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真是多事之秋啊。盼望著、盼望著,立秋、處暑及三伏天終于過來了,人們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北京之秋。悶熱多雨還有多霧霾的天如此漫長,令人仿佛等了一個世紀那么久。老天爺開恩,還了我們一個這樣氣定神閑有白云的藍天而已。
不扯閑篇回歸正解。在IT全民大數據的此刻不過借題有感而發。
某SI大數據分析之醫療項目進行到一半,發現一道鴻溝再也逾越不了了。早期部署HIS系統的大ISV不開放任何接口。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類似事件,你我想想也應該釋然。可以這么說,在前十年你們還在蒙昧初醒狀態中,我方已開始艱難行業布局,作為吃醫療信息化(或者電信或者電力或者交通)的螃蟹者,早期所遭遇的困難非你們所能想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過是“千年等一回”;今天你方就舉著“大數據云”威武地來了。試問,路沒有基奠哪來平鋪?除非你有通“天”的本領。
IT競爭一直是赤裸裸的血拼戰。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似乎戰術有了真經,一切皆有可能。“全民創業大眾創新”振奮了多少有抱負者的心。翻滾著創業沖動“荷爾蒙”的IT人,樂于晝夜,加班至深夜十一點或凌晨,眾多充滿激情的年輕人為技術創新模式所鼓舞所碰撞。
所以,無數個P2P、APP誕生了;VR和人工智能沖涮神經元。他們發現,商業環境之寬松的確遠勝過五年前,獲得資本認可已不再是神話。他們可以創造神話!開放而多金的中國市場環境,將IT與“眾神”匯聚在一起晨鐘暮鼓—精英走向大眾,政府深入民間;傳統行業變身現代,高端技術“上山下鄉”。“農村包圍城市”路線似乎永不過時—所有的變革集中于一點,那就是“國產可控”。
最新放映的《蝶影重重(5)》雖然空洞無聊,但是一個事實令觀眾明白,所有的大數據分析來源于采集,我們已有意無意自動參與其中;分布在城市各個角度的采集工具,無處不在的網絡和設備,身處其中,無可逃遁……
在云、大數據、智慧城市等等項目格局里,IT廠商沒有經歷一系列的技術行業積累,橫空出世般操持一個城市級的行業項目,那只能是千萬個錯誤的累積,絕對必敗。
“占山為王”真不是歷史名詞。今天的智慧城市、大數據、物聯網,紛紛結盟各地政府之約,不過是早期“圈地”的另類注解。“國產自主”雖然是個強國夢,實質遙遠,但可及;大數據國產化是必然。我做了所有前期工作,今天我再做技術整合,再做業務落地,我當然有絕對優先發言權!
眼前的大數據版圖格局,IT大將們的行業發展歷史均有溯源。對IT而言,在一切獲利變現之前,一切皆不過是放大了的“舊夢”。也許這布下的棋局隨時間發展而越走越遠,為持續發展種下的“種子”,也許在萌芽即破滅。但是,時代推動他們必須往前走。
再財大氣粗的互聯網技術廠商,必須熱衷于做結盟與戰略合作。在吹捧技術實力的同時,沒有強大的行業“底氣”難以成行。所以,他們不惜重金網絡到各類聽者演者,這些一個一個炫目其實空洞無物的大會勢頭愈演愈猛。
所有的商業創新模式、先進技術必須“落地”實踐,需要行業支撐,尤其是政府支持。動輒千萬數億的項目出籠,必然經歷一個“深度布局”的過程;項目不是待價而沽,而是主客方的全方位協作,各司其職各取所需。
“千年等一回”—這不是一首歌,也不是一個夢,而是企業戰略,是IT繞不過去的實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