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峰,方國華,郝曉美,王慧
(河海大學研究生院,江蘇 南京 210098)
?
基于PDCA循環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研究
仲建峰,方國華,郝曉美,王慧
(河海大學研究生院,江蘇 南京 210098)
鑒于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要求和培養過程管理的現狀,應以PDCA循環理論為指導,構建基于PDCA循環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體系。將P、D、C、A這4個管理環節貫穿于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中,形成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循環系統,明確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促進研究生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PDCA循環 研究生培養 全過程管理
研究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及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體力量,其培養質量是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而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是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1]。只有具備高質量、高效率的全過程管理模式,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實現。在管理活動中,過程管理是相對于目標管理而言的,是相對來說比較微觀、具體的管理,是將最終目標分解為一系列短期目標,通過落實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設計、組織、協調、控制與改進等活動,加強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反饋與調控工作,從而逐步實現組織活動的長期目標,促進目標實現的有效性與可持續性[2]。當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并沒有統一的界定,但大致可分為廣義和狹義2種類型:廣義上主要涵蓋學科建設、多元招生、分類培養、質量保障、獎助學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個方面;狹義上主要指研究生從入學到獲取學位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整個歷程。本文對研究生全過程管理的討論可歸類于狹義界定,主要指研究生從入學以來的導師確認、個人培養計劃制定、課程學習、文獻閱讀與綜述報告、論文開題、學術活動、中期考核、學術論文、學位申請與資格確認、論文預審、論文評閱及論文答辯的整個過程。
將管理學中的PDCA循環應用于研究生培養管理中,能夠很好地解決目前我國高校在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實效性不強等問題,促進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并持續改善研究生的培養質量[3]。本文以PDCA循環為指導,構建了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體系(包含大循環和小循環),涵蓋計劃制定(P)、任務執行(D)、質量檢查(C)、結果處理(A)4個管理環節,各環節緊密相連并共同作用,形成持續改善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
PDCA循環,又稱“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由1950年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改進1930年美國質量統計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Do-See)演化而來,所以又叫“戴明環”,并被廣泛應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
PDCA循環包括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和A(Action)處理4個部分。P(Plan)主要包括確定原則、方針、目標和制定計劃。D(Do)是指按照計劃進行操作,執行計劃內容。C(Check)就是按照計劃進行檢查,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并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A(Action)就是基于檢查結論進行有效的處理,對成功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與制度化;對失敗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對沒有解決的問題,應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4]。
PDCA循環是質量改進中最通用、最有效的方法,具有科學、高效、合理等優點,P、D、C、A各部分具有統一性、連續性、不可分割性,共同構成一個不斷解決問題并進行下一步計劃的往復程序,其整體呈階梯狀向上攀升,是一個不斷上升的動態良性循環。整個組織的管理體系構成一個大循環,P、D、C、A各部分又都有各自的小循環,形成大環套小環、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的科學化循環體系。根據以上對于PDCA循環的概述,其內涵及主要特點如圖1所示[5]。

圖1 PDCA循環體系
本文主要討論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中的PDCA大循環,即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P)、執行研究生培養環節(D)、檢查各培養環節的執行情況(C)、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A)。主要內容包括:
(一)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P)
研究生培養方案作為研究生培養的指導性文件以及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依據,可以促進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研究生人才培養的有機銜接。各培養單位應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緊跟國家研究生教育趨勢和要求,分類型、分層次地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以完善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應挖掘專業目錄內涵,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注重因材施教,堅持以內涵式發展為引領,強化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管理。
(二)執行研究生培養環節(D)
按照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目標和要求執行研究生培養各個環節的流程,具體環節和內容如表1。同時,在執行過程中,應當處理好各個培養環節之間的關系以及銜接問題,兼顧研究生培養的規范化與差異化管理。
不同類型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主要環節大致相同,只是對獲取不同層次學位的學生培養目標要求不同,因而應對其培養過程實施的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
(三)檢查各培養環節的執行情況(C)
對照研究生培養方案,發揮導師指導作用,學科、學院、學校三級的管理和監控作用,檢查研究生各培養環節的執行情況。該環節的具體工作包括:
1.發揮導師的質量把關作用。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在各個培養環節中對研究生的指導作用和對培養環節要求的把關作用,明確和保障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責任與權力,調動導師的育人積極性;加強導師交流和培訓,不斷提高導師的指導能力;同時,建立導師分類考核評價制度,完善導師問責制[6]。
