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恩+金秀穎+于瑋瑩+全貞玉+李香俊

【摘 要】目的:為了解延邊大學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睡眠質量的狀況。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對延邊大學102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文科生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總評分高于理科生(P<0.05)。文科生的入睡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得分高于理科生(P<0.05)。結論:文科生的睡眠狀況差于理科生。
【關鍵詞】大學生;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睡眠狀況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使機體生理功能、精神和體力得到恢復、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維系機體健康的保證。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動。廣大在校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力軍,肩負重任,更應該在學習階段有一個好的睡眠 來迎接新的挑戰和沖擊[1]。為了解延邊大學大學生的睡眠狀況,我們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對延邊大學102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研究對象為延邊大學文理科學生,1024人,其中理科生754人,文科生270人。
1.2方法
采用PSQI評價睡眠狀況,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效率、
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等7個成分,每個等分按0-3等級計分,累積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全部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時采用t檢驗,不服從正態分布時采用非參數檢驗。趨勢檢驗采用線性回歸。
2 結果
文科生的PSQI總評分(5.39±2.50)高于理科生的總評分(4.73±2.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文科生的入睡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得分高于理科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附表)。
附表:理科生和文科生睡眠狀況的比較
理科 文科 T(Z) P
睡眠質量
入睡時間
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
睡眠障礙
催眠藥物
日間功能
PSQI 1(0-1)
1(0-1)
0.79±0.65
0.62±0.05
0.79±0.54
0(0-0)
1.34±0.92
4.73±2.60 1(0-1)
1(0-2)
0.74±0.62
0.27±0.05
0.93±0.52
0(0-0)
1.73±0.93
5.39±2.50 -1.694
-2.189
-1.17
-0.12
-3.76
-1.174
-6.09
-3.62 0.148
0.017
0.244
0.902
<0.001
0.094
<0.001
<0.001
3討論
PSQI理科生和文科生總平均分分別為4.73±2.60和5.39±2.50,低于嘉興學院低年級學生及海南省3所高校大學生的PSQI總平均分[2,3]。本次調查結果延邊大學學生有15.23%(156/1024 )的同學在近一個月內睡眠狀況差,基本類似于同一判定標準的其他地區大學生睡眠質量調查結果(13.93%―19.10%)[4,5,6]。
在本次調查中文科生的入睡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得分高于理科生。說明文科生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進入睡眠狀態,睡眠障礙導致的日間功能障礙包括白天乏力、困倦、打盹、精力差、反應遲鈍、共濟失調、判斷力下降、意識模糊、精神紊亂等明顯高于理科生。文科生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進入睡眠狀態的具體原因值得有待研究。
大學生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壓力、上課時的注意力睡眠環境、睡眠習慣、健康狀況、焦慮感、作息規律、運動鍛煉、經濟情況、應對能力、人際關系等因素[7,8]。
健康的睡眠對于提高大學生生活和學習質量尤其重要, 大學生經常采取的失眠應對方式是聽音樂、看書、看電影、調整作息等。其中排名前3位的是調整作息,加強運動鍛煉、聽音樂。學校應高度重視學生失眠現象并給予有效干預,開展科學系統的心理衛生教育,讓學生了解關于改善睡眠狀況的知識和方法。學生自己應學會自我心理調控,常用的情緒調節方法有:宣泄調節法、幽默調節法、轉移調節法、換位思考法等。還可通過放松調節心情來讓自己快速入睡[9]。
參考文獻:
[1]毛洪祥.失眠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6,33(1):1-4.
[2]黃健中,姜肖明.嘉興學院低年級學生睡眠質量狀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9):1660-1662.
[3]王小丹,郭玉燕,李巧,等.海南省3所高校大學生睡眠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1):1675-1677.
[4]劉賢臣,唐茂琴,胡蕾,等.學生睡眠質量及其相關因.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4):148-150.
[5]肖南.大學生睡眠質量與人格類型和情緒障礙的關系.中國精神疾病雜志,2000,26(4):250-251.
[6]王玲,葉明志,陶炯,等.生活事件、應對方式對醫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中國校醫,2002,16(1):13-15.
[7]章勁松.在校大學生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碩士論文,2012.
[8]施少平,熊定宇.大學生睡眠質量及其相關因素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13,34(12):1462-1464.
[9]劉靜榮,陸運清,張全雷.大學生失眠狀況級自我應對策略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9):1406-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