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瑋瑋
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文/陳瑋瑋
應收賬款其實就是指企業向購貨單位應該收取的款項,主要包括了應收票據、應收銷貨款等。文中主要探討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帶來的影響、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途徑。
應收賬款; 管理; 影響; 途徑
本文因為研究的是大中型的制造業企業,應收賬款一般指的是企業由于對外銷售產品、提供勞務、原材料或者其它因素,需要向接受勞務單位應該收取的款項。
(一)增加企業的風險成本
目前,權責發生制是我國展開的記賬基礎,進行的當期賒銷需要全部納入當期收入中,換句話說,要想增加企業的賬上利潤并不能說明可以如期實現達到現金流入目的。若是具體的提取的壞賬準備小于進行的壞賬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業更大的損失。鑒于此,這就需要企業具有大量的應收賬款,虛增了經營成果,夸大了賬面的銷售收入,在對各項費用、稅金進行墊付的過程中,應用的通常是較為愛有限的流動資金,夸大了需要支付的收賬成本、利潤,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提高了企業實際的現金流出量。
(二)降低了企業實際效益
在企業實際對產品進行賒銷時,會存在發出的貨款、存貨二者難以同時進行收回的現象,另一方面,銷售卻已經成立了,在該種情況下,貨款未能有效回籠入賬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同時也會出現銷售稅金上繳、年內所得稅預交的情況,若是涵蓋了跨年度銷售收入而造成的應收賬款,就很大可能會致使企業流動資產對股東年度分紅進行墊付。企業由于上述情況,而過多的追求表面效益,最終會致使墊付股東分紅、墊繳稅款現象的出現,大量的流動資金被占用,嚴重制約著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從而掩蓋了企業經營實際狀況,致使銷售、生產計劃難以達到預期的效益目標。
(三)提高了管理難度、成本
因為大量存在應收賬款,尤其是已經過期的應收賬款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實際的催收工作中,需要企業大量的投入人力、財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難度、成本。現如今,國內企業在具體的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往往出現未對應收賬款按風險展開用管理的現象,與此同時,未能輔助管理應收賬款、未能有效完善賒銷制度、內部控制不嚴等也是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在應收賬的風險性方面上,因為相關工作人員認識不足,致使防范意識淡薄,未能重視信用管理,在實際應用法律手段處理糾紛的意識也差強人意,最終出現大量壞賬。
(一)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力度
首先需要強化企業管理人員對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把銷售工作者的責任、權利和應收賬款管理人員有機的融入在一起,銷售人員業績在和銷售收入掛鉤的同時,還需要對其貨款回籠情況進行考核,保證應收賬款能夠切實得到收回。其次,構建完整的賒銷審批制度,在具體的賒銷業務中,需要依據信譽額度的實際大小,來展開相應的審核批準制度。 規定相應的銷售工作者于企業內部對可批準的賒銷權限進行負責,針對一些限額以上的賒銷業務而言,則需要上報相關的負責人進行審批,有效對各級人員違反賒銷審批范圍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明文規定。接著財務部門需要提高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力度,在定期分析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賬齡等情況的工作環節中指派專人進行負責。貫徹落實實際的責任,重點跟蹤逾期的客戶,發催款函于客戶,必要時,需要客戶做出承諾,羅列還款計劃,同時監督貨款是否可以及時回收。
(二)構建專門的信用管理單位
企業應收賬款實際收回的時間、數額和制定信用政策的合理性息息相關,同時客戶的信用好壞也直接決定著收回的時間、數額。一般情況下,壞賬就意味著損失,收賬期時間太長也會對制約應收賬的流動性,嚴重影響著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鑒于此,企業需要摒棄傳統意義上過度依托銷售單位來對應收賬款的收款、管理工作進行負責的思想,重新構建一個信用管理單位,對重點客戶的信用情況展開調查,獲得信用評級的征信機構的相關信息,明確需要賒購客戶的付款能力、信用狀況。在成立信用管理單位之后,需要對客戶的信用資料進行廣泛的收集。與此同時,完善相關的信用政策,構建客戶的信用檔案。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將信用政策當做一項制度化的工作,將措施有效進行貫徹落實,控制應收賬款于一個合理的水平上,最大化降低壞賬。
(三)最大化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
在實際的賒銷業務展開的過程中,需要內部審計對全過程進行切實的監控,具體的步驟為:第一步,在進行銷貨之前,需要經過主管審批來展開賒銷業務;第二步,需要在認真審核的基礎上,來對銷售價格、條件、折扣進行明確;第三步,需要在相關收款、銷售授權批準制度的條件下,相關的審批人需要在授權審批范圍內展開相應的審批工作,切記不能逾越實際的審批權限。針對一部分逾越企業規定的信用政策、銷售政策范圍的銷售業務,相關的企業需要展開集體決策。
綜上所述,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作為復雜的一項工程,我們簡析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帶來的影響、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途徑,進一步維護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1]周瑞卿.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02):109-112.
[2]舒策城.企業應收賬款的控制與管理[J].太湖,2013(04):110-132.
[3]吳玉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J].當代經濟,2008(05):12-13.
[4]王瑞玲.論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0(05):146-147.
(作者單位:廣東花城工商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