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永明 邵四華
?
天津市融資租賃業創新發展的研究
◎文/顧永明邵四華
摘要:據數據顯示,“十三五”期末,中國融資租賃業務總量將超過12萬億人民幣,其中天津的業務總量可超過4萬億人民幣,繼續保持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額,融資租賃業將成為天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行業,也是打造金融創新示范區的重點領域。天津正逢京津冀協同發展、自貿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期,如何鞏固天津市融資租賃行業的優勢地位,擴大其對實體經濟的融資規模,從而有效地拓寬融資渠道,優化租賃資產結構,提高租賃資產效益。唯有通過創新驅動,才能助推融資租賃業做強做大,唯有創新轉型發展,做專做特做精才能做優做強做久。
關鍵詞: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模式;金融創新
邵四華(1962—),建設銀行天津分行。郵編:300202
融資租賃是新金融業態發展的必然方向,融資租賃業務越來越呈現出跨區域和跨國別的特征。
從融資租賃發展規模、速度來看,中國是世界機械裝備制造第一大國,飛機、船舶、海上鉆井平臺、高鐵等裝備在國際上60%是通過融資租賃實現投用的。從租賃市場現狀看,工程機械、醫療設備、IT產品、辦公設備、通訊設施設備、生產設備、船舶、飛機等領域是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開展租賃業務較為活躍的行業。能源、節能、交通行業、服務業是融資租賃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在天津濱海新區注冊的工銀租賃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已簽單308架購機協議,成為國內國產商用飛機最大啟動用戶。目前四大國電集團涉足的電力設備、海洋工程結構物、南北車涉及的高鐵列車,都已成為國產飛機出口海外和“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從融資租賃業務總量來看,截至2015年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4508家、業務總量4.4萬億元。其中內資企業190家、外資企業4271家、金融租賃企業47家。僅天津注冊的融資租賃機構就已達697家、租賃資產5900多億元,業務總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國約有90%的大型飛機進口租賃業務,在天津自貿區東疆保稅港區完成。在天津機場片區形成了民用航空裝備制造的集聚,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融資租賃集聚區之一。
從金融租賃模式來看,在中國金融租賃已成為租賃業務總量最大的經營模式。中國銀行重點服務于出口量排名靠前、發展潛力較大的外貿型中小企業,形成了租賃保函、租賃保理以及航空租賃三大類型產品為核心的產品服務體系。農業銀行“銀賃通”作為一款農行專門攜手租賃公司而推出的創新型服務品牌,在營銷設備租賃業務方面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工商銀行由旗下工行租賃公司承接,衍生出“船舶租賃”和“航空租賃”兩大維度的產品體系,典型產品是“租易通”。建設銀行將業務觸角延伸到能源、交通設備等行業,授信品種涉及票據保付、租賃保理貿易融資、海外三方直貸等產品,最具特色的為飛機租賃項目提供貿易融資授信額度。交通銀行以“展業通”作為服務品牌,向機械、航空航天業的中小企業推介設備融資租賃、設備按揭貸款等創新產品。
(一)由于觀念認識上的滯后,金融租賃、內資租賃及外資租賃業務分頭管理、分頭審批
長期以來我國融資租賃公司過于強調融資租賃的金融功能,忽視了為承租人提供租賃全過程中的全方位、多樣化的綜合服務,造成了融資租賃等同于分期付款購買設備的認識偏差。融資租賃具有促進投資、融資、促銷和資產管理等多項功能,但這些功能作用在實踐中并未得到企業的共識,同時國內許多企業還停留在一次性購買設備的傳統觀念上,限制了融資租賃業務的廣泛開展。按照目前的政策,不同所有制的融資租賃企業、不同的業務范圍尚需不同的政府部門進行管理。
(二)融資租賃業務相關法規、制度滯后,法制營商運行環境亟待營造
由于融資租賃在我國的發展起步晚,社會對其認知程度還很低,在制定有關法律、法規、稅收政策時忽略了融資租賃的存在,從而鉗制了融資租賃對實體經濟促進作用的有效發揮。由于融資租賃營改增的稅改政策是按照“有形動產融資租賃”的政策設計的,不動產融資租賃業務能否繼續得到稅收等政策保障,至今尚未制定出臺融資租賃法等加以規范。對以物的利用和歸屬相分離為典型特征的融資租賃的發展尚未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融資租賃企業接入人行征信系統,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具備法律強制效力,尚需國家層面立法加以體現。
(三)融資租賃業務模式單一、籌資渠道單一
國內融資租賃企業的主要業務模式為賺取利差或變相利差。其收入主要源于租賃利息、押金利息、手續費等。業務模式有基于融資、融物目的,有基于投資理財目的,有基于稅務籌劃目的,有基于企業發展策略等。一直以來,融資租賃行業受到資金來源渠道過窄的掣肘,非金融租賃公司可選擇的方式更是有限。對于融資租賃公司來說,其資金主要來源自注冊資本金、信用融資、項目融資這三大部分。目前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過分依賴于銀行信貸,部分公司的銀行融資與總資產的比例甚至超過90%。但當市場資金面收緊時,從銀行融資就變得非常困難。
(四)融資租賃產品體系不健全、金融租賃產品創新力度不大
目前,天津市融資租賃所提供的產品主要為經營性租賃與售后回租模式,其他產品創新應用相對較少。目前,各國融資租賃形式都很豐富,主要有經營性租賃、杠桿租賃、轉租賃、委托租賃、風險租賃、捆綁租賃等。在美國所有的租賃額中,直接購買租賃占45%,杠桿租賃占40%,可見杠桿租賃在美國租賃市場上的重要地位。另外,在日本、德國的融資租賃業中杠桿租賃也是發展最快的租賃方式,而在我國租賃業的市場占比較少。
(五)租賃企業行業屬性、稅負、售后回租等,缺乏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政策引導
