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曉利
“候鳥”文化的出現,反映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的,“候鳥”文化對地域文化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研究“候鳥”文化對地域文化產生的影響無論是對地域本身綜合發展還是對國家文化事業的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此以海南省為例,分析“候鳥”文化對海南群眾文化事業的影響。
引言
近年來,由于經濟能力提高,以及海南省溫暖適宜的氣候、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南下,到海南避寒,在南下避寒人群組成中,以老年人為主,因天氣寒冷時南下過冬,氣溫回暖便回到原來的居住地的行為與候鳥的生活習性甚為相似,故被稱為“候鳥族”,隨著“候鳥族”人數的增多,逐漸在海南形成了獨特的“候鳥文化”,對海南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化事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就“候鳥文化”對海南群眾文化事業的影響進行研究探討。
一、什么是“候鳥文化”
候鳥,是指隨季節變化有周期性遷徙行為的鳥類。這些鳥類往往在春秋兩季進行遷徙,秋季南下,選擇較為溫暖的地區過冬,到來年春季再回到原來的棲息地繁殖。目前的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長期居住地往往在冬季較為寒冷,氣溫較低,于是在經濟狀況允許的前提下,他們來到南方暖和的地區度過整個冬季,到第二年氣溫回升時再回到長期居住地,這種行為與候鳥極其相似,因此這個群體也被稱為“候鳥族”。
海南地處熱帶邊緣,又被海洋環繞,氣候條件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整體環境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如海口,被譽為十佳城市,空氣質量高且生活成本低,適宜老年人居住。“候鳥族”來自不同地區,地域差異大,在生活習慣、思維方式、飲食文化、審美習慣、藝術追求等方面都與海南本地有較大差異,駁雜的地域文化每年在海南聚集,交流碰撞,由此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即“候鳥”文化。
二、“候鳥”文化對海南群眾文化事業的影響
海南“候鳥族”中,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2012年冬季接近100萬中老年“候鳥族”來到海南,如此之多的人口下形成的“候鳥文化”綜合了多處地域的文化習慣,生活習性、思維方式、飲食習慣都與海南本地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文化方面對海南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一)豐富和發展地方文化內涵
因“候鳥族”人群組成地域差異較大,在“候鳥”文化內涵中,來自不同地區的“候鳥族”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內容都發揮了一定作用和影響,極為豐富而又差異眾多的文化內容,在海南本地文化相遇時極易發生碰撞,雖然在兩種文化形態上的碰撞過程中,“候鳥”文化的新奇性、豐富性和多樣性給海南地域文化帶來了意識形態上的沖擊,但是這種沖擊不會使任何一方被另一方消滅,相反,無論是“候鳥”文化還是海南地域文化都在這種碰撞中產生交流互動,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對方文化的優點。“候鳥”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文化內涵在與海南地域文化碰撞交流過程中對海南地域文化產生一定沖擊的同時,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海南地域文化內涵。
(二)豐富文化活動,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候鳥”文化以其復雜多樣的文化內涵,對海南地域文化產生一定沖擊的同時,更推動了不同文化形態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對海南群眾文化活動產生影響。在“候鳥族”群體組成成分中,文藝工作者數量不少,這些文藝工作者來自不同地區,藝術形式五花八門,在歌唱、語言、舞蹈、書法、繪畫、戲劇等不同領域給海南人民帶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體驗。這些文藝工作者在海南舉辦的不同領域的文化活動,如各種繪畫展、音樂會、知識講座、表演等,是“候鳥”文化給海南群眾文化事業帶來的饕餮盛宴,不僅各文藝工作者們在這些文化活動中獲得了樂趣和享受,海南的人們群眾也因此受益,豐富了精神世界,滿足了精神文化需求,從精神層面上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質量。
(三)飲食文化產業發展壯大
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人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也形成相應的飲食文化,如食材選擇、烹調手法等都有其特色。“候鳥”文化地域的差異性給海南人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選擇,各地的美食、特色都在“候鳥”文化與海南地域文化交流過程中對海南人民產生深遠影響,如中國的八大菜系各有千秋,各地傳統風味小吃,不同風味的菜館、小吃店在海南出現,憑借其新奇性和口味的獨特性得到了大批海南人民的青睞,發展和壯大了海南飲食文化產業。
(四)壯大群眾文化隊伍
“候鳥”文化在與海南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對海南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產生了極大影響。不少文藝工作者在海南期間,無保留的將自身才藝傳播各海南當地人民,如著名指揮家兼薩克斯演奏家王竹音老先生,常帶著樂隊在廣場為群眾演出,還抽時間教到群眾唱歌技巧。還有更多的文藝工作者,在海南居住過程中,為海南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些將自身經驗和技藝傳授給人民群眾的行為,壯大了群眾文化隊伍,推動了海南文化事業前進的腳步,給海南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結語
通過對“候鳥”文化內涵的簡單闡述和對“候鳥”文化給海南地域文化帶來的影響,可以看到“候鳥”文化的出現給海南文化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極大的推動了海南文化事業的發展,這種影響不會隨著“候鳥族”返回原居住地就消亡,而是會長久的影響海南人民的文化習慣。
(作者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