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交交,陳 亞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經濟貿易學院,廣州 510006;2.暨南大學 管理學院,廣州 510632)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研究
劉交交1,陳亞2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廣州 510006;2.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廣州 510632)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收入來源呈多元化,高收入人群不斷擴大,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無法適應時代變化缺陷不斷涌現。文章針對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制度存在問題,提出改革方向。
個人所得稅稅制;存在問題;改革方向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經歷建立、穩定發展和轉型,從 1980 年 9月正式建立,后多次調整,包括增設稅種、統一稅制、對存款利息所得征收、減征與停征、對工薪所得個稅免征額等,經過35年修訂和完善,至今仍存在很多問題。
2.1稅制模式存在弊端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實行分類稅制,將個人收入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等11類。優點是實現分別征收,利于控制稅源;缺點是各類收入適用稅率和免征額不同,不同類別收入稅負不同,不利于調節收入差距,容易產生綜合收入高、來源多的人稅負輕,綜合收入低、來源少的人稅負重(于洋,2012)。比如:居民甲一年內每月獲得800元勞務報酬無需納稅;居民乙在一個月內取得9 600元一次性勞務報酬,其他月份無收入,需要繳納1 536元稅款,可見年收入相同,納稅方式不同乙稅負大于甲稅負。
2.2征收范圍不全面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個人收入呈現多元化和復雜化,利息、股息和紅利等資本所得逐漸成為重要組成部分,還有財產繼承所得、股票轉讓所得等。形式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勞保福利收入、免費午餐及其他實物補助。這些新收入未被納入征稅范圍,所得稅稅基過于狹窄。許多公司利用這一缺陷,減少工資和獎金改為購買商業保險、提供會員卡、假期旅游等福利,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王敏、孟竹君,2011)。因此現行征稅對象未能全面涵蓋居民收入,影響財政收入。
2.3稅率設計不合理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其余適用比例稅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45%7級超額累進稅制,個體經營、承包租賃經營所得實行5%~35%5級超額累進稅制;比例稅率20%,但稿酬所得要減征30%,對一次收入畸高者要加成征 (于洋,2012);過高稅率增強納稅人偷漏稅動機,高收入階層逃稅嚴重,個人所得稅對收入調節作用不明顯,不符合公平原則。
2.4費用扣除方式不科學
納稅人個體差異大,家庭狀況千差萬別,子女教育費用、婚姻狀況產生費用差別以及贍養老人多寡都是影響納稅人家庭費用開支重要因素,然而現行個稅費用扣除標準過于簡單,采用統一扣除標準有失公平原則(于洋,2012)。未考慮地區不平衡性: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同地區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存在差別,居民在醫療、保險、住房等方面也承擔不同程度支付,但現實費用扣除標準并未考慮相關情況;未充分考慮物價波動影響:物價波動生計費也增加,費用扣除標準未作相應調整(賀靈、曲紅,2008)。
2.5個人免征額標準缺乏科學性
個人所得稅制度從建立到現在免征額不斷上升,然而隨物價上漲一線城市居民月支出早超3 500元,免征額仍為3 500不合理。2015年兩會上,上調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呼聲再起,全國人大代表、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等多位人大建議將個稅起征點上調至5 000元,有人認為應更高;另個人所得稅制度實行收入減免征額為應稅所得額,未考慮不同納稅人贍養費用、子女撫養費用、教育費用、醫療費用等因素。
2.6重復征稅嚴重
股息紅利重復征稅: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向投資者支付利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得稅前扣除;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依法繳納個稅;投資收益重復征稅原理同對股息;捐贈重復征稅: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接受來自個人無償給予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捐贈收入確認收入,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用于非公益性捐贈不得扣除,這筆捐贈存在雙重征稅。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下一步改革個稅方向是由目前分類稅制轉向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稅制,實行綜合計稅,會將納稅人家庭負擔等情況計入抵扣因素,體現稅收公平(王景、韓瑜,2014)。
