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海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廣東 廣州 510045)
淺析流程銀行建設的阻礙及其對策
胡 海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廣東 廣州 510045)
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的商業銀行經歷了改制和市場化的洗禮,運作成熟的部門銀行成為商業銀行的運作模式。但是,面臨日益激烈的金融環境和人民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流程銀行應運而生,相比部門銀行,流程銀行體現著更為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本文從流程銀行的經營理念出發,比較了流程銀行和傳統銀行的特點,并從當前的銀行運作模式入手,分析我國實現流程銀行的阻礙,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對策。
流程銀行;經營理念;阻礙;對策
在我國,間接融資是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而商業銀行又在我國金融系統占據重要的地位。經過三十年的運作,商業銀行的運作模式逐漸成熟。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商業銀行的服務表現出低效率的特點,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傳統的銀行運作流程被稱之為部門銀行。目前,我國的商業變現出嚴格的金字塔結構,即總部、省行、支行三級機構,總部和省行都設有零售、信貸、監察等職能部門,支行以及下屬的營業網店主要負責具體的業務。從銀行的規范程度來看,銀行的職能部門之間分工明確,信息傳導具有明顯的層級關系。但是,從流程的設計效率來看,信息傳導的層級過多,信息處理的效率較慢,市場反應速度較慢,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信息處理速度將明顯減弱,并且難以劃分責任。并且,從業務處理的差異化角度分析,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程序處理遵行標準化的處理模式,即,無論是零售業務還是對公業務,無論是小客戶還是大客戶,都執行統一的流程,這樣處理成本較高。
(一)經營理念的差異
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產品供給以銀行為主導,因此,一直以來,在金融市場上一直處于買方市場。商業銀行主導金融產品的設計,無論是金融產品的類型還是配給流程,都由商業銀行的意志為主導,卻忽略了客戶的需求。因此,自我主導的經營理念成為商業銀行的主流意識。但是,隨著金融機構的多元化和金融產品的多樣性,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換,客戶需求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核心變量。流程銀行的經營理念也隨之產生,流程銀行的理念要求商業銀行的經營戰略應以客戶需求為主導。
(二)組織形式差異
當前,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為行政制,組織機構的分層十分明顯,組織鏈條較長。采用這種組織形式,信息傳遞的層級較多,業務處理需要經歷逐層的審批,信息處理的時間加長。而流程銀行倡導扁平型的組織形式,組織形式宜采用事業部制,組織系統呈現出模塊化的特點。流程銀行盡可能減少組織層級,縮短決策終端和業務前端的距離。采用流程銀行的組織形式,商業銀行的市場反應速度較快,組織效率較高,內部管理成本降低。
(三) 業務處理流程差異
當前,部門銀行的業務處理的鏈條較長,以貸款為例,從貸款的申請到發放,一般需要在20天以上,如果涉及到大額貸款,往往超過一個月。這是因為,業務處理存在多頭管理和層層審批,往往造成重復作業。此外,商業銀行的業務處理模式同質化較為嚴重,無論金額的大小,業務處理模式相同。
(一)流程銀行推行的利益阻礙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流程銀行的推行是一次革命性變革。根據戰略管理理論,戰略變革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阻力。總結來看,流程銀行的推行會遭受以下幾個方面的阻礙。首先是權力的重新分配,流程銀行的一項重要議題就是重組組織機構,重新劃分職責權限,職責的合并成為必然,必然導致一部分人的權力遭受削弱,這樣將會減弱其積極性,甚至他們會阻礙流程銀行的推行。其次來自習慣的阻礙,對于老員工來說,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部門銀行的業務處理流程,并且已經養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而流程銀行的建設必然重塑業務流程,打破以往的固定模式,因此,老員工不得不重新學習新的業務處理流程。并且,流程銀行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業務處理必須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再者是收入分配的阻礙,目前,部門銀行的激勵手段往往以存款額和貸款額度為衡量標準,而流程銀行強調業務處理的效率,因此,員工的績效考核將會增加業務處理時間和客戶維度,員工的壓力將會增大。
(二)多頭管理、職責重疊的阻礙
當前,商業銀行的運營效率一直是客戶反映的重點問題,國有銀行表現有為突出。商業銀行的人員冗雜和管理層級過多造成了運營效率低下,而這背后的原因就是多頭管理和職責重疊的現象較為嚴重。從機構的設置來看,省分行和市分行的部門設置大體相同,例如,市分行設有個人業務部、公司業務部,信貸管理部,而省分行也設有相同的部門,貸款的審批需要從縣級支行到市級支行、省分行層層審批,管理的料條較長,并且,如果某一層級的處理時間過長,那么,整體的處理時間將會增長。另外,在部門銀行體制下,業務的處理要經過多部門的審批,而有些業務的處理是重復,以貸款為例,銀行貸款的過程要經過8個流程:客戶申請、貸前審查、項目審查、風險評估、簽訂合同、發放貸款、貸后審查、收回貸款。貸前審查主要涉及對申請對象的財務狀況進行審查,項目審查主要是對貸款用途的審查,而風險評估是綜合了財務風險和項目風險的評估,因此,這三項工作的處理內容存在交叉重復的部門。
(三) 客戶差異化流程設計的阻礙
