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烏蘭托婭 編輯/李淑玲
推動口岸涉外經濟發展
文/烏蘭托婭 編輯/李淑玲
內蒙古自治區毗鄰俄羅斯和蒙古國,口岸經濟是其涉外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二連浩特口岸是我國對蒙古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承擔了對蒙貿易60%以上的過貨任務。經過多年的經營和發展,該口岸對蒙貿易、投資等經濟交往日趨活躍并呈現多樣化。但近年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該口岸涉外經濟發展出現了衰退跡象。本文在分析制約口岸涉外經濟發展因素的基礎上,對推動口岸涉外經濟發展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是政治風險較大。蒙古國政治、人文環境等不確定性較大,使我國企業在對蒙貿易、投資過程中面臨較大風險。如2012年5月,蒙古國在面臨新一輪大選和國內礦產資源估價過高的情況下,其議會緊急出臺了《外資控制法》,對外商進入采礦、銀行等行業進行限制,直接導致蒙古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不斷萎縮。數據顯示,2014年,外商在蒙古國的直接投資額較2012年下降了約70%。
二是賬戶行合作層次不高。目前,二連口岸各銀行和蒙方銀行賬戶行結算關系中開立的金融同業結算賬戶均沒有實行授信管理,因此,雙方銀行均沒有投入賬戶鋪底資金,合作的業務主要集中于匯款業務、賬戶行結售匯業務及提鈔業務,品種較少。對于匯入、匯出資金缺口問題,雙方銀行通過賬戶頭寸結售匯、現鈔跨境調出等方式進行解決,解決方式較為簡單。此外,近兩年來蒙古國經濟下滑嚴重,蒙方銀行信用風險也隨之增加,口岸銀行與其開展深度業務合作風險加大,賬戶行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受到擠壓。
三是口岸地區涉外企業規模較小。長期以來,二連口岸涉外企業以貿易代理企業為主,生產加工型企業占比較低,多數企業資產總量少,注冊資金小。這些企業大部分缺乏健全、規范的財務制度,難以達到新近出臺的中資企業短期外債余額指標,以及跨境擔保、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等外匯政策的支持門檻。此外,由于大多數涉外企業資產規模小、擔保條件高,導致企業授信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賬戶行業務的發展。
四是境外市場沖擊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國內其他地區金融機構與蒙方銀行業務合作的開展及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二連口岸銀行與蒙方銀行賬戶行業務發展受到較大的沖擊。一方面,2014年以來,部分蒙方銀行開通了從中銀香港調運人民幣現鈔業務,不僅手續較二連口岸陸運更加簡便,且大幅降低了安保費用,直接導致蒙方賬戶行在二連口岸結匯業務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幣離岸價與在岸人民幣價格存在較大匯差,蒙方賬戶行很可能進行“境內購匯、境外結匯”的套利操作。
一是加強中蒙之間多層次交流。一方面,立足傳統文化和歷史內涵,著力做好人文領域各層次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通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蒙古各級政府的溝通協調,增強蒙古對華貿易政策的穩定性。
二是優化二連口岸涉外經濟產業結構。以獲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契機,發展二連口岸資源深加工產業,提升過貨產品的附加值,形成優勢產業集群;加快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積極推進口岸向集散輸出地、進口貨物轉化基地、區域性商貿中心及現代國際物流中心轉化;探索設立中蒙邊境自由貿易區,構建二連口岸向北開放的新模式。
三是鼓勵口岸地區的金融機構積極拓展對蒙離岸業務。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跨境交易和結算工具;同時,拓展對蒙非居民離岸業務,為邊境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四是突出口岸特色,完善外匯管理。應立足二連口岸聯通蒙、俄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地將外匯改革政策應用于口岸對外開放中。在發揮好現行外匯管理政策的同時,要進一步研究探索適合二連口岸特色的外匯管理改革措施,如在試驗區內開展個人對蒙、俄境外投資試點,并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個人對蒙、俄境外投資禁止或未開放行業;對試驗區內短期外債使用給予一定的傾斜。同時,加強對違規資金流出行為的監管,為涉外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外匯局內蒙古自治區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