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摘要: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關鍵,而良好的教學設計,又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因此,我們要著重注重教學設計。同時,依照課堂實際情況,要對教學設計在具體操作中做出相應的變通,創設情景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如利用學生之間的小組討論學習,師生共同探討,以適應現代教學需求,更好的構造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
關鍵詞:教學設計;合作與探究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關鍵,沒有良好的小學教育,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所以說,如何進行小學教育,成了每一個教育者思考的問題。根據我近幾年的教育經驗,我認為,上好每一堂課是整個小學教育的核心。因此,我就自己的幾點看法淺談如下:
一、良好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保障
教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謂“教學設計”,就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教與學雙向活動程式;而創設的教學系統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學設計實質上是對教師有效課堂教學行為的一種事先策劃,是對學生達成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做出精心設計。通俗地講,教學設計就是備課。過去是就教材而備教材,強調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多是以教師的“解讀”牽動或代替學生的“解讀”,可以說學生是接受式的學習。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在這樣的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教師再不是單獨的講解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設計上,再不能單獨的按照自己理解去設計,在更多因素上要考慮學生的學情,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學生認識水平和教力相結合,循序漸進,相輔相成,其次,還應當深入研究教材。
從教學方法上。真正把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和情感。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一切新鮮事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制定有啟發性、趣味性的設問,可以極大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多動腦筋,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使小學生一節課45分鐘都在認真地學習、思考是非常難的,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創設一些動靜結合的課堂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經常帶六年級的學生進行詞語接力比賽,因為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通過幾年的學習掌握了一些短語以及詞語,這對他們來說不算過高的要求。把一個班級的孩子分成五-六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中的任何成員要以上一個小組說出的詞語的最后一個字為開頭或者諧音,在黑板上寫出下一個成語或詞語,并進行最后的分數評比,設置不同的獎勵。通過幾次成語接力,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短語和詞語,我發現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對知識記得更牢固,而且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能力,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學生真正在快樂、合作中學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醫學研究,一節課,小學生聚精會神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這就涉及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的問題,教師要分清主次,把時間集中在精講課文、提高學生認知能力上,之后再考慮其他形式的學習活動,切不可填鴨式的灌滿堂。
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學習的快樂,理解團隊的量
所謂合作,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因此,在我們的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按照教學設計,適當的創設合作性學習,如《白楊》一課中,可以設計讓學生討論白楊樹的精神,以及它所代替的老一輩邊疆建設者忠誠職守、無私奉獻邊疆的大無畏的品質。還如在《晏子使楚》一課中,可以將課文內容改編成簡單劇本,編排為戲劇,組織學生演出,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將課堂還給學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老師也可以參與到討論中,但一定要保證做到,保持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對表現好的小組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到合作成功的快感。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的多變互助,為每個成員創造了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長可以輪流擔任,每人都有機會代表小組向大家匯報,小組是由共同目標結合成的集體,每人都有小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大家都團結一致、共同出謀劃策,為小組目標的達成作出努力。良性互補的共同學習,能把一個有限的課堂變為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是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組織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每個學生帶著自己的認識傾向、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念參與到集體學習中。組內的不同學生智能、基礎有差異,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取長補短,尤其學困生能在組內得到比老師們給予的更多幫助,因為同齡人的幫助有時比老師的更為貼切,更為有效。而且當一個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一旦能主動完成任務,一定會得到全組的鼓勵和贊許,小組的支持將激勵他更加積極向上。
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討論,既充滿溫情和友情,又可以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和競賽。同伴之間通過提供相互幫助而滿足了自己影響別人的需要,也通過相互關心滿足了歸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