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佳穎
會計職業判斷對獨立審計的需求
文/劉佳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事項變得更加復雜多變,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會計職業判斷自身的主觀性,導致會計工作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且由于現階段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還比較低,職業道德觀念薄弱,再加上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存在問題。解決會計職業判斷所帶來的問題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
會計職業判斷;獨立審計;經濟社會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更多的關注的是企業的經營收入的能力。而投資者往往只能通過企業的會計報表等資料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會計職業判斷的主觀性在經濟利益面前又十分容易的演變為隨意性。
保持自身獨立性是會計人員的一個重要的道德修養,然而人的自覺性是有限度的,更何況會計工作者的工作環境中有諸多的誘惑。在經濟社會中外部監督對于會計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審計工作在這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論述獨立審計(又叫民間審計)的重要性。
不同的經濟審計組織形式在審計職能的體現上側重點有所不同,政府審計側重于經濟監督,內部審計側重于經濟評價,民間審計則更側重于經濟鑒證。
資本市場的形成,投資者與經營管理者相分離要求會計信息披露有著較高的質量。會計信息的質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本身的職業判斷的能力。但是我們知道客觀因素所造成的問題因為有著明確的界線,可以用相應的法律條文、法規、條例等進行約束,所以比較容易解決。但主觀因素由于意識的模糊性,難以明確的給予標準,這樣就很容易形成漏洞。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公允性存在問題。而會計信息的公允性和有效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必然要求。獨立審計的出現對于財務報表信息的真實和公允性有著很大的保障作用。
獨立審計的目的是要確保財務報告所公開的信息是客觀的、真實的。針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是否真實的、公正的反映報告所涵蓋的財務年度期末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該財務年度公司的財務績效出具專業的、獨立的審計報告。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會計人員在會計職業判斷選擇會計政策時隨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將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從獨立審計的含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獨立審計是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及其相關資料進行獨立審查并發表審計意見。而注冊會計師接受的委托是由企業發出的,為什么企業要尋找第三方對他們的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呢?因為現代企業大多是由委托人委托管理者進行管理的,管理者有受托責任即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權發生分離。再加上隨著融資方式不斷增加,債券股票等融資方式紛紛出現。投資者關心的不僅僅是企業的盈利,還關心企業的前景、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而企業自己提供的財務報表并不能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只有在專業的在審計機構做出審計報告后,投資者才會做出判斷,才會決定是否投資。因此獨立審計顯得越發重要,而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或代理記賬的機構就不敢隨意地選擇會計方法來使得企業的賬面好看,他們要全力確保財務報表的信息真實可靠,以應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
注冊會計師審計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經營權和所有者之間的分離促使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產生。所有者需要有一個組織來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所以注冊會計師審計是一個獨立于企業和政府等相關組織的行業。而正是由于注冊會計師形式上的獨立所以注冊會計師行業才能占據一個超然的地位,他們根據相應的法律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來提高會計信息的公允性和可靠性。作為整個經濟社會監督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對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由高端人才組成的,他們有著絕對專業的水準,他們有著足夠的能力從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中發現問題。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中還會對企業的存貨等進行實地考察,注冊會計師的一系列專業的審計行為都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有一個保障。
獨立審計的重要性伴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獲得社會的認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危機的產生在客觀上促進了投資者對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了解的需求。審計報告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F代社會尤其是對上市公司而言,注冊會計師通常扮演一個裁判的角色。作為一個裁判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專業知識通過審計報告很好地處理會計工作中的違規操作。
審計工作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有監督和評價的作用,審計工作的監察和督促要求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業務和經濟事項都必須在法律條文規定的標準以內進行。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的時候通常會接觸到企業一手的會計資料,也可以較為詳細的了解到企業的經濟業務的運行情況。注冊會計師有能力且有義務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資料和經濟活動進行審核,根據相應的標準對審核的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做出最后的結論,并對不合法的經濟活動予以上報,使企業得到應有的處罰。通常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首先會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決策、計劃是否可行,對企業的財務報告是否準確、可靠,財務核算方法是否正確、合法都會現有一個評定結果。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以利于被審計單位針對自身所存在的錯誤和缺點進行糾正和改進。
[1]易玄,謝志明.獨立審計的本質:基于契約理論視角 [J].山東社會科學,2010(08).
[2]徐榮華.我國獨立審計發展歷程回顧[J].企業研究,2010.12.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