國滑雪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4):37-39.
[責任編輯:王功巧]
G863.1
A
1005-913X(2016)11-0093-02
2016-09-22
仲躋強(1980-),男,山東萊州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