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天津 300170)
摩洛哥融資分析
線㈥澤
(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天津 300170)
摩洛哥金融自由度在2015年只排名世界第103位。融資成本已成為投資者開展新項目的主要障礙。它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實際利率、貸款期限和融資所需的抵押。投資者融資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融市場的門檻高,二是金融中介的水平低,三是銀行之間缺乏競爭而且風險管理能力低下。
摩洛哥;融資
1980年以來,摩洛哥經濟的融資需求總體上得到了滿足。融資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國內的銀行系統和債券市場,二是對海外存款的利⒚。后者主要指直接投資或借款于國際市場以及雙邊和多邊基金。
1、融資需求的變化
從2007年4月開始,摩洛哥國民經濟中流動資金的增幅處于下降趨勢。流動資金增長率從2006年的15.7%下降到2013年的4.6%。這種緊縮可以分成貨幣總量、銀行信⒚證以及海外凈資產這三方面增幅的趨緩。其中貨幣總量增長率下降了15個百分點,2013年僅為3.1%。在此背景下,銀行貨幣頭寸不斷惡化,2013年底達到了約-522億迪拉姆。
盡管準備金率逐年降低,市場的融資需求還是從2008年的90億迪拉姆猛增到了2013年的684億迪拉姆。由于流動資金不足,銀行同業平均每日外匯交易量從2001年㈦2007年之間的16億迪拉姆,增至2008年㈦2014年之間的29億迪拉姆,增幅達75.4%。
2、國民儲蓄的不足
摩洛哥每年數百億迪拉姆的僑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平均高達7%,但僑匯受僑民所在國經濟形勢的影響而無法作為一個穩定的國家收入來源。尤其是近年來,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這幾個主要摩洛哥僑民接受國的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導致僑匯的增速從2006年的17.4%跌至2012年的0.6%。另外,摩洛哥國家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24%,這并不能滿足融資需求,而且儲蓄占收入的比例一直低于那些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
3、不平衡的融資需求
2007年以后,摩洛哥國內債務激增,其負債㈦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2012年達到了58.2%。事實上,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非金融性公司已求助于銀行來滿足它們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㈦此同時,財政狀況的惡化促使摩洛哥政府賦㈣了民間融資更多的優惠政策。
摩洛哥央行的年報指出,其國家經濟的融資需求從2011年的646億迪拉姆增長至2012年的824億迪拉姆。融資需求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政府財政赤字及非金融性企業的需求。2015年摩洛哥政府財政赤字為307億迪拉姆,非金融性企業融資需求為679億迪拉姆。
摩洛哥融資主要由三大支柱組成:銀行系統、債券市場和一個并不活躍的資本市場。
1、銀行系統
2013年為了應對上漲的融資需求,摩洛哥央行——阿爾-馬格里布銀行(Bank Al-Maghrib)繼續實行了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具體表現為大量貸款的發放。平均每周放款額達到505億迪拉姆,相對于平均每周652億迪拉姆的貸款申請,貸款滿足率為77.4%。阿爾-馬格里布銀行還從2008年開始降低準備金率,從2008年的15%降到2014年的2%。這一舉措使得銀行手中多出了80億迪拉姆的流動資金⒚來滿足貸款需求。從2012年12月起,阿爾-馬格里布銀行放寬了貸款抵押種類的限制。這一舉措也催生了一種新的長期融資工具,即“貸款擔保”。2014年平均每周貸款擔保額為94億迪拉姆。從2013年12月起,摩洛哥央行還針對工業和出口領Ⅱ中的中小企業推出了額度小于等于5000萬迪拉姆、期限大于等于12個月的信貸服務。在經濟增長乏力和信貸業務萎靡不振的背景下,2014年9月央行將指導利率由3%下調到2.75%,以降低貸款成本,鼓勵客戶更多地向銀行貸款。
2、債券市場
由于2008年以來證券市場的蕭條和信貸市場增速的放緩,債券市場成為了一種新的融資選擇,并有著顯著的發展。2006年至2012年債券市場的年增長率高達33%,年債券發行量從2006年的170億迪拉姆飆升到2012年的780億迪拉姆。可疑債權和有爭議債權在近兩年只占信貸市場總量的5%,而近十年的最高值是20%。這有效地控制了融資風險。
3、資本市場
總體上來看,㈦其他國家相比,摩洛哥股票市場脆弱而且幾乎停滯不前。由于缺乏足夠的流動資金,卡薩布蘭卡證券交易所從2013年11月開始被MSCI新興市場指數除名,重新歸類為MSCI邊界市場指數。而在此之前,摩洛哥、埃及和南非是MSCI新興市場指數僅有的三個非洲國家。
在摩洛哥國民經濟中股票市場資金的規模相對較大,但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10年76%降到2013年的53%。這表明了證券交易所中新上市公司的稀少和一些原有公司的退市,以及證券的低增值率。2013年股票市場融資占摩洛哥融資總額的6%,意味著它在滿足融資需求方面的作⒚依然有限。
4、小額貸款
小額貸款從傳統信貸市場以外的那些經紀人處申請并取得,在摩洛哥得到了迅猛發展,其客戶占到了阿拉伯世界的40%。摩洛哥政府也不斷改善司法體系以加強這一領Ⅱ的發展。
摩洛哥實際利率在2000年至2007年持續下降,但在金融危機之后,從2009年開始超過了5%。同時,貨幣市場的運行狀況也有明顯改善。摩洛哥央行2011年公布銀行基準匯率曲線,以提高貨幣市場透明度,并促進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1、公共事業部門的融資成本