目前,部門銀行對客戶的分類主要以金額大小為基礎,例如,在基準線以上的客戶為大客戶,反之則為零散客戶。而現行的問題不是分類上的問題,而是業務流程設計的障礙。首先,不同分類客戶的處理流程和處理成本大致相同,例如,三十萬的貸款和一千萬的貸款的處理環節基本相同,投入的物力和人力不同,因此處理成本基本差不多,但是,這兩項業務所帶來的收益是不同的。從業務人員的情感出發,當接受高額貸款的業務時,客戶經理的經濟性較高,服務態度較好,反之,客戶經理的抵觸情緒較強,服務態度將會降級。其次,越是大額、優質的客戶,貸款審查的內容將會增加,因為涉及金額較大,風險較大。但是,這種設計的后果就是業務處理的時間較長,因此,越是優質客戶,所等待的時間就越長,反之這相反。從常規邏輯來講,優質客戶應該享受流程和等待時間的優勢,因此,長期已久,銀行的競爭優勢將會喪失,優質客戶被迫轉移到其他銀行。
(四)信息集約化障礙
信息集約化主要是信息處理的集中度和流暢度。商業銀行的信息處理主要體現在支行分支機構,信息處理節點分類,商業銀行的信息處理環節分為前臺處理、中臺處理和后臺處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處理主要表現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前中后臺信息處理單元的劃分界限不清晰,其后果就是權責不清、相互推諉,并且也會造成流程混亂,不利于標準化和流程化處理。其次,前臺和后臺中間存在信息割裂現象。前臺人員直接面對客戶,而后臺管理人員主要進行決策支持,前臺人員的信息處理為后臺處理提供詳細的資料和數據,因此,前臺和后臺應該納入統一的信息系統中。但是現狀是,前臺和后臺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信息共享的能力較差,兩個部門的數據設計的口徑不同,這樣會造成數據混亂和口徑差異,影響到決策效率。
(一)從總部層面進行統籌規劃
從部門銀行到流程銀行的變革必然遭受組織內部的阻礙和抵觸,需要在總部層面進行統籌規劃。首先,銀行總部應充當戰略變革的核心領導,總部的管理層應充當組織變革的先鋒,明確變革的方式、范圍和速度。流程銀行的變革必然損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這需要總部從中協調,特別是面對中層管理人員的調整,銀行總部應充分考慮利益變動的格局,協調好人事關系和利益分配,避免中層管理人員的抵制。其次要注意變革的速度,重塑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將打破運營的固有模式,所以應考慮員工的適應速度,盡可能讓員工參與業務流程的設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樣既能使員工充分了解業務流程的整個過程,又能使員工理解其在新體制下的作用。再者,流程銀行不僅改變了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還改變了管理模式和激勵措施,相關組織機構應向員工詳細說明考核管理辦法和收入分配機制,避免員工的抵觸。
(二)組織結構向扁平化發展
扁平化的組織機構具有管理層級少、信息傳遞快和控制能力強的特點,根據以顧客為中心的原則,扁平化組織機構對于市場的反映能力更強。我國商業必須打破現有的金字塔型組織結構,減少管理層級,加強垂直化管理,盡可能采用事業部行組織機構。根據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子模塊,并根據地區或者產品建立事業部,事業部應由銀行總部直接領導,這樣就縮減了總部到業務部門的距離,加強了總部的監管,也加快了業務處理速度,避免了相互推諉的不良現象。花旗銀行的經驗就是流程銀行的成功案例,在改革之前,花旗銀行在每個州都設立分行,管轄該州下面的所有支行,而改革之后,花旗銀行裁撤了州分行,而是在相鄰的幾個州建立一個地區行,直接直接控制下轄的支行,地區行充當這總行對支行的監管工具,這樣,總行對支行的管理距離縮短了。同時,花旗銀行將信貸業務集中處理,根據產品的不同下設了幾個信貸中心,支行只需搜集資料,資料統一寄送到信貸中心,而信貸中心統一審核,信貸中心由總行直接領導。
(三)重塑業務流程
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流程依據部門的設置而進行,部門職能決定了業務流程的順序。而在流程銀行的指導下,銀行應考慮客戶的需求,根據業務流程的需要決定部門的設置。以信貸業務為例,貸款業務的流程一般為接受申請、審批、簽訂合同、發放貸款、后期跟蹤、收款,而傳統的部門銀行的審批程序較多,涉及的部門較多,存在多頭管理,因此,銀行應合并審核、項目審查和風險評估的部門職責,由專門部門統一負責,這樣將大大簡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業務處理的效率。此外,商業銀行可以采用價值鏈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產品的價值鏈條,根據價值貢獻的大小設置不同的業務處理流程,集中資源處理大額、優質客戶的業務,優先簡化其審批流程。
(四) 實現信息流的集約化處理
商業銀行建立明確的前中后臺信息系統,前臺系統主要對接客戶,接受客戶的訂單處理,中臺系統負責風險評估、項目審批和資源配置,后臺系統主要是服務支持系統,如財務、人力和技術支持等,實現集中處理結算業務。前臺系統主要放在支行,后臺業務由總部集中負責。要實現信息流的集約化,必須依靠電子系統平臺。當客戶申請業務時,由前臺系統負責業務和資料的上傳,中臺系統進行審批,后臺業務統一進行單據處理和結算處理。前中后太系統的一體化處理模式將大大提高業務處理速度,客戶在申請業務時不必轉戰于各個部門,而直接面對前臺系統,大大節省了客戶的時間。
流程銀行是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原則,以市場化為導向,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大大節約了內部交易成本,是對銀行內部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流程銀行的建設應從組織結構和業務處理流程為內容,強化銀行的市場反應能力。
[1] 張國生. 流程銀行建設和事業部改革——基于戰略作業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啟示[J]. 西南金融,2013,01:39-41.
[2] 賀根慶,王偉. 構建流程銀行的內涵及實施路徑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013,10:16-19.
[3] 繆洋,牛聰. 基于流程銀行視角的中國商業銀行組織架構變革探析[J]. 新金融2016,0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