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顯偉
企業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途徑
文/張顯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已增至幾千萬家,并且規模日益擴大,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和財務風險隨之凸顯,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本文論述了企業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的意義,剖析了當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面臨的現實難題,在此基礎上指出企業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途徑,意在為企業指明發展方向,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預算管理;審計監督
財務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當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比較薄弱,無法充分發揮應有作用,這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了巨大阻礙,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如何正確面對財務內部控制的現實挑戰,建立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現健康穩定運行,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研究課題。
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包括日常管理中的制約措施和公司治理中的制衡機制,是企業為了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保障單位資產安全完整,貫徹執行法規制度而制定并且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為了維持單位的正常運轉,企業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并依靠制度的約束與協調來明確單位內部各部門及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性的同時,規范經濟活動,實現分工協作,確保資產安全。同時,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還能使企業各內部部門以及下屬單位更加緊密、高效地配合,將企業打造成規劃有序的業務整體,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順利實現單位經營管理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經營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管理短板開始浮現,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面臨著現實難題:(1)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很多企業對財務內部控制的意識淡薄,內部控制制度難以覆蓋所有的風險點,依然存在著重核算輕管理、重投入輕績效管理的問題,內控崗位的職責劃分模糊,財務崗位權責不清,使得內控制度流于形式。(2)財務人員素質偏低,各項管理措施不到位。企業缺乏內部控制專門性人才,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信息不對稱情況愈來愈突出,部分財務人員甚至提供虛假信息,加劇了財務風險程度。缺乏健全的預算控制體系,實際預算考評存在缺陷,使得預算控制流于形式。(3)監督執行力度不足,風險防御能力有限。財務內部控制的效果需要靠內部審計監督來進行檢驗,但一些企業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審計部門獨立性較低,易受外部因素影響,無法充分發揮監督作用,使得財務風險累積甚至惡化,進而影響到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
(一)積極創建內部控制環境,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要想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就要增強內部控制意識,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就是要從財會制度、財務機構、財務崗位、財務隊伍、會計基礎、預算管理等方面加強控制,企業財務部門要明確財務內部控制目標,精心設計、緊抓成效,確保經濟活動的合法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資產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將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而且要加強風險防范控制,特別關注各個關鍵的風險控制點,構建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對財務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此外,有效實施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需要財務人員的支持與配合,在新形勢下,企業必須加強財務人員學習與培訓,增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以更好地滿足財務內部控制的需求。
(二)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細化財務權責分工
建立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基礎和保障,企業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處理好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系,使得單位內部不同部門相互制約,優化內部控制具體流程,進而在各項工作中有效貫徹、實施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強內部組織機構建設,明確內部職責分工,使得不同崗位相互監督、相互分離,從而避免推諉、扯皮問題,有效防止舞弊行為。其次,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財務核算制度和切合實際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要保證制度設計的系統性、貫徹實施的實效性,進一步提高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嚴肅性和嚴謹性。再次,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充分激發財務人員以及全體員工參與財務內部控制的積極性和熱情,讓財務內部控制滲透到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車間以及每個人。
(三)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實現資金動態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統籌安排和合理使用資金,并在財務活動中進行動態約束控制。首先,企業應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制,在預算編制、上報、批準、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加強控制,實現對資金的實時動態控制。為了全面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企業各部門要及時反饋預算信息,糾正偏離預算目標的行為,并積極加強預算調整,對調整時間、調整程度、調整方法等作出明確規定。其次,積極推行下屬各級非獨立核算單位預算以及單位預算,確保全面預算管理涵蓋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有效避免預算約束力低、預算內容與實際情況相脫節、預算執行困難等問題,認真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再次,建立健全預算分析跟蹤與評價制度,并編制預算分析報告,認真總結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尋找差異原因,對預算編制方法進行不斷完善,從而全面提高單位資金的支出效率與使用效益。
(四)建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數據協同共享
世界已經步入信息經濟時代,及時、有效地進行信息溝通是企業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企業應加大財務信息化的資源投入,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引入信息技術管理,以利于財務部門及時便捷地收集數據,實現數據信息整合,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同時打破信息孤島,確保各部門的信息溝通,實現數據協同和共享,提升財務管理的及時性、公開性、有效性。在此基礎上,企業應注重對相關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信息分析能力,使財務人員能夠適應和推動財務信息化的發展。伴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推行,財務部門應從簡單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方向發展,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日常運營情況進行專業分析,為經營管理決策、財務風險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機制保障。
(五)加大內部審計監督力度,提高風險防御能力
內部審計監督是對單位經營活動與內部控制進行相對應的監督與評價,保障財務內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經濟警察”、“經濟衛士”的角色。企業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保障內部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科學評價單位的經營管理質量和風險管理情況,實時對單位的經營效率和效益進行客觀評價。特別要加大內部審計監督力度,檢驗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及時發現財務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進而提高風險防御能力,保證財務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另外,還應提高財務工作的透明度與公開性,吸引更多的單位員工參與到相關事務中來,建立多元化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體系,擴大內部審計監督的覆蓋面,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正面臨著結構轉型,企業轉型發展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重大的挑戰,這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內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全面認識財務內部控制,建立科學高效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為單位規范經營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時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1]田金玉,劉媛.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對策分析[J].財會通訊,2012(8):142-143.
[2]王琴松.淺析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管理業務流程[J].商場現代化,2012(18):100.
[3]張埔釩,李宏偉.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6(4):182-183.
(作者單位:涼水井煤礦)
上接(第242頁)
工作實際,深入了解和把握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與自己相關的控制制度、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等;三是要通過行政事業單位自行組織或者委托專業培訓機構,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業務培訓和不定期考核,注重業務培訓和考核評估效果,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降低會計人員出錯的概念和會計信息造假的可能。
(四)強化外部監督,增強內部審核
應根據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立足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實際,認真落實會計財務政策和財務處理程序,不斷制定和出臺內部稽核制度、崗位責任制等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能夠與業務進行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從而保證和提升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和審核,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和控制機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資金流向等進行嚴格審核把關,確保財務報表、風險評估和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
(五)加大內控力度,加強信息披露
會計信息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它對決策過程和決策后果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業務信息、運行信息、成本信息、庫存信息等。暢通、有效、良好的信息溝通,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對組織的發展和組織目標的實現進行切實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組織內外環境和自身的具體實際,選擇符合實際和需要的信息溝通方式和渠道,增加單位內部信息的準確性和合理性。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信息披露與溝通,在信息溝通過程中,要注重實事求是,對罔顧事實、惡意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和嚴厲懲處,形成良好的信息溝通機制。同時,要加強對信息溝通的管理和維護,不斷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以便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策層和管理層能夠及時了解和把握本單位的運行狀況、發展動向等,從而為行政事業單位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內部控制是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財務經濟手段,也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科學有效地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重要舉措。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強力反腐倡廉的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積極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增強內部控制意識,立足本單位實際存在的問題,在人員、制度、監督、信息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不斷加強和完善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為行政事業單位中心任務的有序開展和價值目標的早日實現提供堅強有力的財會保障。
[1]唐曉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2]吳猛.關于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3,05:41-44.
[3]林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探討[J].會計師,2014,02:66-68.
[4]張峰.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10:211+213.
(作者單位:威海市文登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