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川
中職《食品機械與設備》教學改革
◎張國川
對與中職生來說,《食品機械與設備》課是食品加工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 ,具有實用性強、應用面廣、與實際生產聯(lián)系十分密切的特點。但由于課程內容較多、基礎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學生普遍感到學習難度大,不易掌握,本文從教師角度出發(fā),針對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教學和重視習題等作初步探討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食品機械與設備》是食品類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課程主要介紹食品加工中所用到的各種機械設備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性能參數(shù)及一些簡單的設計內容。近年來,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不斷提高,工業(yè)化程度不斷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的應用,新的食品設備不斷涌現(xiàn),因此,對食品機械與設備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實踐表明,他是一門難度很大的一門課程。所以,在新的形勢下,作為任課教師必須努力改革原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力求使教學效果更好。為此,筆者對這門課的教學進行一些探討。
過去,中職的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是單向灌輸與被動接受相結合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完全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起到了訓練學生的記憶力和應試能力的作用,不利于人才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所以作為任課老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大力提倡啟發(fā)式教學,盡快實現(xiàn)由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轉移到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的轉變;
所謂啟發(fā)式是指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應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使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追求狀態(tài),從而使教與學同步。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如何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呢?筆者認為,關鍵有兩點:一是“啟發(fā)”,即千方百計地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此,我們非常重視上好前兩次課。教師用淵博的知識、生動的實例向同學們講述食品機械的廣泛應用和發(fā)展前景,使大家了解食品機械在食品工業(yè)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引導”,即不但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本課程的內容及其方法,還要將教師自己的教學思路,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讓學生領會。從而把教法轉化為學法,既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學到了一套良好的學習方法。比如,食品物料輸送機械設備種類很多,不可能逐一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帶式輸送機”為例,講其主要結構組成、工作原理、技術指標、性能指標及適用范圍。然后讓同學們也按照類似的步驟去學習其它的輸送機械。由于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內容很多,而計劃學時較少,因此,有些章節(jié)內容可以由老師指導、學生自學。對于學生自學的章節(jié),我們采取三項措施:明確提出章節(jié)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學習和掌握重點;老師結合學生反映的難點問題統(tǒng)一講解,幫助同學克服自學中的困難,建立獨立學習的信心;布置思考題,引導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結合當前該領域發(fā)展情況及就業(yè)形勢的需要,為學生補充一些新內容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受學時限制不能仔細講解,采用方法就是概述有關內容,然后列出有關題目,讓學生到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圍繞題目寫一篇論文。
教學方法由單一向多樣化發(fā)展;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針,強調教學過程的情感化,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摒棄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應大膽嘗試教學改革,如增加探究法,課堂討論,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食品生產案例教學,實驗室或生產現(xiàn)場授課等。
《食品機械與設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有些設備結構圖不易理解,再加上很多同學的空間想象力不夠,經常會使部分同學喪失信心。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關鍵的一點。根據(jù)本課程的特點及教學計劃,安排了一定量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實驗課。實驗課主要在校內進行,主要是組織學生觀看校內實驗室的一些常用設備。通過學生親自觀察、試驗、拆裝,讓他們弄清楚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組成與操作注意事項等,從而有助于加深他們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可以根據(jù)設備的特點開設一些相關食品加工的小實驗,使學生在掌握了機械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時也掌握了一些食品的加工工藝。
生產企業(yè)認知實習。由于實驗室的機械設備較少,內容過于單一,單靠現(xiàn)有的機械設備進行實驗是不夠的,無法使學生對食品機械有更全面的理解,必須有到工廠一線的實習過程。按教學計劃規(guī)定,實習時間通常為一周。實習安排在課程中間,利用周六、周日時間,帶領學生去工廠進行近距離的認識實習。為了達到更好的實習效果,課程組的教師分開帶學生,每個教師所帶學生不超過12名,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靠近設備觀察,都有機會與老師交流,可以動手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
學生自習的時間較充足,利用自習做些習題是對上課的知識鞏固。在試題庫建設方面,由于食品機械與設備屬于專業(yè)課,以教授理論知識和拓展學生知識面為主,不像大學數(shù)學、物理等課程容易編寫試題庫。因此我們組織本學科的老師盡一切力量編寫試題庫,并編寫了參考答案,內容涵蓋面非常廣,這樣便于考試和練習時隨機抽取,并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有關的考題。需
上述教改方式的探索與實施,使本課程的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獲得學生們一致好評。通過學習本課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一定的工科基礎,同時也他們合理選擇、正確使用食品機械設備和進行技術革新打下了扎實基礎。
(作者單位:巴彥淖爾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