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經涓 編輯/王亞亞
尋找新的平衡
——2016司庫管理策略解析
文/蕭經涓 編輯/王亞亞
在市場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之前,財資管理者的任務是以謹慎和高度專注的精神,引領企業安全度過這一段難以預測的時期。
在過去幾個月里,全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波動。這一切都對企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給財資管理人員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經濟基本面正在發生變遷,而企業和投資者對這些變化的回應也使大宗商品價格及匯率、利率等波動不斷。
雖然市場的發展會對企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但根據各個企業所在行業、地區以及成熟度,財資管理人員需要深入了解這些影響企業運營外部環境的關鍵市場主題,并運用這些見解來推動業績的提升。
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在國內產業強勁增長的推動下,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GDP逼近11萬億美元大關的龐大經濟體。根據全球知名經濟和金融分析機構IHS Global Insight的分析,2010年至2014年,中國名義GDP平均增長率為14.3%。美國經濟增長曾在20世紀90年代拉動了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與之類似,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1世紀的前十年也幫助了其鄰國和貿易伙伴。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顯著影響,也成為全球市場波動的一個基本原因。盡管增長減速,但中國仍在繼續推動建立更加廣泛的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為本國私營和國有企業創造了海外擴張機會,而自由貿易區數量的增長也帶來了更多的商機。人民幣也已成為一個主要貿易貨幣,并將自2016年10月起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儲備貨幣籃內。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放緩導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少。從2011年開始,大宗商品價格逐年下降,2016年年初更創下新低。石油價格從2008年每桶145美元的巔峰價格一路暴跌,2016年1月份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大關,目前在30—50美元的區間內徘徊。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原材料需求減少,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有所下降。標準普爾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跟蹤從石油到棉花和牲畜等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目前其水平大約僅及五年前的一半。
利率政策日趨分化。另一個影響全球經濟的因素是利率的變化,尤其是成熟市場利率。美國于2015年12月開始十年來首次加息,發出了美國經濟相對走強的信號,盡管來自中國和大宗商品市場的不利因素讓進一步加息的計劃變得復雜化了。但另一方面,歐洲和日本則仍在推進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資產負債表不斷擴大。日本央行于2016 年2月對法定準備金實施零利率,并對超過2015年平均余額的超額準備金征收負利率。
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經濟增長率下滑。其一,美國經濟的相對強勢已使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貶值了20%— 30%,接近其自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幣值下跌已經對新興市場的回報率構成沉重壓力,尤其是對那些使用美元工具借款的投資者而言。然而,盡管許多預測者預期新興市場貨幣將繼續貶值,但最近幾個月一些市場已經出現企穩和震蕩減輕的跡象。其二,新興市場的GDP增長率也繼續保持回落態勢,令新興市場企業的融資受到擠壓,資源受到限制。其三,外商直接投資(FDI)進入新興市場的速度有所放緩。本土市場增長有限,迫使新興市場的企業轉戰別處尋求擴張。FDI從新興市場流出的規模已從2009年的2350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4700億美元,增加了一倍。相比之下,成熟市場的FDI外流則呈現逐漸放緩的態勢。
電子商務和科技發展顛覆了產業格局。面對低增長和高震蕩的市場環境,科技和電子商務行業繼續不斷擴大。從全球來看,電商企業的增長率預計是傳統實體店的10倍。新的渠道和創新也為企業和金融部門提供了重塑已有業務運作模式的機會。許多行業都面臨新企業、新商業模式的顛覆性挑戰,而原有企業也都在利用技術對傳統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和重新改造。這股創新大潮的主導力量之一是“金融技術”。2014年,金融技術部門獲得的投資達到120億美元左右。雖然這一金額有半數以上用于零售銀行業務的應用軟件,但在企業營運資金優化、數據和風險管理以及企業支付服務等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創新涌現。全球性銀行也對這些領域投入巨資,與金融技術企業和客戶聯手合作,推動創新,并可持續改進。
隨著全球經濟實現新的平衡,市場波動終會消退。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誰能在成功應對短期挑戰的同時播下長期發展的種子,誰就能最終收獲勝利的果實。財資管理者應該重新思考現狀,制定戰略,探索新領域,以增強靈活性、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在這一過程中,五個重點領域顯得尤為重要。
一是修訂及改進內部政策,為非常規事件做好準備。重新審視和完善內部政策,以確保其在面對諸如日本負利率這一類非常規事件時能夠發揮重要而適宜的作用。明細的司庫管理政策和有效的監督機制,可以為管控資產負債表風險和資本融資提供指導和控制。財資管理者應在司庫風險管理框架內管控短期波動性,同時幫助企業實現長期計劃。與公司管理經驗豐富的外部顧問機構一同審核各項政策,可以幫助財資管理者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避免因僵化地處理問題而導致問題在未來更趨復雜化。
二是優化運營流動性和運營資本。隨著投資機會和融資渠道變得越來越稀缺,財資管理者需要在持有適量的現金頭寸以及優化風險和回報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對于戰略性現金,應以保護原則為重,同時提高收益率;對于經營性現金,需要通過流動性解決方案,使現金適時、適情獲得最佳使用,進而提高利用效率。有些財資管理者可能還需要考慮削減投資計劃,轉而專注于強化流動性。銀行合作伙伴可以幫助進行對現金流模式的深入評估,以確定現金最佳水平,并制定策略實現有效部署。
三是積極主動對外匯波動進行全面管理。在管理外匯風險方面,要考慮金融和運營領域的所有可行方案。例如,在業務運營層面,財資管理者可以研究以本幣開具發票,調整定價;而在財務層面,可增加本地市場的融資比重,加強衍生工具的使用。重要的是,應充分了解業務流程所涉及的貨幣風險,充分評估直接和間接外匯敞口,并對所有戰略選項予以通盤考量。
四是提高運營效率。對業務價值鏈,要從頭到尾進行詳細規劃,全面評估外部市場波動通過價值鏈滲透所產生的影響,以根據變化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來制訂最優策略。與此同時,財資管理者還應考慮可以提高流程效率的長期項目,如供應鏈融資或再開票或集中交易中心,使運營資金產生更多的生產力。專家顧問可以幫助查明低效率的原因,據此確定基本結構上的改進措施,特別是一些大規模措施,如設立共享服務中心或區域財資管理中心。
五是運用新科技,實現財資管理轉型。財資管理者需要做好準備,為不斷變化的業務動態提供支持,并利用新的技術,來滿足對寶貴的實時信息不斷增加的需求。他們應立足于確定可持續的科技投資機會,積極主動地研究商業計劃和財資管理系統平臺。他們應與首席投資官密切合作,制訂與管理轉型路線圖相一致的長期計劃,建立具有成本效率的標準化任務處理流程,提供具有附加值的信息,解決新的網絡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在市場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之前,財資管理者的任務是以謹慎和高度專注的精神,引領企業安全度過這一段難以預測的時期。通過專注于這五個關鍵領域,財資管理者可以通過優化資本使用,降低外部市場因素給業務流程帶來的風險,有效支持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終極目標,并在新的市場挑戰中茁壯成長。
作者系摩根大通資金服務部亞太區解決方案和資深咨詢服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