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區塊鏈有什么看法?”
在筆者剛去拉斯維加斯參加的IBM Edge 2016峰會中,每天的媒體早餐會上都會聽見業內同行這樣相互提問。許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媒體將大會中與區塊鏈相關的環節放到了最高優先級,而凡是涉及到區塊鏈話題的分論壇或者演講,聽眾都是爆滿趨勢。
誠然,最近區塊鏈技術在行業中的火熱程度越來越高,甚至大有追上云計算、大數據等熱門的技術,成為企業級IT領域下一個黑科技的勢頭。這一源于比特幣的技術,到底是為何讓IT產業為之神往,并深刻改變行業中種種運程的呢?
說到比特幣,大部分人可能想到的是前兩年流行的挖礦機,以及隨之流行起來的新超級計算模式。然而,比特幣帶給產業更大的價值,顯然是交易方式。保證交易記錄有效性的工具就是后來的區塊鏈技術。
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像一個數據庫賬本一樣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其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錢包的功能依賴于與區塊鏈的確認,通常一次交易要獲得數個確認才能進行。這也保證了交易的有效和可靠性—對某個確認環節的篡改,并不能在整個區塊鏈的交易世界中篡改掉這筆交易,只需要對不同的確認環節進行驗證就可以輕易地發現被篡改的事實。而同時篡改多個關聯的確認環節—這對于當今黑客的技術水平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這就好像古時帶兵打仗的虎符—無論將帥,只有持有虎符,才能調得動兵馬糧草,上得了戰場。而在比特幣的世界中,虎符被拆成許多塊,分別存放在不同將領的軍營中。有一塊虎符和其他的對不上,兵馬糧草就都無法調動。而無論是賊人還是間諜,要想同時在不同軍營中下手,把所有的虎符碎片在一夜之間收集完并全部替換成假冒的東西,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今天的區塊鏈,最大的關注點在于其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這和比特幣的交易模式一致,并且可以輕易被復制。然而事實上,區塊鏈技術能夠做的事情,遠比簡單的金融交易要多得多。在包括政府、零售、制造等在內的各行各業之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都可以大放異彩。
在互聯網時代,很少有人能知道自己訪問數據的來源,也無從判斷真偽—尤其是那些需要判定可信度的文件。如果采用區塊鏈技術對數進行保護和管理,就可以通過每一個虎符碎片判斷信息來源的有效性—就好像正在進行的希拉里特朗普辯論一樣,每個政客都可以張口就來,但如果他們的言論在區塊鏈中保存,就可以迅速判斷真偽,并且無從抵賴。
而在包括汽車、家具制造和農業生產等環節中,消費者對于企業的信任危機始終存在。而采用區塊鏈技術保存和流通的信息,就不存在數據不可信的問題。事實上,在歐洲的農業生產之中,區塊鏈技術已經開始用于肉類產品的聯合溯源,任何人都將無法弄虛作假,所有來自互聯網的信息都將變得可信。
聽起來是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事實上,區塊鏈技術能夠帶給產業的遠不止這些。類似的新產業發展,需要的是腦洞大開級別的創新—這正好也會為以創新為價值,仍在尋找發展方向的圈內企業,提供業務轉型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