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瀟
近年來,我校很多英語老師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課搶著上,試卷爭著做,但有時卻收效甚微,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征對性和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輕松高效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最有效的學習。下面是我通過教學實踐和不斷學習,有以下一些認識。
一、認真備課,充分做好上課前的準備
能否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備課越認真,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越得到發揮,課堂效率也就越高。教師備課時,首先要鉆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內容;要確定一切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英語知識和能力的狀況,避免對學生的要求過難或過易。通過了解學生學的,掌握學生的薄弱環節,這樣,在課堂上就能有計劃性地進行教學。教師充分備課,并布置學生預習,并找出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好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組織英語課堂教學,充分利用40分鐘,提高課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認為: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應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著手。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效率就能提高。
(1)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利用課前五分鐘講英語小故事,做游戲、復習引入都是常見的導入方法。
(2)自然、生動、新奇地引入新課。教學內容和形式加強趣味性和真實性,創造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3)創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氣氛。把握課堂,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發揮多媒體綜合優勢,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5)顧及全體,讓學生人人進步。
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刪除無效勞動,使教學過程最優化
教學設計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它能反映教師規律,使教學過程趨向于高效、有序狀。從聽課看,老師們在教學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從復習導入到鞏固練習,能把訓練穿插在新授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到哪就練到哪,這樣,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也要看到,無效勞動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們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及時間,可有可無的環節寧可不要,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學過程最優化。
四、落實小組合作用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的班額都比較大,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劃分學習小組是明智之舉。全班可以按座次分為四個或幾個大組。大組里面再劃分四至六人小組。課堂上,進行捆綁式評價,哪個組成員的表現優秀就為本組加分,一堂課結束評選優勝小組。小組合作學習讓所有同學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而且小組長可以幫助老師維持秩序,便于教師調控課堂。
五、關注學生情感,及時反饋矯正,增強課堂調控能力
課堂應該是生成的,教案只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預設。課堂上教師不應該是“走教案”,反饋矯正應貫穿課堂始終。課前的熱身復習就是了解和測評學生的認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授課過程中要通過觀察、提問、交流等方式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善于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并及時、有效地調控課堂。這一點,有些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還需要學習提高。有的教師不善于利用學生的反饋信息,害怕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會改變原教學程序,一節課上得按部就班,不敢雷池半步。教師緊張,學生茫然。
六、注重教學過程評價,加強教學反思,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把對學生的評價貫穿到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其中,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是重要內容。課堂教學中要多實施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作為英語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課堂盡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保持對英語課的濃厚興趣,提高課堂效益,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課后要及時對課上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寫在教案后面,為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益進行科學研究,積累資料。
總之,經過嘗試,課堂成果有顯著提高,這就是有效的課堂。但我們還應該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讓每一節英語課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收獲,人人都有事干,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