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結紅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蘇州215104)
?
我國出口加工區報關作業流程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童結紅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蘇州215104)
摘 要:在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進出口貿易貢獻突出。加工貿易是中國改革開放利用外資的產物,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通過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經濟獲得快速發展。出口加工區作為封閉式監管的特定區域,對外貿增長和遏制屢禁不絕的加工貿易走私發揮著巨大作用。通過分析出口加工區普通報關流程和特殊報關程序,提出報關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嚴格審核報關單證;顧客至上、以人為本;理順理貨時間,加快貨物流轉;正確把握報關理貨時間,做單先主后次。
關鍵詞:出口加工區;報關程序;優化
出口加工區是指國家設立的由海關對進出區貨物及區內相關場所進行封閉式監管的特定區域,是國境內、海關之外的一個特殊區域,俗稱“境內關外”。出口加工區具有從事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及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的功能。出口加工區內設置出口加工企業、倉儲物流企業以及經海關核準專門從事區內貨物進、出的運輸企業。出口加工區內企業在進出口貨物前,應向出口加工區主管海關申請建立電子賬冊。出口加工區企業電子賬冊包括“加工貿易電子賬冊(H賬冊)”和“企業設備電子賬冊”。出口加工區進出境貨物和進出區貨物通過電子賬冊辦理報關手續。
(一)出口報關程序
1.出口商做好箱單、發票和合同,把準確的商品名稱、商品編碼和貨源地等情況提供給貨代和報關行,由報關行安排報關。
2.報關行接到單據后,先由制單員制單,填制準確的報關單。
3.將填制好的報關單交給輸單員錄入,同時向海關發送EDI,海關的審單處先進行電腦審單,審單通過后,海關系統中會出現該票貨物的報關單號。
4.輸單員用相對應的報關單打印出來,將出口商提供的提單、發票、裝箱單及報關委托書附在報關單后,報關員向海關提供這些紙質單據。
5.海關經過審單、查驗、放行等環節,在場站收據上蓋海關放行章。
6.報關員領取場站收據,整個程序結束。
(二)進口報關的基本程序
1.進口商提供提單、到貨通知書、發票、裝箱單、合同、貨物的補充申報單(注明貨物品名、規格型號、商品特性、商品編碼等)、如果是快件貨物(DHL、FEDEX、TNT)成交方式報EXW、FOB的則需提供相關的運價表,明確貨物的運費(不含燃油附加費)及雜費。如果是列入3C認證目錄內的貨物,需提供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退運的貨物如果是設備則需提供舊機電產品核查書,由報關行的商檢人員根據這些證書制作入境貨物通關單,另外有其他要求的還需提供其他的相關單證,并將這些單據交由報關公司的操作部處理。
2.操作部收到資料后,審核這些單據上的信息是否齊全(包括貿易方式、成交方式、起運國、原產國、毛重、凈重等),如有問題,應及時與進口商的關務聯系并解決問題,將準確無誤的單據提供給報關行。
3.報關行收到單據后,根據提供的單證填制準確的報關單。
4.商檢人員將企業提供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舊機電產品核查書交由檢驗檢疫局系統申報入境貨物通關單。
5.審單人員檢查報關單無誤后,將商檢號(入境貨物通關單編號)補錄到報關單上并錄入EDI將報關單發送到海關審單處進行電腦審單。
6.審單合格后,再用所有紙質報關單據向海關正式申報。申報成功后會有報關單號,一般貿易的貨應將報關單號告知企業,企業付稅(貨值小于50元人民幣的即可免征稅)。
7.報關行將進口商提供的紙質提單、發票、裝箱單、進口合同、補充申報單、運價表、報關委托書和入境貨物通關單等單據附在報關單后。交由海關大廳前臺的海關關員,關員接到紙質單據后,再次審核是否單單一致、單證一致以及貨物價格等是否合理等。
8.在海關指定地點進行貨物取樣或開箱驗貨。
9.有些企業沒有付稅系統則需去銀行交稅,這樣就需要海關拉稅單。海關出具5聯稅單交給企業,企業去銀行付稅,并將蓋有銀行付訖證明紅章的第一聯稅單掃描給海關。海關收到后會盡快放行。如果以進料加工的貿易方式進口的貨物,則無需繳稅,但需海關核銷。
10.以上步驟結束后,海關在報關單上蓋放行章,便可提貨。
(一)與境外之間
出口加工區企業從境外運進貨物或運出貨物到境外,由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填寫進、出境貨物備案清單,向出口加工區海關備案。
對于跨越關區進出境的出口加工區貨物,除郵遞物品、個人隨身攜帶物品、跨越關區進口車輛和出區在異地口岸拼箱出口貨物以外,可以按轉關運輸中的直轉轉關方式辦理轉關。
對于同一直屬海關關區內的出口加工區進出境貨物,可以按直通式報關。
(二)與境內區外企業之間
出口加工區運往境內區外(境內區外則指在國境內,不受海關監管的區域)的貨物,按照對進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由區外企業錄入進口貨物報關單,憑發票、裝箱單和相應的許可證件等單證向出口加工區海關辦理進口報關手續。進口報關結束后,區內企業填制出口加工區出境貨物備案清單,憑發票、裝箱單和電子賬冊編號等向出口加工區海關辦理出區報關手續。出口加工區海關放行貨物后,向區外企業簽發進口貨物報關單付匯證明聯,向區內企業簽發出口加工區出境貨物備案清單收匯證明聯。
境內區外運入出口加工區的貨物,按照對出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由區外企業錄入出口貨物報關單,憑購銷合同、發票和裝箱單等單證向出口加工區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出口報關結束后,區內企業填制出口加工區進境貨物備案清單,憑購銷發票、裝箱單和電子賬冊編號等單證向出口加工區海關辦理進區報關手續。出口加工區海關查驗、放行貨物后,向區外企業簽發出口貨物報關單收匯證明聯和出口退稅證明聯,向區內企業簽發出口加工區進境貨物備案清單付匯證明聯。
