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義芬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也是在學科中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學科之一。但信息技術在中小學階段還不是一個專業,也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能。而這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所以,信息技術課要徹底擺脫傳統教學方法,對單調的講授方式必須加以改造。在以計算機作為認識、輔助教學雙重工具的前提下,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與其它學科相比,應有更鮮明的特色。另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給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從教師的角度講,現代信息技術不單純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是教師教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得力的助手;對學生而言,信息技術不再是單純的觀察演示,而是進行主動探索的學習工具和自主學習的資源環境。教師由傳統教學中的中心地位、知識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設計者、指導者、合作伙伴;學生由原來的知識容器變為學習主體,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知識的建構者,而惟有如此,才真正能讓學生“動”起,進而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創造性地學習。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在信息學科教育中教學方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教學方法應該考慮教會學生學習
信息學科教學必須要考慮到信息科技創造了一種不同于讀寫算的傳播方式,也發展了一種更加強調信息獲取、信息處理與信息加工的思維方法。而且這種思維還十分注意把許多客觀事物模型化、數字化,成為能夠用算法與數據方式表達的,并且能夠進入信息系統加工處理與傳播的信息。甚至可能如同葉爾肖夫所說的,這種思維可能會成為信息社會中大眾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術與信息學科的發展都是十分迅速的,我們今天所教給學生的某些知識,到了學生畢業時可能已經不再使用了。例如:我們在80年代后期所使用的計算機是中華學習機、蘋果Ⅱ機等型號的以6502為中央處理器的機器,使用各種各樣的硬卡來實現漢字的輸入輸出,而現在那些硬卡漢字系統已經很少使用了,所以那時所教的埂卡使用與安裝方法是沒有什么用了。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該強調“授之以漁”而不是簡單地“授之以魚”。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設法使得學生學會如何不斷學習新事物,特別是教會學生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方法。例如學會從信息系統去尋求幫助的方法比學會某一個軟件的某一個操作細節要重要得多。這樣,他們就可以不再一有問題就找老師,而是先找信息系統幫助。同樣重要的還有,需要設法使得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懂得不要怕犯錯誤,而是要從錯誤中學習,并且最終能夠解決問題的一種觀念與自我評價與自我糾正錯誤的方法。這樣,他們能夠達到像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一樣地進行自己的學習,從而當他們畢業時就能夠像科學家一樣工作。
再如,在教法上一定要注意使學生懂得,信息學科教學中所選用的一個具體軟件僅僅是一個載體,通過它的學習應該能夠了解到同一類軟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在教學時要把注意力放在有共同性的基本功能上,注意使學生通過這一具體軟件的學習,把能力遷移到其他軟件和知識的學習中去,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并且更注重學生自覺能力的培養。而從“急功近利”出發,就會就事論事,把注意化在一些具體的操作命令上,一些細小的、特殊的功能和技巧上,就可能忽視促使學生應用某些信息系統工具的能力向另一種工具的應用能力的遷移。
二、教學方法要充分考慮如何利用信息系統
在進行信息學科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校的信息系統,這樣既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從實踐學習所需要的知識與熟練掌握有關的技能,也可以拓寬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視野。例如,學習計算機結構時,可以讓學生看到各種設備的模型,如:利用輸入設備進行自信輸入,檢驗存儲器;觀察運算器的加法或邏輯運算,觀察程序是如何執行的。特別是對于各種工具的使用時,更加應該放手讓學生使用信息資源管理系統進行實際的操作。
同時,我們還應該大力提倡在信息學科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現在市場上有著許多電腦學習的教育軟件光盤,學生可以以自覺方式學會使用計算機以及某些軟件。在課堂上我們也可以根據教學情況設計與應用一些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來進行教學。例如: 可以生動地顯示各種信息,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歷史,顯示不同年代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等。它可以顯示各種圖形與圖表,幫助學生理解在過去幾十年間計算機行業的迅猛發展。它可以把一個簡單的語言編譯系統的認識變成一個很有趣的游戲,例如把計算機模擬成一個神經中樞系統,而計算機語言的編譯就成為從聽到理解其意義的一個信號傳遞過程,通過這樣的動態顯示,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送入數據方法使其圖形生動化,連續顯示計算過程。這樣,學生可以形象地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另外我們還可以用圖形來顯示某一特定數據、不同的文件及文件的連接,及對已知問題的處理過程等,這樣做,既使學生了解與掌握信息學科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加對于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從而對于培育信息技術的意識、情感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要注意意識與情感的培育
向學生教授信息學課程的過程中,有一個十分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如何貫徹信息意識與情感的培育的問題。人們容易注意到信息知識的傳授與接受,信息能力的培育與熟練掌握,但是往往會忽視進行信息意識與情感的培育,或者感到沒有比較可靠的方法來進行這種培育。在這兒不作過多闡述,對于信息素養培育來說,可以說最重要的是具有信息意識與情感,有了信息意識與情感,他們就可能自己通過各種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十分重視信息意識與情感的培育,要把它作為信息學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
至于信息意識與情感的培育方法問題,主要不是靠講授,而是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引導好奇心,激發學習動力。通過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學生關心的問題引起學生注意。
2、提出學生可以發揮自己創造力的任務,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使用信息技術來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讓學生制作賀卡、排小報,同時使學生熟練文字處理等軟件的使用,而不是純粹地操練簡單的文字處理。
3、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失敗,失敗在信息技術使用中是經常的事情,而是要從中學習。這一點對于一些學生特別重要,例如個別學習上有畏難情緒的學生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敗而退縮,而是努力去嘗試,這也就是這些學生建立主動學習意識的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