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先映
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的探討
文/蔣先映
在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中,由于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預期收益往往少于實際收益,給事業單位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與企業單位不同的是,由于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不同,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是帶有非盈利性色彩的,所以在財務風險上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本文就其表現形式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前提下,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不同,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是帶有非盈利性色彩,所以在財務上出現的風險也各不盡同。
(一)債務風險
某些事業單位在沒有做好規劃的前提下,盲目的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往往投入的資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揮霍一空,最后不得已舉債經營,資產負債率也因此進一步提高直接造成資金周轉不靈和阻礙事業發展,加之事業單位的償債能力有限,導致單位債務風險問題日益突出。
(二)投資風險
在投資決策之前,必要的分析和判斷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事業單位為了減少成本,往往在沒有進行判斷之前就直接進行投資。投資項目盲目上馬,投資項目未按規定的程序審批,容易造成投資決策失誤的結果,最終導致單位所投項目無法獲得預期收益,加到了財務的風險。
(三)支付風險
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預算經費互相擠占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和資金支付的矛盾不斷加大,這種矛盾使得財務方面承擔違規支付的風險不斷增加。
(四)管理風險
由于財務管理手段落后,財務監督缺失,相關制度落實和約束力不夠,直接導致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大大影響經營決策。
(五)職業道德風險
部分工作人員因為法制觀念淡漠,職業操守缺失,再加上個人利益的驅使,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弄虛作假,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所以職業道德風險是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風險點。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體制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只有對這些方面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才能夠把握問題的關鍵,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能夠有效解決問題提供保障。下面就其中的具體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事業單位對財務風險缺乏認識
事業黨委指的是具有公益性質,利用國有資產舉辦有利于教育、科技、文化等發展的活動的非盈利性組織。事業單位官辦色彩濃厚,因此,事業單位的人員對于財務風險的來源不明確,僅僅只是認為只要遵守單位的相關制度,就能夠杜絕風險的存在,但是在實際狀況下,我們只能減少風險,而不能夠杜絕風險。其次,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愛惜國家的資產,認為只要有國家的存在,財政風險就不會從根本上動搖事業單位的根基,這一錯誤認識容易造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產生。
(二)沒有完善健全的內控制度
在事業單位中,由于內控制度的不健全因素,導致內部約束力不強,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專業人才,所以內控制度沒有很好的完善,事業單位僅僅是將國家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搬過來,沒有很好的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消化,導致內控制度不符合單位的實際需要而被擱淺;二是在某些經濟活動環節上,出現制度缺失的情況,這不僅不利于內控工作的展開,還有助于舞弊行為發生;三是單位負責人的權利沒有得到很好的制約,少數單位負責人凌駕于制度之上,導致內控制度難以貫徹下去,這不僅直接影響了內控工作開展質量,而且還容易滋生腐敗,對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三)工作人員的修養不夠
由于工作人員沒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在工作時往往出現為了個人的利益或者小集體的利益而采取非法手段侵占單位的經濟利益。對于一些掌握單位實權的負責人,為了獲取個人利益,在績效考核時,通過偽造虛假數據,粉飾政績,營造一種虛假的繁榮景象,騙取單位的高額福利,造成事業單位財務損失。
(四)對法律的漠視
由于事業單位在招人用人時,過分的注重業務能力和學歷的重要性,忽略了人品等方面的道德水準,尤其是忽略法律知識的要求,一些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雖然在某專業知識上有著很深的造詣,但是在法律上一直以來沒有系統的了解與學習,對法律缺乏敬畏,造成職工在工作時,往往容易受到非法利益的誘惑,放棄了法律的底線。比如有的工作人員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挪用公款以謀取非法利益;再比如一些工作人員將個人消費的票據混淆進單位開支的票據中,以謀求自己的非法利益,絲毫沒有意思到由此帶來的嚴重法律后果。
(五)預算管理不能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
預算管理意識不強,重預算,輕管理;預算編制準備不充分,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內容不完整;缺乏控制機制,約束力較弱等問題在事業單位普遍存在。且事業單位預算反映的只是預算年度的收入和支出預算,對債權債務和對外投資等經濟行為,尚未形成明確的預算管理機制,因此,財政和主管部門無法通過預算管理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事業單位上述需求和實際經濟行為。對其財務風險的發生不能有效地預測、防范和控制。
以上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成因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下面對該如何防范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進行具體說明:
