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
NEWS
9月26日,遼寧盤錦紅海灘進入最佳觀賞期,18千米的海岸線被堿蓬紅草染紅,極富觀賞魅力,壯麗的奇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10月7日,隨著鄱陽湖水位下降,江西廬山市落星墩附近曾經煙波浩渺的水域,已經變成一片壯闊的草原。豐水期需要乘船前往的落星墩景觀,現在步行即可到達。

據京華時報報道,今年10月底前,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京津冀區域將執行統一的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執行范圍在核心區六城市的基礎上,將擴大至京津冀地級以上城市及河南省、山東省傳輸通道城市。
相關專家表示,此前試行的統一預警標準既強調了污染持續時間,又兼顧了污染程度給市民健康帶來的影響。藍色、黃色預警的啟動門檻與北京市的預案保持一致,但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的啟動門檻已經加嚴,北京啟動紅色預警的天數可能將大幅減少。此次擴大范圍雖考慮到京津冀各地的差異性,但也意味著,今后一旦京津冀區域內出現重污染天氣,將不會再出現城市的PM2.5濃度水平相同,預警級別卻不同的情況。
繼2014年發布成人(18歲及以上)研究成果后,環境保護部于9月30日向社會發布了兒童(0~17歲)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成果。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介紹,本次研究發現我國兒童環境暴露行為模式有以下特點:一是我國兒童環境暴露行為模式存在明顯的年齡、性別、城鄉和地區差異。二是我國兒童環境暴露行為模式與成人存在較大差異。三是我國兒童環境暴露行為模式與國外同年齡段兒童存在較大差異。四是我國兒童面臨傳統型和現代型環境健康風險的雙重壓力。五是我國兒童環境健康風險相關的暴露及防范行為與撫養人的文化程度密切相關。
近日,國家發改委編制并印發《“十三五”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規劃》,進一步研究探索流域綜合治理新思路。
一是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對于規劃范圍內復合型污染特征突出、綜合治理任務較重的地區,以及水質面臨威脅較嚴重、環境功能較重要的地區,列為重點治理區域。二是分類施策,提高治理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針對流域水環境的突出問題,推行分類施策,按照重要河流、重要湖庫、重大調水工程沿線、近岸海域、城市黑臭水體等五大重點治理方向,實行有限目標的綜合治理。三是編制治理方案,提高治理工作的系統性。四是加大資金籌措,促進模式創新。鼓勵地方政府采用特許經營等模式開展PPP運營,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綠色金融產品,增加信貸資金和基金規模,拓寬水污染防治投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