(三)與其他特殊監管區之間
出口加工區貨物出區深加工結轉是指出口加工區內企業經海關批準并辦理相關的手續,將本企業加工生產的產品直接或者通過保稅倉庫轉入其他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及區外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加工后復出口的經營活動。
出口加工區企業開展深加工結轉時,轉出企業憑出口加工區管委會批復,向所在地的出口加工區海關辦理海關備案手續后方可開展貨物的實際結轉;對轉入其他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轉入企業憑其所在區域管委會的批復辦理結轉手續,對轉入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入企業憑商務主管部門的批復辦理結轉手續。
(一)客戶自己拿正本資料,浪費時間
貿易公司操作部員工接到客戶發送來的資料,審核提單、發票、裝箱單、合同等單據,將正本資料送到報關部報關,當司機來理貨時要憑正本資料進入海關監管區。進入監管區前,司機需將車輛停在卡口外,自己去報關部拿到正本資料然后回到卡口。從卡口到報關部距離較遠,來回會浪費很多時間。第一次來的司機到出口加工區拿資料,找報關部會耽誤更多的時間,再回到卡口時還需要排隊,進入到監管區理貨會更晚。
(二)新顧客對理貨流程缺乏了解
隨著貿易公司的發展,新顧客也會越來越多,很多司機師傅都是第一次運輸出口加工區的貨物,對理貨程序缺乏了解,理貨時往往會出現錯誤,有些貨物需要輕拿輕放,有些貨物不能倒置,司機不注意這些細節,會損壞貨物的包裝,甚至會破壞貨物的質量。一旦貨物的外觀受損,必須向場站的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如果不是司機的原因導致貨物的破損,場站需寫一份破損單,由司機提供給企業。有些司機往往不了解這一細節,不注意貨物破損(包括包裝破損),企業發現破損而沒有破損證明時,會追究司機的責任及報關行的責任,甚至會提出索賠。
(三)報關理貨時間不明確
有些貨物進入倉庫之后在當日再出倉,這些貨物往往在早上報完進口之后,要等到下午或晚上才能報出口,司機師傅需等一天時間。要是碰到海關查驗,時間就會更晚,只好入庫,由此就會產生倉儲費,導致成本增加,不利于貨物的流轉。
(四)理貨時間把握不準
有些公司對報關結束及理貨時間把握不準確,過早或過晚通知司機。有時也存在其他原因,如海關查驗人員當天不在現場,導致理貨時間發生變化,未及時通知客戶和司機變更的理貨時間,有些急貨原本當天可以放行或者出庫,但錯過了理貨時間,導致貨物不能及時進廠,給客戶帶來不便,甚至導致產線停工。另外,需要查驗的貨物必須填寫查驗單(包括貨品名、件數、公斤數、海關查驗關員編號等信息),而有些企業因料號多而亂,海關明確要求其提供裝箱明細,不能及時提供的則不予查驗單,因此不能理貨放行。
(一)嚴格審核報關單證
貿易公司操作部收到報關所需資料后,首先要審核提單、發票、裝箱單以及合同是否齊全。中英文品名要一致,各個品名申報要素齊全,還要確定單證上面的HS編碼是否正確。通關單是否與所報貨物相符,是否屬于法檢貨物,有無其他監管條件。檢查單證上的重量金額是否一致,確認進口口岸、運輸方式、提單號、貿易方式、成交方式等。主要是單單一致,單證一致。確認準確無誤后將單證整理好并將正本資料送到報關部進行報關。
(二)堅持顧客至上、以人為本
公司應以顧客至上、以人為本為原則。當海關要求查驗、改單、刪單重報或是企業提供的資料有誤時,應及時告知客戶,讓客戶隨時了解貨物的報關進程以避免因溝通問題導致的報關程序停滯或拖延。同時,應減少單證的流轉,正本資料直接送到場站,減少司機來回奔波,更體現公司的人性化,從而節約時間,降低成本。貿易公司應增加工作人員,耐心告知客戶報關所需提供的資料和貨物進入場站的流轉程序,如何填寫單證,將場站現場報關員的聯系方式告訴司機,以便及時溝通。此外,場站應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幫助司機進行理貨,體現了公司以顧客為主,人性管理的一面。
(三)掌握理貨時間,加快貨物流轉
對于進入倉庫又要出去的貨物,待司機將貨物送達倉庫并確認后,貿易公司應根據報關部的報關情況,判斷報關接單的時間,如果可當天理貨,可讓司機等待,否則應提前告知司機具體理貨時間,以讓其做好準備,避免耽誤時間,公司也可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報關問題的處理。
根據到貨時間,可以采取貨到接單,準確把握報關時間并及時告知顧客報關結束及理貨時間,以先主后次為做單基準。來料加工和一般貿易的單子,可以選擇先做一般貿易的貨物,特別是急貨,應盡快發單,大通關后,及時告知客戶分單號及報關單號,通知企業付稅,付稅后海關可接單。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保證準確率,與顧客隨時保持聯系,確保客戶及時了解報關進度,能夠安排貨物何時送廠,避免工廠出現生產線停工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張麗,黃海梅.出口加工區功能拓展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10).
[2]中國商業聯合會.淺析中國出口加工區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2(9).
[3]李政新.我國出口加工區的成長動因與主要類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12).
(責任編輯:董博雯)
[作者簡介]童結紅(1972-),男,安徽安慶人,漢族,講師,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學士,蘇州大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報關與國際貨運。
中圖分類號:F7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1-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