2.加強各院系的質量監控力度。各院系需要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執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并對各項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具體包括:檢查學籍,審核課程學習情況,監控論文開題、中期考核、答辯和學位授予等各個環節,評價導師指導質量、合作培養與國際交流質量等。

表1 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執行環節
3.建立研究生教育教學督導機制。加強對培養質量的監督與指導,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學督導機制,成立研究生教育教學督導工作小組。督導工作小組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抽查研究生個人學習計劃、學位論文計劃與選題、文獻閱讀報告,巡視與監督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評閱和答辯等各個環節,檢查與評價教學質量及相關軟、硬件配套,并通過督導專家定期會議來反饋研究生培養的整體情況與建議,通過研究生座談會調查和了解研究生的知識體系與培養目標的適應性。
4.落實研究生考核與評價機制。根據研究生培養各個環節的執行情況,落實研究生考核與評價機制。按照不同類型學位論文的評議要素,加大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抽檢工作,要求研究生按照專家意見認真修改論文;規范論文開題程序,加強論文匿名評閱制度建設,并通過規范預答辯、答辯過程組織示范答辯,以健全論文答辯和學位授予制度;同時,健全中期考核制度,發揮中期考核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篩選作用,實現研究生管理的分流和淘汰。
所有考核和評價結果將作為是否可以繼續攻讀學位的依據,也是研究生申請提前畢業、評獎、評優的重要指標,學校也將根據這些考核評價的結果對研究生進行分流和淘汰。
(四)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A)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與學生自身需求,以及學生、政府、企業、社會多方的反饋意見,并結合各院系與學科專業對培養方案的實際落實情況,廣泛調研并充分論證,以完善培養目標并修訂培養方案;同時,需處理好新舊培養方案的關系和過渡,有取有舍,突出各個學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以制定出更科學、更合理、更先進的研究生培養方案,運用到下一階段的研究生培養工作中。
以上是PDCA大循環的展開內容,而在研究生培養全過程中,針對個人培養計劃、課程教學與實踐、中期考核、合作培養與國際交流、學位論文工作等各個環節,應當制定具體計劃、落實計劃內容、做好自身檢查與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建立各自的PDCA小循環,持續優化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各個環節。
通過以上分析與研究,梳理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PDCA大循環與小循環,構建出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體系,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PDCA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體系
基于PDCA循環的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體系是一個制定培養方案、落實培養全過程、實施評價與監督、根據評價與監督結果修訂培養方案的大循環,而在全過程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又存在著各自的小循環,大環套小環,形成環環相扣、環環之間相互促進的循環體系,提升了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工作效率與實際效果。另外,通過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管理的每一次循環,根據多方的反饋意見和需求,持續改進培養方案,揚長避短、查漏補缺,實現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整體性階梯式上升。
[1]劉多,瞿海東. 構建過程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研究生過程管理質量[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111-114.
[2]黃文偉,劉詩波. 論過程管理在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中的應用[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47-50.
[3]華向理,康杰. 基于PDCA循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管理[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8):100-102.
[4]趙宏,陳麗婭. 基于PDCA循環的高校教學管理流程再造[J]. 現代教育管理,2015(2):76-80.
[5]于云波. 高職院校目標管理策略研究[J]. 江蘇高教,2012(6):151-152.
[6]錢程東,錢悅,張春元等. 強化培養過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1-43.
(責任編輯:申寅子)
On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PDCA Cycle
ZHONG Jianfeng, FANG Guohua, HAO Xiaomei, WANG Hui
(GraduateSchool,Hehai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8,China)
In the view of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status, guided by the PDCA cycle theory, this paper builds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PDCA cycle, makes four management links of P, D, C, A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graduate, forms a dynamic system to find problems and solves these problems. This new idea and new mode of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our graduate education.
PDCA cycle; graduate education;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2016-05-29
江蘇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JGZZ15_043); 江蘇省201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JGZZ14_023)。
仲建峰(1986-),女,碩士,河海大學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方國華(1964-),女,河海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教學、研究生培養管理。郝曉美(1974-),女,黑龍江綏化人,碩士,河海大學研究生院; 研究方向: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王慧(1987-),女,河南鄭州人,碩士,河海大學研究生院;研究方向:研究生培養與管理。
G643
A
1005-5843(2016)11-0086-04
10.13980/j.cnki.xdjykx.2016.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