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將融資租賃業納入到了與交通運輸業相并列的流通業范疇,是否納入非銀行金融業;營改增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同地區對實際稅負的計算、即征即退的時間、租賃物發票的開具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業務拓展;售后回租業務要全額計稅,致使許多企業不敢再開展這項業務。能否在稅制改革中繼續給予差額納稅的扶持政策。在國外,融資租賃業發展速度很快,成為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間接融資方式,這與政府的大力倡導和一系列的經濟優惠政策密不可分。如果沒有法律、監管、會計制度和稅收這融資租賃四大支柱的政策支持,融資租賃業務很難健康快速發展。
把天津融資租賃業做強做大,唯有創新驅動發展,做專做特做精才能做優做強做久。其創新路徑:
(一)突出金融租賃特色,發揮金融機構“融資+融物+融智”優勢
融資租賃業務的本質是資產融資,融資租賃公司設立的重要意義在于推進資產融資,使資金有一個對接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社會資金的窗口和平臺。按照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應在去杠桿、降成本上下功夫。天津市應重點發揮金融資源優化配置,使融資租賃公司通過與銀行、保理、信托、證券、投資、保險公司在不同業務模式上的合作,通過產品組合、產品接力等方式,開辟不同的資金來源渠道、加速資產的流轉、調整自身的財務結構,降低財務成本,進而提升全市金融行業效率與實力。鼓勵商業銀行與需求方簽訂中間業務服務協議,提供整個交易過程中涉及方案、交易撮合、協調推進和其他中介服務等一攬子咨詢顧問業務,真正體現“融智”職能和服務。鼓勵金融租賃公司發揮擴大設備投資、支持技術進步、促進產品銷售、增加服務集成等作用,創新業務協作和價值創造模式。積極服務中俄蒙經濟走廊和新歐亞大陸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商業銀行利用外匯儲備委托貸款支持跨境融資租賃項目。
(二)構建融資租賃產品服務體系,促進金融業與租賃業的跨界融合
在互聯網+及大數據應用環境背景下,銀行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和龐大的有待深度挖據市場需求的海量數據,各類融資租賃機構若能夠恰當使用這些要素,才能促進天津市融資租賃服務水平上升到新高度,激發金融創新動力。在融資模式創新方面,鼓勵銀行提供應收賬款融資、境外籌資、跨境租賃、租賃資產證券化、租賃與信托相結合的融資方式。支持租賃公司通過上市和發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支持租賃公司與銀行、信托、保險、擔保等機構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形成互聯網+融資租賃場景服務。鼓勵融資租賃公司探索開展融資租賃與風險投資相結合、租賃債權與投資股權相結合的風險租賃業務,為天津市的創業期和成長期企業提供融資、管理、技術、財務、法律等綜合型服務。在自貿區研究保險資金投資融資租賃資產;支持租賃公司與境外單機、單船公司實行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
(三)打造北方融資租賃市場,構建創新型要素市場體系
建設金融創新示范區,應率先打造北方融資租賃市場體系,一是建立融資租賃企業資產交易平臺。盤活融資租賃資產,拓寬該領域的融資渠道,提升資金效率;優化行業資源配置,使資產管理能力強弱、基礎資產質量等要素可以通過市場這個平臺顯現出來。二是著力發展融資租賃新金融業態,為實體經濟服務。利用現有的現代制造業體系、發達的物流系統、超算中心的信息技術資源,形成行業合作聯盟,延伸租賃業經營服務鏈條,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由市國資委牽頭,整合本市國有優勢資源,形成服務生產制造行業的融資租賃集團,打造京津冀地區融資租賃的龍頭企業。三是協同京津冀資源整合,搭建京津冀融資租賃業務登流轉平臺。天津應發揮股權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等11家新型交易市場資源優勢,鼓勵、支持周邊企業來津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和租賃業發展基金,并引導企業通過融資租賃工具盤活企業閑置資產、優化資源配置和經營管理效率,強化融資租賃對京津冀地區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和輻射作用。同時,探索開發租賃資產定價評估和價值發現系統,盡早形成京津冀地區各類融資租賃企業服務體系和融資租賃大數據平臺。
(四)加快營造與國際接軌的融資租賃政策制度創新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按照國家《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中小微企業融資租賃服務。鼓勵各級政府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買和提供公共服務。在融資租賃業務政策法律保障方面,一是地方立法與借鑒同時并舉。放寬區內企業境外外匯放款金額上限,取消境外融資租賃債權審批,允許境內融資租賃業務收取外幣租金等。借鑒英國稅務租賃模式,利用英國稅法中關于本國投資者投資大型設備可獲減免稅25%的規定來降低融資成本的一種結構化租賃,為企業提供收益百分比租賃、杠桿租賃等,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二是制定出臺地方融資租賃相關法規。在融資租賃糾紛、侵權方面,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一方面著手建立租賃行業規范和違約企業名錄;另一方面可通過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嘗試建立融資租賃的行業自律標準和風險監管體系。三是建立全市統一、規范、全面的融資租賃業統計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融資租賃業標準化體系,研究制定行業景氣指數,加快與國際融資租賃市場對接。
責任編輯:孟力
作者簡介:顧永明(1960—),建設銀行天津分行。郵編:300202
中圖分類號:F83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255-(2016)03-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