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市場
■快遞業今年增速預計大幅放緩或將現產能過剩現象
2016年1月4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16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根據預計,今年我國快遞業業務量將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遠低于2015年的48%,同時終結了此前連續四年保持超50%增長的紀錄。我國快遞業結束增幅超50%時代。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會上指出,2015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不過,預計2016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530億元,同比增長28%。
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快遞業的增速大幅放緩與當下的市場環境有直接關系,在國民消費信心下滑的情況下,包括電商、快遞等行業將受到沖擊,“增速放緩后,我國快遞業甚至有可能出現近十年來沒出現過的產能過剩現象”。在趙小敏看來,2017年之前,主流快遞企業將沖刺上市,同時也將上演大量兼并重組事件。國家郵政局在會議上表示,今年將“抓住關鍵,全面加強安全監管”。
■彩電消費市場增長乏力產品競爭趨向多元來源
近日,由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5年(第十一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5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及2016年趨勢預測報告》,其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平板電視銷量小幅增長,將達4400萬臺,預計2016年消費需求仍不會有明顯增長。
有關行業專家認為,我國平板電視消費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從2014年開始保持平穩態勢。而2015年以來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一步步將彩電行業整體推向利潤下滑的邊緣。一方面,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依舊形勢嚴峻,使得彩電消費市場增長乏力,常態化的促銷應對,對消費的驅動效應也出現減弱態勢。另一方面,新的互聯網彩電品牌異軍突起,互聯網公司的大量涌入讓行業競爭更為慘烈,最為明顯是外資品牌整體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線上線下渠道經歷了幾年的市場爭奪,現在明確誰也無法替代對方。不過,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渠道,都在加速進行農村市場布局。目前,不少彩電企業已經紛紛將重心向三四級市場轉移,加速三四級市場的產品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