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會青
(中信建投證券,廣東 廣州 510623)
?
我國期權市場推行現狀與發展前景研究
彭會青
(中信建投證券,廣東 廣州 510623)
期權是全球市場中必不可少的衍生品品種,我國于2015年2月9日推出了第一只期權——50ETF期權,目前有很大的突破,隨著投資者對衍生品的需求增大,標的為個股的期權品種將逐步推出,期權市場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期權可以促進現貨市場的健康發展,期權也可以更好的發展實體經濟,近兩年的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期權市場的完善可以促進市場化發展,將來的市場離不開期權衍生品。
期權;期權歷史;現狀;前景
期權與期貨類似,它們都屬于金融衍生工具。期權可以分為場內期權和場外期權,二者的區別在于是否是標準化的金融衍生工具,本文論述內容是圍繞標準化的金融衍生品場內期權展開。“期”是將來的意思,“權”則代表權利,期權交易即對將來權利的買賣行為。期權的買方有權利沒有義務,期權的買方有義務沒有權利。權利并不像貨物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權利持有方可以按照合約的規定選擇是否對標的做出買入或者賣出的行為。按照行權時間不同,期權分為美式期權、歐式期權、百慕大式期權等。
每個標的期權合約對應不同的行權日、不同的行權價格、認購認沽情況,因此,每個標的的期權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期權組合在一起又會形成不同的策略,應對不同的市場行情都會有適合投資者風險偏好程度的策略。
期權的萌芽可以追述到《圣經》,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雅各布想要娶塞班的小女兒瑞切爾,以其免費為塞班工作7年為條件,可以選擇7年以后同瑞切爾結婚的權利;荷蘭的郁金香事件也是典型的期權雛形,經銷商為了規避郁金香價格的波動,與花農簽訂類似郁金香的合約,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單純的期權合約的不規范性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兌付危機。
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將期權統一化和標準化,逐漸推出一系列的股票期權,1983年3月11日,推出了第一只股指期權——標普100指數期權,隨后全球隨即推出了股指期權。ETF期權是隨著ETF產品的發展而推出的,1998年11月第一只ETF期權于美國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我國的國情導致我們的資本市場發展暫時落后于西方國家,隨著市場的需求不斷提高,2015年2月9日,經過相對充分的準備,我國第一只ETF期權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是我國股票市場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2015年2月9日推出前期,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了50ETF、上汽集團、中國平安為標的的個股期權模擬系統,同時要求客戶到期權經營機構參加期權考試,方可參與期權交易。2月9日推出了第一只ETF期權——上證50ETF期權,模擬系統同步進行,深證證券交易所也在加快步伐研究個股期權。
截至2016年10月,50ETF已推出20個月,從推出當月成交23.25萬張到16年8月單月成交量達819.35萬張。截至2016年9月底合計成交7038.34萬張,2016年9個月的成交量明顯高于2015年11個月的水平,總趨勢也是穩步上升的,由此可見期權市場發展非常迅猛。
認沽/認購比率均小于100%,認沽期權的交易量要小于認購期權的交易量,中國A股市場是T+1結算制度,做空機制較少,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習慣做多市場,因此在進行期權交易時,投資者更關注認購期權,認沽期權的原理相對于認購期權難一些,因此認沽期權的交易量明顯小于認購期權的交易量。
雖然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我國的期權市場表現其迅猛的發展速度。我們可以看到可喜的一面,同時應該明白現階段仍存在很多的問題。
期權的品種單一,期權模擬交易系統的交易數據非理性。目前實盤系統只有唯一一個50ETF期權品種,雖然模擬系統有很多品種,但是股票期權仍沒有上線,期權模擬交易系統的交易數據非理性,那么系統很難準確地反應真實交易的問題,品種單一很難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部分遠月合約交易不活躍。由于市場中參與期權交易的投資者數量有限,很多投資者偏向交易活躍的合約,而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購買遠月合約時,往往會因為遠月合約流動性差很難參與進來。
客戶對期權認知度較低。期權是衍生出來的品種,普通投資者對期權的認識很難透徹,期權不像股票會買賣就可以參與,結構復雜性需要投資者花費較多的時間鉆研,我國期權推出時間較短,因此真正了解期權的客戶少之又少,這必將阻礙期權的發展。
1.逐步推出更多的期權品種,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期權市場仍處于初始階段,品種單一,隨著市場的發展將逐步推出股票期權、期指期權以及商品期權等。從西方國家的期權發展歷史看,一般先推出的品種是股票期權,由于我國的情況不同,我國推出期權時期已經存在ETF產品,不必照搬西方的歷史,因此,推出ETF期權是有中國特色的,對于穩定市場有很好的作用;50ETF的成分股大部分是大盤藍籌股,股價波動較小,對整個A股市場的總體情況有很大的代表性,50ETF期權的推出對于單個股票的價格影響不會太大。但是,隨著期權市場的逐步完善,50ETF期權不能滿足大部分投資者的需求,投資者更希望可以買賣單一股票的期權、期貨期權等。投資者可以對所持有的單一股票配置相應的期權,從而達到購買“保險”或降低成本的作用;期貨期權的產生投資者可以將現貨、期貨以及期貨期權結合起來,現貨的價格會更有保障。
2.逐漸降低投資者的準入門檻,投資者進行分類管理
我國現階段對于期權投資者有較高的準入門檻:資產50萬以上,同時有融資融資資格或股指期貨交易經歷、通過期權考試、模擬交易達到要求等。這就將很多對期權有濃厚興趣的投資者拒之門外。期權屬于高風險品種,以投機為目的的投資者應該嚴格控制其杠桿;但是對于以保護現貨為目的的投資者應該將門檻放低,股災期間一些資產不足50萬的投資者也可以運用期權保護其現貨價值,從而充分發揮期權衍生品的重要作用。
3.提高期權知識的認知度
首先,對于從業人員要加強培訓。從業人員是連接期權與投資者之間的橋梁,如果從業人員對期權有較專業的認識、了解,就會有更多的投資者接受這個新品種,在從業人員專業的指導下投資者會更好地運用這一工具。其次,加強投資者教育。交易所,媒體應較多以客觀的角度向投資者講述期權的作用與風險,讓更多有需求的投資者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品種。最后,相關部門應學習國外的先進思想,組織科研小組加強對期權的持續研究。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積極推出適合市場的合理的品種,及時應對交易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投資者在參與期權交易時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期權的高杠桿性,應嚴格控制倉位,切忌盲目下賭注、搏反彈;其次,期權的策略多樣性,應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策略,保證風險、收益的均衡,不能一味追求收益而采取策略;再次,期權的時間價值會隨到期日臨近而減少,應把握好到期時間,及時換倉,如果到最后交易日再考慮會為時已晚;最后,期權買賣方向、開平倉要把握準確,避免操作的失誤而導致虧損。
[1] 深圳證券交易所.ETF期權和股指期權產品的發展路徑探討[R].內部研究報告,2016.
[2]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研究小組.美國期權市場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J].時代金融,2015(12).
[3] 武魏巍.我國開展期權的可行性研究[J].會計之友,2013(6).
[4] 武魏巍,促進我國期權市場發展的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2011(7):54-56.
[5] 楊照東,魏振祥,陶俊.近五年世界期貨和期權市場發展趨勢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