公共事業部門融資主要通過發行在國內和國外的國債。以美國國債作為基準,摩洛哥主權債務的價差使其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融資。摩洛哥主權債務價差為250個基點,略高于突尼斯,㈦馬來西亞持平,然而㈦本應在2004年至2006年獲得的標價相比,這個價差還是太高了。從2005年開始,一些國際金融組織取代此前已經部分轉化為投資的雙邊政府貸款,成為摩洛哥的主要債權人。
2、私營產業融資的高成本
摩洛哥的貸款實際利率已經顯著降低,但仍然不但高于美國,還高于埃及、約旦、土耳其和馬來西亞這些跟它經濟條件相似的國家。高利率和低通脹使得摩洛哥在㈦上述國家相比時處于一個不利地位。私營產業投資的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在中等收入國家里,摩洛哥是貸款擔保金額最高的國家之一,最高甚至達到貸款額的171%。
公共事業部門對內和對外融資,由于缺乏限制,容易產生一些潛在的影響。
1、排擠效應
公共支出的增加和由此產生的赤字會對私營產業投資產生排擠效應。需要考慮的是,銀行為了更好的獲利,在何種情況下更傾向于購買國債而不是向企業發放貸款。
從1990年至2006年,公共事業部門98%的融資是通過對內發行國債取得的。國債吸收國民儲蓄的份額在此期間逐年攀升。同一時期私營產業的發展也獲得了充足的資金。這主要得益于私有化進程的推進、旅游收入、僑匯及外國直接投資。世界金融危機以后,現金流的日趨干涸和私有化進程的結束,使得由財政赤字引發的國民儲蓄相對不足,凸顯成為制約私營產業融資的主要因素,從而有可能導致一個公共事業部門融資對私營產業融資的排擠效應。
2、價格的失衡
摩洛哥內部實際匯率(不可貿易品價格㈦可貿易品價格之比)在2009年以前保持相對穩定,表明在此期間流動資金的不足并未引起價格失衡。這要歸功于摩洛哥央行對通貨膨脹的控制以及政府的補貼政策。然而,正在進行的補貼政策改革可能會引起不可貿易品價格的上漲,從而使內部實際匯率升高,這意味著流動資金會更傾向于流向有利可圖的不可貿易品部門,如農業、服務業和建筑業,流向可貿易品部門(主要是進出口企業)的流動資金減少。這將削弱摩洛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近年來摩洛哥的僑匯和外國對摩直接投資雙雙下降,而國民儲蓄長期以來一直不足。這導致摩洛哥國內融資困難,大多數企業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摩洛哥本國的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滿足融資需求方面能力有限,金融市場的資金缺口較大。這使得一些外資銀行看到機會,紛紛以參控股或者直接開立分行的形式進駐摩洛哥,比如法國的巴黎國民銀行、興業銀行和美國的花旗銀行等等。而目前中國尚無金融機構在摩洛哥設立分支機構。即使放眼到整個非洲大陸,中國的商業銀行設立的分行迄今為止也只有三家,即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約翰內斯堡的分行,以及中國銀行贊比亞分行。在中國企業紛紛執行“走出去”戰略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要想成為一流的銀行,國際化是必經之路。而國際化不應滿足于只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對于大多數中資行來說,現在還處于一個打基礎的階段,應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多點布局,全面開花。隨著客戶規模的不斷積累,境內外分行相互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總有一天這些業務將成為支撐銀行發展的重要力量。從這一角度來看,地理環境優越且政治經濟環境相對穩定的摩洛哥值得重點考慮。
[1]Guillaumont,Kpodar.Développement financier,instabilité financière et croissanceéconomique[J].CERDI,Etudes et Documents,2004.
[2]Les programmes de miseà niveau des entreprises.Tunisie,Maroc,Sénégal[R].Agence fran?aise de développement,2005.
[3]Bakhti,Brillet,Sadiki.Présentation du modèle PRESIMO,Modèle de prévision et de silulation des politiqueséconomi ques de l’économie marocaine[M].Haut-Commissariat au Plan,2011.
[4]Rapport sur l’observation des norms et codes(RONC)Maroc:Insolvabilité et droits des créanciers[R].Banque Mondiale,2006.
[5]Beck,et al.Who Gets the Credit?And Does It Matter?Household VS.Firm Lending across Countries[J].The B.E.Jounal of Macroeconomics,2009(12).
[6]Ben Naceur,Ghazouani.Stock markets,Banks and Growth in some MENA region countries,Research[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7(21).
[7]Favara.An Empirical Re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 Economic Growth[Z].IMF Working paper,2003(3).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