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金鳳
試分析上市公司企業合并報表會計問題
文/龔金鳳
對上市公司企業來說,企業的報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為企業的直接利益者提供公司的財務信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上市公司健康平穩的發展。因此,上市公司企業的合并報表就顯得極其重要,合并報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允許出現錯誤。但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上市公司企業在合并報表的處理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報表的作用。因此,本文簡要論述了上市公司企業合并的會計方法,分析了其合并報表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解決的建議,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與思考。
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會計方法;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許多企業的發展逐漸壯大,發展規模越來越好,不少企業都申請上市。而對上市公司來說,需要面臨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特別是對財務管理來說,開展的財務活動與會計核算都需要謹慎認真,來提供更為準確、全面的會計信息,來披露公司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企業的合并主要有購買法與權益法這兩種方式,而選擇不同的方式,對企業的合并報表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上市公司企業合并報表中極易出現的會計問題,并尋找到適合的解決措施,來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水平。
(一)企業合并的概念及類別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所謂的企業合并主要指的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原本相互獨立的企業合并為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者是事項。企業合并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另一種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這兩種方式的不同可以簡單的認為是母公司對其子公司股權控制的份額的比重不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指的是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過程完成的前后都受到同一方或者是相同多方的控制并且該控制還不是一種暫時性的控制。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就有所不同,主要是指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完成的前后都不受同一方或者是相同多方的控制的合并交易。
(二)上市公司合并的會計方法研究
在上市公司的企業合并中,主要有兩種方式的會計核算方法,分別是權益法與購買法。而按照我國新準則的有關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的企業合并選擇的會計核算方式是權益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的企業合并應該按照購買法的有關規定來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購買法與權益法的一個不同就在于二者的基本假設不同。從權益法的角度來看,將企業合并看成是經濟資源的一種結合,也就是說在權益結合法看來,參與企業合并的各方股東并沒有喪失對企業經濟資源的控制權。權益法下的會計核算方式并不將企業合并看作參與合并的一方企業購買了另一方企業,所以兩個企業之間就不存在所謂的購買價格,也就沒有會計計價基礎,所涉及到的會計處理主要建立在歷史成本與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而從購買法的角度來看,企業合并是指上市公司借助于購買的方式來獲取被合并一方企業的資產或者是權益。購買法實現的假設前提是合并企業的各個主體之間是獨立的,并且企業合并是一項公平的交易,企業合并產生的交易價格反映的是企業的價值。所以,購買方企業應該按照市場公允價格來衡量購買企業的價值,所購買入的企業需要進行資產與負債等要素之間的確認,并且需要按照市場的公允價值來確認,當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購買的價格之間出現差額時,就確認為企業的商譽。而對合并方來說,對于自身的資產與負債就不需要做任何的調整。因此,上市公司企業合并采用不同的會計方式,對自身的報表會有不同的影響。
(一)上市公司企業合并時在報表編制時出現的問題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在企業合并的時候,報表編制的理論基礎若不一樣,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如在企業合并的時候,主要采用母公司的報表編制的理論來進行合并報表的編制,合并報表主要是反映出企業管理層控制的經濟資源,但會忽視在所有者權益中有一部分的資源是股東所提供的部分,而是將這個部分看作是企業的負債。所以,根據母公司報表編制的理論來進行合并報表的編制,就會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夠全面的反映出一個企業整體的財務狀況及其經營的成果。而與母公司報表編制的理論不同的是,實體理論能夠反映整體企業管理層所控制的經濟資源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因此,在我國上市公司企業的合并報表中,需要遵循新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在報表編制時采用實體理論,并利用這些理論來解決會計核算實務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二)上市公司合并報表中合并范圍層面的問題
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下,對上市公司合并的范圍有了一些相關的規定,但是從實際的企業合并的實例來看,還是會出現一些控制中的判斷問題。所謂的控制中的判斷問題指的是,當在利用控制權來判斷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較為特殊的問題。如被投資企業出現的問題、聯營企業出現的問題、臨時投資問題、合營企業的問題等等。就當前來說,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還沒有對這方面的問題有一個明確規定,有一些投資具有暫時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只能夠在短期的投資活動中來獲取收益。而聯營企業具有特殊性,聯營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施加重大影響的權利,但是不能夠對企業進行控制或者是參與企業的決策。除此之外,對合營企業來說,合營企業中的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夠在企業的財務及經營政策等重大的戰略決策時按照一方的意愿進行,一定需要取得雙方的統一后才能夠開展后續的活動。
(三)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時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不統一
在我國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下,上市公司企業集團的下屬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
下接(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