我國稅賦比重過高、稅收制度存在制度性缺陷,亟待改革。經濟觀察報獲悉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基本思路已敲定,包括合并部分稅目、完善稅前扣除、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優化稅率結構等。
3.1引進綜合稅制
據統計在110個國家地區中有87個國家地區采用綜合稅制,比例高達80%,包括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我國未來5年個稅改革已經敲定,個稅改革最終方向是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制,前提是要個人把全部收入上報稅務機關。改革核心是征管力量,個稅征管工作由地稅部門完成,需要各部門銜接。包括要建立包括自然人在內、覆蓋全面納稅人識別號,同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需將賬戶、投資收益、利息、單筆資金往來達到5萬元以上等信息提交稅務部門。這為個人所得稅改革推進提供技術條件,一旦技術完善,改革會很順利。
3.2完善稅前扣除
建立完備合理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制度,對低收入階層應稅所得給予多種扣除,如撫養扣除、高齡納稅人醫療費用、社會保險費;允許對個人向社會慈善機構和公益事業捐款給予優惠,鼓勵高收入者捐贈,間接增加低收入層收入,有效地調節分配差距。建立適應各地個人稅前扣除標準,緩解地區差距矛盾。建立全國統一完備合理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制度基礎上,允許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在全國統一法定扣除標準,根據物價指數,消費指數上下浮動,使扣除標準合法、合理、合情。
3.3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
在OECD成員國諸多改革中,家庭為單位征收個稅是普遍做法。理論上講按家庭征收實行不同稅前扣除和稅收優惠,更加公平。美國個人所得稅法針對家庭不同情況提出四種不同申報方式:已婚聯合申報、已婚分別申報、單身和戶主四種方式:同樣是10萬美元,按單身申報方式稅率為28%,按已婚聯合申報方式為25%。這個稅率制度充分考慮婚姻和家庭負擔等因素,體現量能納稅原則。我國下一步改革思路是將納稅人家庭負擔情況計入抵扣因素體現稅收公平。
3.4擴稅基降稅率減檔次
從拓寬稅基來看擴大征稅范圍和減少稅收優惠,對附加福利和資本利得征稅是突出措施,不同程度取消或減少稅式支出,包括各種豁免、扣除、抵免等(卜祥來、夏宏偉,2009);從降低稅率來看,減少納稅檔次和降低最高邊際稅率。OECD國家、英國、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均不斷下降;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建議,實行綜合計稅將納稅人按揭貸款、贍養撫養等家庭負擔計入抵扣因素(卜祥來、夏宏偉,2009);減檔次方面美國個稅稅率由10減為6,日本由15減為4,英國由6減為3,有些國家實行單一稅制;互聯網+稅務:適應新時代特點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征管廣度提高征收效率。
3.5完善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水平
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完善相應配套體系加強對稅源監控:建立個人財產實名登記制度,通過銀行賬戶結算時減少現金使用,從源頭監控個人收入;加快稅務信息化建設:建立納稅人識別賬號,將灰色收入納入征稅范圍,加強與金融、保險、工商、海關等各部門信息共享持;加大普法力度嚴懲違法行為:強化稅法宣傳讓公民懂法、知法,增強自覺納稅意識。
個稅改革階段,一要建立個人所得稅聯動機制系統,包括稅號生成、各影響因素錄入、收入信息核對、信用、信息處理核算和繳稅六大子系統,充分考慮各情況合理征稅(方瑩、張宗磊,2012)。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一步應針對個人出臺減稅措施,加速個稅改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持續涌動,刺激經濟增長。
主要參考文獻
[1]卜祥來,夏宏偉.從OECD國家個人所得稅改革趨勢看我國稅制改革[J].稅務研究,2009(1):93-97.
[2]方瑩,張宗磊.關于我國構建個人所得稅聯動機制的設想[J].財會月刊,2012(9):37-39.
[3]馮曦明.從公平視角看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的選擇 [J].財會研究,2009(5):11-14.
[4]賀靈,曲紅.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與費用扣除標準問題研究[J].經濟師,2008(4):179-180.
[5]王景,韓瑜.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演變及改革突圍[J].財經論壇,2014(11):49-52,10.
[6]王敏,孟竹君.淺談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制度的現狀與對策[J].北方經濟,2011(12):84-86.
[7]于洋.略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88-90.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79
DF432.2
A
1673-0194(2016)11-0133-02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