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
(揚州市社矯中心,江蘇揚州225009)
我國小企業會計監督現狀、問題與對策
李小華
(揚州市社矯中心,江蘇揚州225009)
會計監督是保證會計工作有效運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必要保證。然而從會計實務的具體操作上來看,核算職能往往能夠得以履行,而監督職能的履行卻不如人意。通過分析小企業會計監督的現狀,進而探討小企業會計監督中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法律規范體系;轉變執法方式,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等改進措施。
小企業;會計監督;法律體系
不管是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還是企業內部經濟管理部門,或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等有關各方,從宏觀到微觀,從官方到民間,都需要通過會計信息來了解小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作為相應決策的依據。如果有關各方想要了解企業經營與財務情況,那么企業會計信息必須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否則,將嚴重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錯誤的決策。而對會計信息進行監督恰恰是會計監督的主要工作,如果會計監督工作沒有做到位,那么所謂的會計信息有多少可信度呢?而現階段我國的會計監督職能弱化,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完善,或者說會計信息質量還有待提高。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表現在很多方面,下面從如下三個方面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外部監督不力
每年的財稅大檢查都可以查出很多小企業財務存在賬目不清問題,如果連賬務處理都不規范、不清楚,還妄談如何交稅?截至2015年我國有超過七千萬家的小微企業在運營,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小微企業沒有獨立的會計核算,幾乎所有的小微企業都存在隱瞞銷售這樣的情況。現以揚州的一家車件制造企業為例,這家制造企業主要負責制造車輛的輪轂配件,以軋鋼作為主要的原材料。我們通過實地調查了解到它全年的實際銷售一千三百萬左右,但全年開票收入大概只有八百四十萬左右。在會計核算中也僅統計開票收入,未開票收入不進入會計核算,這樣的現象在小微企業里十分的普遍。
(二)內部監督不到位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會計人員理應遵從財經法規的要求,從會計職業道德的標準出發,然而事實上,有些會計人員會遵從企業負責人的意圖,經過一些技術上的處理,造成會計數據虛假,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最后,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可以虛增利潤,編造一個企業的業績蒸蒸日上的假象來引誘不明真相的投資者,有些已經實現獨立會計核算的中小型企業甚至有存在三套帳的情況,一套給稅務看,一套給銀行看,一套給自己看。給稅務看的帳基本上都是少做收入多做支出,而給銀行看的帳相反,經常會出現一些自制的很難核實的會計憑證,虛增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企業財務信息應該給投資者和監管者以高價值的參考,會計監督的缺失不僅使本身參考價值打上問號,甚至會誤導相關人員做出偏離實際的決定。
(三)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從監督體系上來看,我國的一些小企業沒有確實建立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或者內部控制制度只是一紙空文,完全淪為應付上面檢查的工具,毫無實際作用。也有些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存在漏洞,容易被一些利益熏心的人鉆空子,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小微企業財務混崗現象十分嚴重,現金總賬一個人,幾個關聯企業一個人,這樣的違規操作會使本來就不十分嚴謹的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瀕臨崩潰,人為地加大了可能發生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的可能性。
(一)法規制定、執行環節存在疏漏
2000年7月實施的《會計法》中關于保護會計人員合法權益的規定過于簡單籠統,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利益聯結、監督者執行地位不高等問題,并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即使《會計法》中提及對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單位負責人要施加責罰,然而這些責罰事實上很難增強想要舉報不法行為人員的信心。另外,會計監督制度多年來一直表現出“重制定、輕落實”的傾向,檢查中往往是查找違法違紀問題,忽視了監督體制本身的預測、防范職能。還有就是,我國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全,使得會計不能有效行使其監督職能,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
(二)企業的監督運行機制問題
會計監督的主要承擔人是會計人員,而會計人員卻從屬于單位,其在工作中是受單位負責人制約的,受單位負責人的影響,因此,在監督過程中往往不能客觀公正地實施監督。在領導者獨斷專行的情況下,會計監督更容易失去其應有的效力。在初次被檢查出有財務違規的現象時,處罰較輕且接受行政處罰后可以免于刑事處罰,這使得企業抱有僥幸心理,成功會有大量的收益,不成功處罰也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這使得很多企業自己人為地放棄了會計監督。
(三)個別會計人員法制觀念不強
