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甜,姜 遼
(1、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2、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杭州市老年人休閑活動類型與管理對策
李甜甜1,姜遼2
(1、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東廣州510520 2、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廣東廣州510275)
老年人休閑娛樂活動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健身類、益智類和怡情類。杭州的抽樣調查發現,大多數老人從事的健身類活動集中在戶外如散步、爬山;益智類活動以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等為主體;怡情類活動體現在在家讀書、種花、種草。本文分析原因并提出發展老年休閑活動的相關管理對策,旨在為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現象、為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老年人;休閑活動;杭州市
近年來中國人口的壽命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老年時代新的問題不斷出現: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地球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不同的研究數據表明:我國老年人口問題不僅在縱向上,而且在橫向上的問題日益嚴重。生活質量提升是老年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重要條件,能否提高生活質量將影響到老年人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和依戀。解決老齡化問題,需要大力開發老年人休閑養生市場,不斷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杭州市作為省會城市和中國整體狀況相符,戶籍人口平均規模在不斷地縮小,老齡化程度一直在加大。這些年,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打造“住在杭州”的品牌,目的是改善杭州市的住房設施,當然也包括老年人的休閑服務設施,為他們創造便利的生活條件。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活動是老年退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會影響大批老年群體的生活幸福。老年退休生活的不斷多樣化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將不再孤獨,幸福度也會越來越高。
老齡化是現代社會的總趨勢,西方發達國家例如美英德等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它們也較早地意識到休閑娛樂活動對這些老年人群的積極作用。Drettner,Ahlborm(1983),DiMauro等學者(2001)指出休閑娛樂活動可以緩解老年人群體的憂郁心情,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進而延長他們的壽命[1、2];Robert等學者(2001)設計了不同的指標,例如日常活動、休閑活動、體育運動、日常休息來測量法國老年人群的休閑健康水平的權重和分數[3];Comasia等(2006)定量分析老年人室外休閑活動與健康和長壽關系[4]。
中國學者孫櫻等(2001)長期跟蹤調查北京市區50個退休老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活動,采用行為地理學的基本方法,發現了北京城市內老年人群的生活特征、休閑娛樂活動的類型及其他們在時空中表現出來的不同規律[5]。馬惠娣等學者(2002)調查比較了上海、北京等城市老年群體的休閑娛樂活動內容,發現了我國老年群體休閑娛樂活動庸俗的一面,他們是被動的娛樂,而且娛樂觀念也較落后,社區為他們配套的休閑娛樂設施也相對單一[6]。嚴冬琴、黃震方(2009)設計調查問卷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大城市,例如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老年群體進行研究,研究發現這些地區的老年人有著比較大的休閑娛樂需求,他們偏向于健康有益的休閑環境、產品與服務活動;休閑養老需求比較多元化,盡管目前以居家養老為第一選擇,但是他們對休閑養老、社區養老等也有較大的市場需求[7]。
根據老年人的休閑活動的特點,將老年人休閑娛樂活動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大塊:健身類、益智類和怡情類。健身類的活動很多,包括長短步、登山、體操等等,它們是以健身為目的;益智類的活動也很多,比如象棋、斗地主、閱讀、看報紙以及電視等,它們不僅可以開發思維,而且可以提供生活必需的基本信息;怡情類的活動越來越豐富,包括觀鳥、畫畫、寫毛筆字、種植花草樹木、養小動物、看戲等,它們能夠豐富老年生活,提高生活情趣。筆者選擇杭州市運河廣場、西湖景區等老年人集中區域,對老年人進行現場訪談,并作好相關錄音記錄;同時到杭州市有關休閑機構以及有關部門(例如: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杭州市工人文化宮等)進行采訪。最后用歸納法對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整理,得出相關的結論,并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
健身類活動包括長短步、登山、體操等等,它們是以健身為目的。被調查老年對象有171人參加過各種類型的健身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散步148人;爬山75人;打太極拳44人;做操、跳舞29人;球類運動9人;其他5人。
益智類的活動也很多,比如下象棋、斗地主、閱讀、看報紙以及電視等。被調查對象有190人參加不同類型的益智活動,調查結果顯示:看影視節目、聽小區廣播165次;閱讀、看報紙和各種雜志的134次;斗地主和玩麻將的47次;陪朋友們去影院看電影的25次;下中國象棋和圍棋類的有22次;玩網絡游戲有13次;其他2次。
怡情類的活動越來越豐富,包括觀鳥、畫畫、寫毛筆字、種植花草樹木、養小動物、看戲等。被調查對象有147人參加不同類型的怡情活動,調查結果顯示:種植花草樹木的110次;養小動物的有25次;收藏和集郵票的有22次;外出釣魚的15次;寫毛筆和畫畫的11次;照相和錄像的有4次;其他6次。
