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會完全沒有預兆地情緒爆發,喜怒無常像龍卷風;Ta會因受到刺激而瘋狂購物或暴飲暴食,甚至參與瘋狂而危險的行動;Ta會對你依賴異常,甚至以死相逼,如果Ta具有以上特征,那么注意了,Ta可能具有“邊緣型人格”。
什么是邊緣型人格?
人格是一種廣泛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征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既然是本性,那便是一種相對穩定不變的特征。 而邊緣型人格最大特征就是:不穩定!
什么都不穩定,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轉變有如龍卷風,幾分鐘內跌宕起伏,異常刺激。而在人際關系模式上,邊緣型人格的人往往無法或很難與他人形成穩定且持續的關系。邊緣型人格的自尊水平和對自我的認知,完全取決于與他人的親密關系,且經常會陷入理想化和自我貶低的極端。與親密的人在一起時,對自我的評價很正常,甚至過于正性:“世界安好,我是最幸福的人。”一旦與親密的人分離,就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厭惡,自尊碎的連渣都不剩了,甚至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什么留在這世上的必要。
極度害怕被拋棄,上述各種不穩定的根源,是邊緣型人格的人對于被拋棄的強烈恐懼。被他人拋棄,對于邊緣型人格的人來說,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也是最無法接受的。他們可能會努力逃避真實或者想象中的被拋棄,“你只要不離開我,要我怎么做都行”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特征。
沖動易怒、控制不住自己,邊緣型人格的人就像活火山一樣,可能完全沒有預兆地爆發出情緒,而且情緒爆發的后果很嚴重。當他們因為被拋棄而感到生氣、委屈、驚恐和憤怒時,他們會被這些壓迫性情緒所淹沒,從而失去自我控制。有些時候這些情緒完全是不合時宜的,也許一個微小的批評就可能招來憤怒的爆發。“沖動是魔鬼”用于形容邊緣型人格的人完全符合。沖動行為往往發生在被拋棄后。

但值得注意的是,邊緣型人格在很多時候會表現出獨特的、極端的“人格美感”,甚至會吸引很多人接近他們。他們隨時散發著一股迷人卻有點危險的氣息,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魅力的。在“正常”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比常人更加陽光有活力、善良親切。同時,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邊緣型”特質,這些特質并非一無是處,在某些邊緣型特征水平上偏高。例如“有沖勁”、在社交中可以快速吸引他人并建立關系的能力,也許會在生活中幫助到我們。并且,存在一些類似“敢愛敢恨”和“放縱不羈”的邊緣型特質可能會令一個人顯得更可愛,更真實。畢竟,“真性情”是最吸引人的。
如何判斷邊緣型人格
擁有一些邊緣型特質可能只是單純的“性格古怪”,但邊緣性人格障礙卻是另一回事。以下是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手冊對于邊緣性人格的診斷標準:
瘋狂地努力逃避真實或者想象中的被拋棄;
不適當的強烈的憤怒,對憤怒難以控制;
情感不穩定,明顯反應過度的情感;
強烈的不穩定的人際關系模式;
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
潛在的自我傷害行為或沖動行為;
一再的自殺行為、威脅以及自殘行為;
害怕孤單、慢性空虛感;
短暫的妄想意念或嚴重解離癥狀;
也許看完以上特征你會想到:“啊,我有一朋友就是這樣的!”或是默默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但僅憑幾個特征就診斷一個人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他們極端的行為和壓迫性情緒往往嚴重到已經開始影響社會功能,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精神健康狀態是一個連續的譜系,并非單純只有“患病”或“健康”的兩極狀態。每個人可能都有一些與診斷標準相似的特征,但千萬不要中了“醫學生綜合征”的招,看完一篇科普類文章就得一種病。 所以,不要輕易地對號入座,不要覺得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可能有上述的特質的十分之一,就拍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標簽上去。
如何對邊緣型人格說不?
為什么會成為這樣的人呢?雖然基因與腦區異常都是邊緣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但他們并非生來如此,早年經歷,尤其是創傷性事件,比如幼年遭受過家暴或者遺棄等,均會在其人格形成的過程中造成不良影響。
如果我自己或者我關心的人可能是邊緣型人格,我應該怎么辦?
正因為邊緣型人格是一種“人格”,它并不需要被“徹底根除”。但是,邊緣型人格所帶來的影響是可以被緩解的。如果邊緣型特質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求助于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目前,辯證行為療法被證明對治療邊緣型人格有顯著效果。對于那些不得不與邊緣型人格接觸的人來說,他們讓人很頭疼,也很令人心疼。在《不再如履薄冰:如果關心的人有邊緣型人格障礙,你要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一書中,作者Randi Kreger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建議。
1. 拿回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保護好自己的邊界,是幫助他們的前提。對于親密關系的過度卷入會使雙方都陷入僵局。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總會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挑戰并試圖突破你的邊界,因為他們習慣于和別人黏在一起,并且操控他人。面對他們的威脅或誘惑,堅持自己的邊界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過溫和的方式向他們傳遞:雖然我不能答應你的要求,但這并不意味我拋棄了你。
2. 停止相互責怪:邊緣型人格會有強烈的自責情緒,與一般的自責不同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責備不是“我這件事做錯了”,而是“我就是個錯誤”。他們的性格自責已經是很難糾正的信念,所以請不要責怪他們,他們自己比任何人都希望更快變好。
3. 提供穩定感:在邊緣型人格的人內心其實是很渴求一段穩定的關系的。幼年的創傷經歷使他們沒能夠形成穩定的人際互動圖式,因此在成年后,雖然很渴望穩定感,卻并不知道要怎樣去做。一個愿意陪伴他,能和他一起去探索和面對他人格中的“不穩定”,在人際關系中“測探”并懂得保護他的邊界,同時又不拋棄或離開他的人,對于他們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建議他們去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的幫助。相比日常的朋友關系,心理咨詢師經過專業的訓練,在穩定和嚴格的咨詢設置下,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能在沖擊和挑戰、測探之下,保持穩定;而這段治療性的關系,能夠最大化地幫助邊緣型人格獲得療愈和成長。
邊緣型人格的人就像搖擺在情緒的風浪中,恐懼著、不安著。如果認為Ta是你關心的人,那么也不要試圖去“拯救”Ta,你要做的,只是給予溫和和堅定的支持,鼓勵他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這樣就足夠了。(編輯/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