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與同伴合作交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實踐方式,也是引導學生獨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組織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緊扣生活環境,培養合作意識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深化發展。在教學中,要順暢、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煥發活力,那必須要使學生有合作的意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感覺到有合作的需要。例如:組織一些游戲,如:通過智力搶答、拔河比賽、接力傳球等團體比賽,讓學生發現需要和別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如:收集數據、量量算算、調查生活中的數學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一種體驗,感覺到合作是一種富有樂趣、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感受合作過程中,培養合作能力
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的數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抓住時機,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積極探索,對話互動,共同討論交流,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訓練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產生雙贏的效果。
具體實施可分以下三個步驟:
1、獨立思考: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之間都有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審清題意,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想法?可以怎樣來圍每邊長度都是整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交流時不要讓自己僅僅是一個聽眾。
2、組內交流: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思考成果,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各抒己見,各種想法互相摩擦,定能激起學生的智慧的火花,讓小組內學生形成初步共識,得出結論,用一根20厘米長的鐵絲圍出每邊長度都是整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可以圍出四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具體情況略)。
3、組際交流,這是各小組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互相促進的過程。通過組際交流可以把小組的認知成果轉化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認知成果:只要運用長方形周長=(長+寬)×2,思考(長+寬)×2=20厘米,即:長+寬=10厘米就可以求出這道題目的解。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互相啟發,開拓思維,讓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高漲,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讓學生在合作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實踐能力,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評價小組合作,內化合作需要。
對學生小組合作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變化、發展,包括知識技能的發展,情感態度的發展。如在教學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中,教師提問:上面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組合作討論及交流中先后得出:(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夠除,就試除前二位數;(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0。這樣一個討論、評價與補充的轉化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發言的良好品質,也培養了學生思維邏輯性和總結歸納性的習慣,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參與討論,體驗成功的積極性。此外,在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后,不妨讓學生說說自己或同學是否樂意進行小組合作,自己或同學是否積極地投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什么收獲等等。然后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與結果給予肯定,鼓勵學生要樂于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對小組活動的過程與結果的反思,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交流解決問題,有利于發展自己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把小組合作學習內化為學生解決問題與進行數學思考的一種需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能更好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覺得要注意以下二點:
1、合情、合理的分好合作小組。為了有效的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合情合理的分好合作小組是基礎,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我們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通常為四至六人一小組。人數太多,不利于提高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人數太少,那么學生合作交流的范圍太小,不利于問題的討論解決。分組中,每個小組中要注意男生與女生的搭配,優等生與后進生的搭配。這樣,縮小了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真正體驗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
2、適時、適量的給予合作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是全體學生和老師一起從事理解活動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其中包含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兩個方面的互動。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拿著問題任意討論交流,不然可能導致放任自流,毫無收獲的尷尬結局。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或困難時,教師要以學生合作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適時的對學生的合作交流給予誘導,適量提出值得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誘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引出合作討論的方向途徑,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個交織的互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