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
鈣果為我國獨有的水果品種,它原是生長于野外的普通植物,后來,果樹專家杜俊杰耗費10余年時間,將它從野地選育出來,培養成如今備受人們喜愛的優質水果。其實,鈣果的學名為“歐李”,因果實中富含遠高于其他水果的鈣元素,所以被譽為“補鈣之星”,“鈣果”之名也由此而來。在北方部分地區,鈣果也被叫作“山梅子”或“小李仁”。
實際上,鈣果雖為優質水果,培育起來卻極為省心。鈣果植株根系發達,呈密集的網狀結構,深深地扎進土壤中。因此,它的適應性極強,在丘陵或沙地中均能生長,且極其耐旱、耐寒,即使是在零下30℃的惡劣環境中,仍可以安全越冬。此外,鈣果還具有非凡的抗風沙和抗病蟲能力,將其種植于沙漠、荒山,可防風固沙、綠化環境。目前,鈣果在我國三北和華中地區已有部分種植。
為了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鈣果植株較為矮小,高度僅在0.5~1米之間,從主枝干上生長出許多細密、柔軟的枝條。每年3~5月,這些枝條上便開出一簇簇粉色或白色的小花,常常三五朵聚集在一起,煞是好看。因此,將鈣果作為觀賞性植物,種植于街道兩旁或房前屋后的庭院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可以將它做成盆栽擺放于窗臺上,待盛花時節,滿樹繁花開放,著實令人賞心悅目。花期后,植株上開始結出青澀的果實,大約4個月后,鈣果便完全成熟。由于鈣果品種各異,因此果實顏色不一,常見的有紅、黃兩種顏色,紅色的鈣果酷似一粒粒櫻桃,十分誘人。
成熟的鈣果汁水豐盈、酸甜可口,且果肉本身帶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味,就連康熙皇帝也無法抵御它的誘惑。據說,康熙皇帝自幼喜食鈣果,即使鈣果已經作為貢品每年進獻入宮,但他還是特意安排人專門種植這種水果。除了直接食用,人們還將鈣果加工成果汁、果酒或果脯等制品,使其風味貯存更久。
鈣果不僅味美,還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經科學分析,鈣果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和氨基酸等,鈣和鐵的含量也很高,對兒童、孕婦和老人的日常保健尤其是增強骨質的效果極佳。
同時,鈣果植株的綠葉、嫩莖中同樣富含營養成分,其莖葉因汁多味美,本就是牛羊喜愛的食物,而其中所含的糖分、礦物質和蛋白質等對牛羊的身體發育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鈣果分布較廣的地區,人們還將其莖葉制成飼料來喂養牲畜。
不僅如此,鈣果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種仁就是一味很好的藥材,以其制成的藥物有助于消腫、利尿和通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