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蓮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面臨較多挑戰,教師除了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地理教;教學方法;創新方式
當前,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還存在較多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問題,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創新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
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教師只能按照課本上的知識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高中地理教師只需要一個學期或是兩個學期就可以把課本教材背熟,在背熟之后,教師在教學之前不需要備課甚至不用帶課本就可以執行教學工作。然而,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如果不轉變教學思想,就會出現教學方式滯后的現象,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能提高教學水平。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創新理念,在實際教學期間,創新教學方式,積極應用先進的教學工具,不斷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創新教學模式,在提高自身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1]。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教學方式的創新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積極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具體創新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1.應用實踐教學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應用實踐教學方式執行教學工作,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情況下,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此時,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式,根據學生思維活躍性的特點建設實踐教學環境,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長江三峽工程》一課的時候,必須要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活動,此時可以將實踐活動命名為“我所知道的三峽”,要求學生自主搜索關于三峽的資料信息,如果高中學校處于三峽工程附近位置,高中地理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三峽工程,詳細的了解三峽工程是如何發電與建設的,這樣,學生就可以有效理解相關知識。如果高中學校距離三峽工程較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三峽工程的視頻,使學生直觀的了解三峽工程實際情況。同時,高中地理教師還要利用三峽工程對生態與魚類等所產生的影響等話題,引導學生積極探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正確應用學生的錯誤
在高中地理教學期間,教師在批改學生課后作業的時候,只能要求學生根據正確答案修改作業,無法正確應用學生的錯誤,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正確應用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地理知識中的不足之處,并且自主探討得出正確答案,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熱力環流》一課的時候,學生無法分清熱力環流方向與近地面冷熱變化后垂直方向上氣壓高低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幻燈片為學生演示,然后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面畫圖,此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之間相互探討,找出錯誤部分,自主探究正確答案,使學生在解決錯誤問題的基礎上,充分應用錯誤資源,養成良好的自主探討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保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高中學生在輕松的地理教學環境中學習地理知識。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大氣環境保護》一課的時候,可以為高中學生講解一些全球變暖與臭氧層保護的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自主搜索酸雨危害與防護等信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利用自己所搜索的信息探討氣溫變暖情況,同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生動有趣的漫畫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在學生探討自己看法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手發言,在提高課堂教學活躍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的認知高中地理知識。另外,高中地理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自身教學方式,積極應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在轉變傳統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期間,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熊永.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與初中地理教學銜接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3(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