具體表現在受理一些不合理的財務收支或者對一些有問題的賬目置之不理,甚至對違規事項出謀劃策,參與編制虛假會計賬簿、虛假報表,直接導致了會計監督的軟弱無力,會計工作秩序的混亂。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等概念很模糊,大部分企業會將審計監督和會計監督混為一談,但事實上他們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審計監督是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它側重于事后監督,即便是對同一經濟事項的監督,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所有這些認識上的誤區,都在妨礙著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不利于尋找有效對策解決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一)完善法律規范體系
此時根據鎖相環輸出的同步電壓過零點可以計算出各換流閥產生觸發脈沖的時刻。其中換流閥3、5、1處產生觸發信號時刻分別對應上半橋ab換相、bc換相、ca換相,6、2、4處產生觸發信號時刻分別對應下半橋ab換相、bc換相、ca換相,相應的下半橋換相時間滯后上半橋半個周期,因此可以統一分析,各上半橋換相時刻對應的電角度分別為:
首先從法律制定出發,要加快法律體系的建設,從而為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同時還要強化一些相關配套法律及相關法規的實施,加快會計法律體系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與法規。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來看,要加大執行的力度,嚴格執法,依法查處會計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對違規違紀的企業及其連帶負責人予以曝光,特別是對授意、指使、強令編造虛假會計信息、設帳外帳以及偽造會計憑證,編造虛假會計報表等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應當嚴肅查處,追究其行政責任和經濟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通過以上措施迫使企業負責人和會計人員切實履行會計責任。
(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從結果執法也就是重最終檢查的方式,轉變為重過程管理,開展對財務過程監督的執法活動。用具體的規范要求約束企業,讓小企業自身對財務過程嚴防死守,財務操作有規可循。要嚴格整頓執法隊伍,提高執法人員的自身素質,對于違法違紀的執法人員要嚴肅處理。對于那些積極舉報但遭到經濟及名譽上的損失的會計人員,國家要恢復其名譽,恢復職位的同時還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和獎勵。對于那些有報復行為的企業負責人,國家也應當給予堅決的打擊與責罰,讓他們不敢為所欲為。
(三)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機制
由于會計人員不具有獨立地位,其利益關系依附于企業領導,從而使其監督軟弱無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消除企業領導與會計人員之間密切的利益關系。具體方法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取消公司經理提請聘任或解聘公司財務負責人的權利,采用由公司董事會直接聘任或解聘公司財務負責人、決定其報酬事項的辦法,使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受經理等相關人員的干擾。對于一般會計崗位上的會計人員,則由企業財務負責人聘任,并決定其報酬。
(四)明確落實會計責任主體
(五)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特別是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要加大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測試,對于會計法律的掌握程度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會計人員每年的繼續教育中也要反復重申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努力使會計人員形成“慎獨”的思想。
會計監督作為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理應得到與會計核算同等的重視。我國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在我國小企業中表現得十分嚴重,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只有通過政府、企業、人員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打破舊制度、舊機制、舊思維的桎梏,使得我國的小企業能有嚴謹全面、客觀真實的會計監督。讓企業決策者、投資者、相關的部門能看到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盡管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從政府開始,從企業開始,從每位與會計事業有關的人員開始,培育更好的會計監督實施環境,給予會計監督更多的重視,形成良好的會計監督條件,將有利于小企業更好地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
[1] 廖喜鵬.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會計監督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7).
[2] 梁淑貞.試析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體系構建[J].財經界,2014(6).
[3]胡麗華.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監督[J].現代經濟信息,2015(3).
F232.5
A
1005-913X(2016)11-0114-02
2016-07-25
李小華(1968-),女,江蘇姜堰人,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