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余份動物、植物、礦物、藥材標本,苗醫藥文化圖片;1500種苗醫特色診斷、治療疾病圖片,苗醫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相關古籍、手抄本,苗醫藥系列專著,部分苗族常用藥物標本以及貴州主要世居少數民族醫藥等實物藏品……始建于1975年的貴陽中醫學院“貴州中藥、民族藥標本館”(前身為中藥標本室),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面積2480㎡,科普活動展廳2025㎡,集教學、科研、科普一體化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多功能場館。作為全國唯一的苗族醫藥文化館,收藏了大量與苗族醫藥有關的實物、資料。

眾所周知,貴州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復雜多樣的地質地貌,造就了豐富的藥用資源,譜寫了“黔地無閑草,處處多靈藥”的故事。而在貴州省歷次中草藥資源調查中,都有貴陽中醫學院的專家、學者參與,并由此積累了大量的藥物標本。
目前,館藏的植物臘葉標本達7.5萬余份,包含了歷次貴州省中藥資源普查所獲得的標本,它們不僅是珍貴的歷史資料,更是極好的地理信息資料,也是認識、開發和利用中藥資源的有力憑證。館藏的植物標本,在科普與科研上都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其數量規模在貴州省的科研院所中名列前茅,與全國同類型的場館相比,該館也極具優勢,彰顯著貴州藥用資源特色。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49個民族成份,世居少數民族17個。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以貴陽中醫學院為主的科研單位開展了對貴州省世居少數民族醫藥文化的調查研究,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完成了多個少數民族醫藥調查并出版了《苗族醫藥學》、《水族醫藥》、《布依族醫藥》、《仡佬族醫藥》、《土家族醫藥》、《侗族醫藥》、《毛南族醫藥》等專著。

民族醫藥文化館現有館藏品1500余種(件),涵蓋了貴州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進行民族醫藥調查研究以來收集的醫藥器具、古籍、手抄本等實物,以苗醫藥為代表的貴州民族藥產業化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全面展示了貴州省民族醫藥產業,在全國也獨樹一幟,極具影響力,對推動以貴陽市為中心的民族藥產業化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也體現了貴州省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形象。
館內現有動物標本250份,包括了華南虎、西南黑熊、蘇門羚、黑葉猴、華南小靈貓、華南野豬、華南穿山甲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均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收集的珍貴動物標本,全國中醫藥院校中藥標本館專業委員會評價為“動物標本形態栩栩如生,種類多樣,彌足珍貴”,在科普展出中成為吸引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展品。
結合貴州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儲量豐富等特點,館內還匯集了礦物藥材220份,70余種,涵蓋了貴州省作為礦物入藥的所有種類。
貴陽中醫學院藥用植物學學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重點學科,“貴州省生藥重點實驗室”是省科技廳批準的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批先進的植物學、生物學科研設備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對貴州中藥、民族藥標本館的科普與科研起到了極大的支撐作用。(編輯/夏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