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千玦
新聞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
◎劉千玦
新課改要求不斷地在實踐中落實,高校在對新聞專業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人才的成長和發育規律,實施高效的教學方式,同時還要不斷的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予以更新和改革,不斷總結科學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而這一教學方式,也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鑒于此,筆者對當前我國新聞專業學生的人為素質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切實地解決建議,以下為詳述。
有關的高校在進行新聞人才培養時,一定要積極地對傳播積極地、正面的文化,并將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為重要的培養途徑,促使學生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分析能力,以及對文化的認知能力,促使新聞專業的學生更具專業性,學校在對新聞專業的學生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要切合實際的根據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求,以此為基礎,不斷地汲取國外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合理的培育方式,對教學系統予以設置,提升人才的綜合能力。
忽略人文思想的作用。自從一九九七年我國的新聞傳統專業被正式升級為一級學科之后,各大院校開始重視相關專業的開設,比如,新聞學原理、編輯出版學以及廣告學等等,這些內容都是新聞專業的重點學科,其實際課程也涵蓋著諸多方面,比如廣播電視概論、文化產業學、新聞學原理以及傳播學等等,這些課程的落實極大的促進了我國高校新聞專業的發展和完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新聞專業的人才培養弊端也逐漸的凸顯出來,所開設的課程更加強調專業知識的培養,并偏重于傳播學以及新聞學的理論教學,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缺少社會科學的有關和理論知識,同時,學生也會難以實現對文化發展的理解,導致學生的技能較為單一、文化底蘊嚴重不足,難以與新聞傳播需求相契合,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
無法實現深入的教學。新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根據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求,并以此為著手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當前在進行新聞專業教學面對著五花八門的課程內容,將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此發展背景下,有關高校如未能切合實際的實現課程選擇,而后構建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將會大大的阻礙新聞專業人才的培養效率,也會使人才的培養更具難度。比如,高校在對基礎選修課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大多都較為膚淺,像藝術概論、選讀文學經典導讀等科目,這些基礎選修課程的選擇,難以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也難以達到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加追求速成教育。高校在進行新聞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凸顯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和高效性,但是,部分院校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追求高效的教學效率,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很容易出現教育的各類缺陷問題,比如,學生還未接受有關的人文或社科知識,直接進入到新聞專業實際教學中,同時大二或是大三階段,也會出現課程安排較為密集的情況,無法將課程安排實現良好的遞進和整體,這些問題都將嚴重的阻礙學生對于新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面對諸多的新聞有關的課程和科目,像新聞評論、新聞攝影、新聞寫作以及新聞編輯等等,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會致使他們的基礎能力較為薄弱,專業性較差。
針對當前新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諸多弊端,要想切實提升新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要積極地將這些問題予以解決,進而為學生具備人才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確定專業時融入人文思想。人才素質的高低,很多時候都會取決于教育人員以及辦學人員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新聞媒介的形式將會影響最終的人才培養結果,辦學或教育負責人應當根據社會發展的規律以及人才的發展需求,以此為基礎,防止出現教學單一的問題,在對專業課程進行確立時,就應當首先將人文思想融入到實踐中,積極地培養優秀的、全能型人才,這樣才能使人才的培養更具科學性而后高效性,進而扎實學生的人文功底、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等問題,逐漸的將單一的教學方式轉向多元化教學,促使當代的新聞人才培養不僅具備人文素質,還具備較強的現代傳播能力。
構建系統的教學制度。要想切實提升當前新聞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并促使人才具備人文素養,就要從教學方式層面著手,對新聞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在基礎課程的選擇上,應當遵循學生可以接受的原則,對新聞學專業課程進行壓縮,并適當的減少課程中的寫、編、采以及評等教學內容,提升社會學科的教學比重,新聞學專業課程中積極地滲透政治、藝術學、歷史、哲學、心理學等內容。可以在大學一二年級是重點培育學生的社會科學以及新聞基礎實質,并參照各個科目的人才培養方式采取針對性的教學,這一手段和措施,將會促使新聞學教育的改革步伐加快,進而提升新聞學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合理性[3]。
注重人文題材的滲透。當前高校在進行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就要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攝影或視頻制作等方式,在步入到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將會體會到實踐生活的學習樂趣,同時也會潛在的發掘新聞知識學習的興趣,極大的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還會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責任意識,進而使人才具備較強的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新聞專業不同于其他的專業,新聞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對于道德水平以及專業性的要求更高,新聞工作人員在實際的社會工作中將會面臨著諸多的社會事件,此時將會涉及到報道內容的選擇或是內容的真實性等等各類的要求,因此,新聞專業的人才培養將會面臨著更為巨大的挑戰,那么,高校在實際的新聞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構建科學的、完善的教學體系,并在課程的選擇上將人才題材滲透其中,進而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使所培養的人才具備人文素養。
(作者單位:麓山濱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