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超一
新時期網絡會計面臨的風險
文/朱超一
網絡技術的進步也為網絡會計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環境,但同樣也帶來了各種風險,例如數據泄露、硬件損毀、網絡崩潰等。本文在重點分析目前網絡會計面臨風險的基礎上,提出了風險規避的策略。
網絡時代;網絡會計;風險
(一)網絡會計的概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會計也由此產生。網絡會計通過互聯網來確認各種交易事項,對各種信息對外披露,完成報表、審計等工作。網絡會計改變了傳統的紙質化會計辦公方式,對各項會計活動實現在線的、動態化的管理。
(二)網絡會計的特征
首先,網絡會計可以對企業貿易活動、人事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動態化的跟蹤管理,將必要信息及時對外披露,滿足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需求。同時外部人群也可以及時通過互聯網里了解企業運營現狀,掌握企業各項財務數據,從而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
其次,會計管理實現了從靜態向動態化的轉變。不僅開展企業內部的管理,同時也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不僅采用事后數據核算,同時也開展事前數據預測。
最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會計運營成本也不斷降低,主要體現在信息資源的搜集、交易成本的節約等多個方面。
(一)硬件方面的風險
硬件方面存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操作不當引發了風險。網絡會計效能的發揮依托于穩定的網絡環境,計算機作為連接網絡的主要工具,因為操作人員技術方面的失誤,不按照既定的規范流程操作硬件設備,而導致計算機設備的損壞,會影響網絡的穩定性,進而影響到網絡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其它設備的非法介入也容易為網絡會計造成各種風險。比如在賬目入賬的時候,如果操作人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系統中接入了其它硬件設備,雖然表面上來看,收入已經成功計入到賬目中,但是實際上該部分收入很可能已經被轉移;最后,硬件設備損毀造成的風險。個別人員處于報復或者泄憤的心理,非法盜取硬件設備,或者惡意破壞硬件設備,導致網絡會計工作無法進行。
(二)軟件方面的風險
軟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的企業采用的網絡系統,需要管理人員輸入密碼才可以操作和后期的維護。有的工作人員貪圖省事,會設置“天窗”。系統正常的情況下,當編輯者關閉編輯欄的時候,“天窗”也會自動關閉。但是如果系統被人惡意安裝了軟件,則很可能盜取“天窗”,導致系統內部信息的泄露;其次,在正常的程序當中介入一些非法的指令,可以導致系統內部信息的外露。有的不法分子在系統中制造“網蟲”,導致系統崩潰。
(三)數據方面風險
數據的安全穩定也是網絡會計工作開展的前提,目前數據風險主要提下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用戶的非法操作。非法操作既可以是合法用戶違章操作,也可以是非法用戶惡意操作,這都會影響數據的穩定性;其次,數據在輸入和輸出的時候,易出現數據被人惡意篡改的現象,影響到正常的管理;再者,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泄密。當數據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時候,如果各項安全措施未做到位,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截取;最后儲存過程中的風險。保存數據的硬盤應當定期整理,以免出現數據丟失的問題。
(一)加強對數據的監管
為了保證數據的安全穩定,需要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首先在數據輸入電腦的時候嚴格管理。網絡環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許多種類的會計業務相融合。如果內部控制不嚴謹,則會導致很多憑證未經檢驗就流入到企業信息系統中。因此在數據錄入的時候嚴格把關,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其次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嚴格控制,數據處理可以分為集中式和授權式。集中式管理是服務器對不同數據庫信息實行統一化的管理,將收集到的信息再傳輸到不同的工作站中,每個工作站負責自己的業務內容。當天工作任務結束后,各個工作站將各自數據再傳輸到服務器,由服務器統一匯總傳輸到數據庫系統當中。授權服務則是不同的工作站在需要訪問網絡的時候,服務器可以結合目前訪問數量、服務器空閑程度等因素,決定是否要對工作站授權。
(二)強化會計工作者的管理
網絡會計對工作人員的技術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還需要了解信息系統的操作方法。因此單位對剛入職的會計員工進行必要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其次,會計人員在工作的時候要樹立安全操作的理念,做到職責明確。操作人員不可將口令告知不相干的人員,不可隨意登錄到存在安全風險的網絡中,有效防止網絡黑客的入侵。最后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敏感度,以及職業責任感,能夠敏銳地洞察出會計信息存在的隱患,及時規避。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會計工作帶來更多機遇,同時也增添了許多安全風險。會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式,謹慎操作每個工作環節,利用網絡環境的優勢,提高工作的質量。
[1]章衛岳.會計電算化系統架構構建分析[J].財務通訊,2012(4).
[2]張瑞勝.大型企業銷售收款環節的內部會計控制[J].現代會計,2015(2).
(作者單位:軍事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