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阿里云在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上宣布啟用全新的動態LOGO,新LOGO以簡潔的符號設計更清晰地展現出阿里云“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這一理念。
實際上,阿里云的國際化戰略也將受益于更換中文“云”后的新LOGO。阿里云副總裁喻思成在大會上表示,阿里云今年內將新開歐洲、澳洲、日本和中東數據中心,構建全球覆蓋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覆蓋,讓互聯網超越區域市場,讓企業能用統一的云計算平臺支持全球業務。
喻思成表示,這四個新的數據中心建成后,阿里云在全球訪問的網絡延遲將控制在100毫秒內。據了解,目前,阿里云在美國西部、美國東部、新加坡、香港設立有數據中心,年內還將在歐洲、澳洲、日本和中東設立數據中心,實現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覆蓋。
應該說,在過去的數年間,阿里云發展成為中國市場的絕對領導者。財報顯示,阿里云在過去四個季度中始終保持三位數收入增幅,正在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第三級火箭”。國際上,阿里云出海的步伐不斷加快,開始與亞馬遜、微軟的云計算并肩,“3A鼎立”(AWS、Alibaba Cloud、Azure)的格局正在形成。
隨著阿里云向全社會輸出海量計算、大數據處理、中間件和安全能力,阿里云更深刻地認識到,云的本質是計算,“計算正在重新定義我們眼前的世界”。簡單的“云”,已經無法準確地表達阿里云的理念,滿足公司在海內外市場的發展需要,這也正是此次升級LOGO的初衷。 (余文)
阿里云廣為人知的“云”LOGO已經使用了近六年。啟用新LOGO,顯然是為了去中文化和去中國化,讓阿里云成為全球的云計算服務商。在筆者看來,由于阿里云在中國公共云服務市場已經成為一騎絕塵的領頭羊,雖然整體市場還會大幅增長,但其市場份額的增長空間已經變得有限,這時候,啟動國際化戰略,可以更進一步為阿里云的業績增長提供很好的支撐。另一方面,當然阿里云也在技術實力上做好了充分準備,才有膽量在全球市場上與AWS、Azure去進行充分競爭,這從另一個角度也充分說明,阿里云的發展從各個方面都穩步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