本次調查中,健身類的活動一般都在戶外,小區內部、老年俱樂部和外面的公園是老年群體的首選,也有一些老年人會去不遠的風景區、度假場所。怡情類活動體現在在家讀書、種花、種草、養小動物。看電影視節目、閱讀、看報紙類的占益智類總數的73.28%,因為它們是老年人群獲取基本生活信息的主要手段,且非常靈活,不受外部條件限制,在家中或附近地區都可以參與。有11.52%的老年人群會去參加斗地主、玩麻將等。戲曲和影院也是老年人比較喜歡的項目。中國象棋和圍棋類對老年人的智力和文化程度有要求,因此參加人數不多,只有5.4%人會參與。有趣的是,有3.19%的老年人開始玩網絡游戲,網絡對老年人來說是新鮮的事物,體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積極生活態度,值得鼓勵和推廣。
隨著年輕一代成長并進入社會,家庭規模越來越小,更為重要的是子女遠離了老年人,他們有各自的生活,很少有時間回來與老年人交流,這樣老年群體的內心世界無法展示,情感也不能得到傾述,很容易患上某些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礙,休閑娛樂有助于老年人的交往,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選擇參與一些休閑娛樂活動,促進自身的身體和精神健康。但是現在老年人積極健康的休閑娛樂活動并不多,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斗地主、打麻將、看影視節目的最多,這些活動耗時較多不費體力,但是由于在家久坐,還是會得上一些肥胖、糖尿、三高、關節、癡呆等老年常見疾病;盡管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身體健康,每天會去小區或附近公園進行體育鍛煉。
目前老年人群休閑娛樂活動單一,觀念落后,技能缺乏與長期的社會生活有關,他們早年生活水平一般,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因此他們更為關注的是物質層面的滿足,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不高,更沒有機會來發展一些休閑娛樂的技能,因此他們對休閑娛樂的態度也不是很積極,雖然擁有大量時間,但不知道如何去打發,只能從事一些簡單、被動和消極的娛樂活動。
最后是整個社會對老年群體這一塊準備不足,對老年人未來生活缺乏必要的判斷,無論在基本的老年服務,還是社區對老年生活和休閑娛樂設施的提供都明顯不足,更沒有意識到專業的老年人管理和服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老年問題的出現,社會才逐漸開始關注老年群體,例如老年教育提上日程,有些成熟地區還開辦老年大學,開始關注老年人的各種興趣愛好,并提供場地和設施的支持,用于緩解老年階段的各種疾病,進而緩解家庭和社會的壓力。
1、大力開發老年群體的休閑旅游市場
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前階段,老年群體的休閑娛樂活動已經非常豐富,在中國各個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有較旺盛的旅游需求,當然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等城市也有很高的老年休閑旅游需求。從休閑旅游需求的各個方面來看,老年群體和其他年齡段的群體有極大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一般會選擇距離較近的旅游風景區,對出游的活動安排謹小慎微;旅游消費主要用于旅游過程中的的吃飯住宿,對娛樂和購物的需求較淡;也有很多老年團,結伴出行,對旅行社提供的服務關注不多,但需要基本的醫療衛生和安全出行服務;對自然風景和鄉土文化比較喜歡;隨著遠距離旅游的路程加大,老年群體的人數就會越來越少。
2、老年休閑娛樂市場的多樣化
從調查來看,中國大城市老年群體的休閑娛樂需求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是也要考慮到不同地區老年人在年齡段、性別、婚姻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價值觀與鄉土風俗的差異,這些方面的不同會導致休閑娛樂活動的需求差異。值得鼓勵的是老年文化市場開發,國內已有很多針對老年群體的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影院、戲劇院,但也存在內容重復、形式單一的缺點,需要開發更加深層次的多樣化的項目。健身項目除了小區的一部分外,其他地方的設施和場所非常少,也需要相應地增加這些文化體育項目。
3、豐富和拓展老年群體的健身市場
追求健康長壽是所有人的心愿,老年人也不例外。據調查老年健身類項目不多,長短步、登山、體操是主要的幾類,盡管一部分老年群體對體育健身活動有著較大的需求,但是出于身體狀況考慮,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不費體力的、群體參與的、能夠輕松自由兼娛樂于一體的活動項目。隨著國內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群體對康體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目前可以為老年群體提供以下兩種類型的健身活動:一是群體參與的體育活動;二是兼觀賞和娛樂性質的健身活動。從目前調查的老年健身活動來看,主要有群體性公園散步、廣場舞等組織或無組織的活動。觀賞娛樂活動目前對老年市場開發并不是很感興趣。因此,目前可以開發適合老年人康體養生的體育產品以及適合老年群體生理特點的健身產品、健身服飾與體育報刊雜志等。
[1]Drettner,B.,Ahlborm:A Quality of life and state of healthfor patientswith cancer in head and neck[J].Acta Otolaryngol,1983,96(2).
[2]DiMauro,S.,Scalia,G.,DiMauro,A:The leisure time and the third age:the experience of a geriatric day hospital[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01,33(2).
[3]Robert,H.,Casillas,M.,Iskandar,M.Le Score d’activitéphysiquedeDijon:Readaptationéetcorrélationsavecl’aptitude physique de sujets sains agés[J].Annales de Readaptation et de Médecine Physique,2004,47(8).
[4]Comasia,R.,Ursula,K.,Michel,K:A 3-yearlongitudinal study on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in the elderly:Roleof physical exercise[J].Clinical Nutrition,2006,25(4).
[5]孫櫻、陳田、韓英:北京市區老年人口休閑行為的時空特征初探[J].地理研究,2001(5).
[6]馬惠娣、鄧蕊、成素梅:中國老齡化社會進程中的休閑問題[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5).
[7]嚴冬琴、黃震方:城市老年人養老休閑需求與選擇行為研究——以長江三角洲地區老年市場為例[J].商業經濟,2009(2).
(責任編輯:熊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