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寧
規范提高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
文/劉寧
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是國家撥付相關款項給縣級政府及其附屬單位、機構,用于支持某項事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專項資金在扶持農業、林業、牧業、商業等各個領域發揮有效作用。本文以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現狀,接著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有效總結,最后進一步提出有效提高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舉措。
縣級政府;財政專項資金;規范管理
縣級政府是我國政府機構的重要組成,屬于過渡性政府管理政權的組織形式。縣級政府向上連接著市、省政府和國家政權,向下連接著鄉鎮、村級人民政府,其重要地位顯而易見。加強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不僅能夠有效發揮縣級政府職能,提高縣級政府公信力和威信力,而且能夠深入推動經濟改革,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在新形勢下,規范提高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是抵制基層政權腐敗,使縣級政府政權在陽光下有效運行的基礎,也是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專人專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斷深入,縣域經濟、縣級政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為此,國家不斷加大對縣級政府的扶持力度,積極組織多種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扶持范圍涉及農業、林業、牧業、商業等多個領域,專項資金的注入有效推動了縣域內各種產業的發展。以四川省為例,2015年,四川在全省46個縣(市、區)安排縣級財政農業專項資金4000萬元①,專項資金的注入有力推動了四川省農業經濟的有效發展。
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既促進了工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城鎮化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絕對數值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存在專項資金難以界定,專項資金未能專款專用、專人專管,對專項資金的會計審核不規范和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因此,加強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與控制成為提升縣級政權效率、發展新型縣域經濟的現實所需。
(一)專項資金難以界定
專項資金是指國家或有關政府部門、機構將特定的資金劃撥給特定的行業,或者用于某種特定的用途,目的是促進該行業的發展。根據專項資金的定義,專項資金的劃撥與接收是以政府單位、機構等為參與主體,實行的是上級對下級的資金扶持與調動。一方面,就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出資方來說,其包括了國家層面的財政扶持和省、市級財政方面的資金援助,而兩者之間由于專項資金調配重點、方向與領域等存在差異,可能會導致專項資金扶持對象的不一致。另一方面,專項財政資金扶持的具體領域難以界定,以縣級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為例,農業專項資金主要是為了促進縣域范圍內農業經濟的發展,但是農業作為一個整體概念,范圍廣泛,包括了種植業、漁業、牧業及微生物業等,而專項資金只是圍繞著農業這個行業概念進行解釋說明,未對專項資金的具體扶持領域作出界定。
(二)專項資金未做到專款專用、專人專款
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是針對縣域單位進行的專項資金政策的扶持,其具有專用性和專有性。專用性是指國家或上級政府撥付的轉型資金必須用于特定的領域或用于特定的用途,不可隨意改變其用途或者人員違規使用。專有性是指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是縣域范圍內享有的資金扶持政策,具有空間上的專有性和排他性。我國縣級財政專項資金專款專用方面存在相當多的不足。具體來說,挪用農業專項資金扶持工業,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但由于農業產值相對較低,發展相對不足,與工業相比具有附加值低、實際成本高等劣勢,且迫于增加政府業績、樹立發展形象等壓力,很多縣級政府將原本支持農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轉而用于工業發展。此外,由于專項資金缺乏相應管理人員,故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專項資金人為操控的風險。
(三)對專項資金的會計核算工作不規范
由于專項資金的取得及其使用不同于一般企業、單位或者機構的經營收入及支出,因此要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會計處理及核算區別對待。但在當前情況下,由于縣級大都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形式,極易造成專項資金賬面數值與實際價值不相符的情況。以農業專項資金為例,如果專項資金的付出時間是在年初,那么其入賬價值就是實際付出的數額,直接計入1月份的支出相關科目,而根據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如果該專項資金是年度計劃預算,那么就應該均攤到12個月的相應會計期間。因此,專項資金的會計核算工作不規范是造成專項資金管理難題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專項資金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會計計量方法、會計核算標準等不一致,也會使專項資金的管理面臨困境。
(四)對專項資金缺乏有效的監督
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專用性和專有性決定了對專項資金要進行有效的監督。而就目前來說,我國縣級政府無論是從制度層面還是從人員控制層面對專項資金都缺乏有效的監督。具體來說,一方面,從制度層面上來說,我國缺乏專門針對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標準,雖然在前些年制定了《專項資金使用及管理條例》等相關規章,但從總體來看,這些規章制度并不能滿足現有專項資金的使用要求,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落后特征。這就在制度層面喪失了對專項資金的有效監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專項資金的管理人員,故造成職不對位、位不達人的困難局面,進而在人員控制方面對專項資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監督。這些情況匯總造成了專項資金監管不到位的不利局面。
下接(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