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相 呂冬梅 曹存 編輯/李淑玲
推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發展
文/鐘相 呂冬梅 曹存 編輯/李淑玲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居民個人對外幣理財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由于個人外幣理財收益與相關幣種的匯率、利率及幣種所在國家的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個人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不確定性較大。本文以營口為例,對影響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基本要素進行了研究,希望以此能為居民充分利用外幣理財產品實現個人財富增值提供有益的參考,助力銀行個人外匯理財業務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產品設計創新不足,結構較為單一。目前,營口地區僅個別銀行有3種以上的個人外幣理財產品,多數銀行個人外幣理財產品種類只有2到3種,產品所涉及幣種僅為美元或澳元,產品結構過于單一,投資者可選擇的空間較小,不利于外幣理財產品的推廣和發展。
二是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而銀行在外幣理財產品設計時,往往缺乏對利率、匯率等經濟指標的綜合考慮,導致理財產品極易出現零收益或負收益的情況。
三是投資者風險意識不強。目前,我國投資者對外幣理財涉及的外匯業務知識缺乏足夠了解,部分居民個人只關注收益率高、幣種走勢強的相關理財產品,缺乏對產品收益和風險的整體評估,風險意識薄弱。這與投資者和銀行間信息不對稱有很大關系,部分銀行只關注理財產品的宣傳和銷售,未將外匯市場最新信息及時告知客戶。
四是專業人才極為匱乏。銷售外幣理財產品要求銀行業務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外匯專業知識,但銀行在三、四線城市的分支機構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部分外幣理財產品銷售人員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外匯市場環境和外幣匯率波動方向的分析和研究不夠,有的前臺人員甚至不能就一些復雜理財產品相關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方法向客戶做出明晰的解釋。
一是創新理財產品,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銀行應加大對外幣理財產品研發的投入,在充分考慮外匯市場、利率、匯率等因素的前提下,開發設計更多不同幣種、不同期限的外幣理財產品,以滿足居民個人多層次、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二是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實現信息共享。銀行一方面應做好與客戶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及時告知客戶外匯市場的交易信息。在銷售產品前,應使投資者能對產品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充分提示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幫助客戶做出最佳選擇;在簽訂合同時,應幫助客戶了解所有條款,防止出現爭議。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投資者外匯理財知識的普及和風險教育,提升其風險防范意識。
三是加強業務人員培訓,提升業務人員專業素質。銀行分支機構應加強對外匯理財銷售人員的培訓,可以邀請業內相關專家舉辦講座,鼓勵、督促業務人員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此外,銀行還應經常分析外匯市場走勢,并將其與理財產品銷售有機融合,在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同時,全面推動個人外幣理財業務的發展。
作者單位:外匯局營口市中心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