(一)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一還有思想不到位,所以意識教育也是在所難免的問題。首先我們要針對管理者進行相關方面的風險方面的教育,加強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只有領導對財政風險重視,才能夠直接提高整體的風險意識。除此之外,部門還可以開辦相關的培訓班,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且對他們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進行提高與培養。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培養他們的財務風險意識,使員工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能夠對突發事件有一個宏觀的把控與打算。
(二)加強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要改變原來的工作狀態,重視預算的作用,并且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使得預算與管理雙軌并行,共同促進促進事業單位的活動開展。預算能夠優化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使得事業單位的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事業單位的領導要增強員工的預算法制觀念,通過加強預算的編制管理、強化預算執行、規范決算編報、構建預算監督系統等方式,將預算管理落實到實處。
(三)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是不可預測的,隨著經濟理論的完善,各種可以預測財務風險的手段接踵而來,預測的精確度越來越高。為了提高財務風險預測的精度和廣度,事業單位應該建立起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的針對各種的財務風險進行及時的甄別處理,在最少的時間內找出問題的關鍵,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少。風險預警機制有兩個建設內容:一是建立預警指標,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數據化。二是量化預警線,財務部門根據歷年的經驗設定現金存量的預警標準,一旦達到標準則及時上報處理。
(四)嚴格事業單位的貸款審批
事業單位的貸款具有其獨特性,嚴格事業單位的貸款審批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別是用款計劃,是重中之重,必須加以明確。建立公示制度,加強透明化管理。明確貸款審批程序和權限的相關制度。對于大規模大額度的貸款要建立事業單位貸款的集體決策和聯簽制度,未經充分論證或者未經集體決策,不得擅自對外舉借債務,并按規定程序報送相關部門審批。
(五)建立層層負責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為了避免財務風險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要警鐘長鳴,加強風險的防范意識。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的權限和職責,采取授權審批,即主要的領導為了降低財務風險,要對一把手負責,依次類推,財務主管要對主管領導負責,一般的財務人員要對財務主管負責等等。
(六)加大對員工素質的教育培養力度
財務風險的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參與風險管理人員的素質低下,所以要想降低財務的風險,就要加強對風險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素質培養既包括政治素質、業務技能,也包括職業道德素質等等,只有多方位的全面提高,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財務風險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
對于素質培養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利用科學的理論引導職工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增強對崗位的責任感,能夠最大限度的忠于崗位,堅持原則。二是加強對業務能力的培訓,使風險管理人員掌握風險管理專業知識,為管控財務風險打下基礎。三是要加強法治教育,熟悉政策和法律法規,樹立法制觀念,科學依法理財。
[1]李如冰,張紅,趙斌.淺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0).
[2]鄧祖華.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研究[J].當代經濟,2011(24).
[3]朱陽生.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J].企業與事業單位的研究比較,2012(04).
(作者單位:四川省果樹良種繁殖站)
上接(第45頁)
通過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圖表分析法等,結合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現金流量表,從經營管理實際需要出發,對醫院財務數據進行全面和綜合梳理分析,形成財務報告。
(三)加強內部控制
醫院采用內部會計控制基本方法有:一是內部牽制。醫院內部崗位的設置應當體現不兼容崗位相互分離;二是內部授權審批控制,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明確規定涉及經濟事項的授權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關責任。三是會計控制。加強會計機構建設,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四是財產保護控制。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機制,采取定期盤點、資產記錄、賬實核對、財產保險等措施。五是信息內部公開.建立健全經濟活動相關信息內部公開制度,根據規定和單位實際情況,確定信息內部公開的內容和范圍。六是內部報告。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及時提供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總之,民營非營利醫院要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監管能力,加強預算執行。另外還要優化衛生資源優化配置,政府對民營醫院設立規劃逐步完善,為了鼓勵民營醫院發展,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
[1]王居霞.淺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8(11).
[2]宋魯霞,于萍,陳娟.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監管之我見[J].衛生經濟研究,2010(9).
[3]蘇喜軍.公立醫院改革與新型激勵機制構建[J].中國衛生經濟,2010(9).
[4]馬艷梅.淺析社區醫院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現代經濟信息,2014(4).
[5]王昭偉.非營利性組織財務管理研究學會,2005(7).
[6]徐小琳.淺議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通訊,2010.
[7]張玲.加強醫院內部會計監管,保證醫院經濟健康運行[J].消費導刊,2009.
[8]汪靜.重視醫院財務報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8):464-465.
[9]朱秋燕,黃建堂.非營利性醫院成本核算初探[J].現代醫院,2008,8(3):131-135.
(作者單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