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驅動
創新驅動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也就是說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帶來的效益來實現集約的增長方式,用技術變革提高生產要素的產出率。創新驅動的本質是指依靠自主創新,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大幅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無論從國家層面來講,還是科技組織層面來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意義深遠。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現今國際競爭呈現出越來越激烈的態勢,中國必須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才能從容應對國際社會的變化和挑戰,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途徑
中國長期依靠物質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以粗放型為主,屬于由投資帶動的要素驅動階段,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偏低,生態環境的瓶頸制約非常嚴重。這種增長方式不可避免而且正在遇到資源和環境不可持續供給的極限,造成產業大多仍然處于全球價值鏈低端,經濟發展缺乏可持續性。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挑戰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我國必須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科技新秩序的重構。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科技實力的戰略選擇
縱觀世界各國創新發展趨勢,科技是推進創新的引擎,然而我國各項科技實力指標明顯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量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80%以上是外資企業的產品,其中72%是加工貿易產品,自主創新能力難以支撐經濟高速發展。
從科技組織層面來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世界科技革命和迎接競爭挑戰的必然選擇。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科技發展大勢所趨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促使科研機構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選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和優先方向,前瞻布局,協同創新,使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組織和技術的界限,從而在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高端科技領域率先實現重大突破,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
(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應對國外科研機構改革形勢明確方向
國內科研機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引導之下,可以進一步理清推進科技改革和創新中存在的制約和關鍵問題,分析與國際先進科研機構的差距,在密切科技與經濟結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改變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復低效、完善科技經費管理、健全創新環境和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務求新的突破。通過加快建立現代院所制度、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等多種方式來不斷自我完善,全速發動創新驅動引擎,確保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科研機構對國家期望的積極響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參加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發表重要講話。他從歷史縱深角度,同時結合我國科技發展差距,深刻闡述了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為新時期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