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俊華
?
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實施權責發生制的意義
文/胡俊華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需要行政事業單位不斷轉變管理方式,在接受更加廣泛的監督下,對社會進行公共管理和提供服務。那么,有效利用財政資金,優化單位資金資產結構,增加財務信息透明度是當下塑造行政事業單位新形象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而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的引入,必將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理念和財務管理思路帶來影響,增強了財政信息的全面性與合理性,便于行政事業單位接受社會的監督和績效考核。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權責發生制;財務管理
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受托責任理論等理論的廣泛影響,西方的國家政府逐漸認識到,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制度,不能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財政信息,在防范政府風險、降低政府的運行成本、促進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服務責任、進行有效的績效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那么,西方國家經過不斷的探討和研究,通過在政府會計中應用修正了的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或者采用權責發生制等方式,來豐富政府會計的核算能力,提高政府會計核算的范圍,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范圍的擴大,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也面臨著需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問題,嘗試性地引入權責發生制就成了一個改革的必然。我國于2013年實施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2014年實施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嘗試性地引入了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積極地完善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活動的內容。但是,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實踐中仍然需要進一步地完善,特別是權責發生制的進一步應用與實施。
(一)現金流管理出發點的局限性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我國政府會計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目前仍然是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而收付實現制是以現金流為管理出發點,進行會計核算的思路。如果經濟活動簡單且籌資投資活動較少,現金流與經營情況是基本一致的,那么依據現金流來反映核算主體的經濟狀況和財務成果,是較為準確并且值得信賴。但是,在發生大量且復雜的遲延性經濟事項背景下,以現金流為管理出發點將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會計主體所面臨的責任,評價存在的風險。當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單純以現金流為核算出發點的收付實現制會計制度不能全面地反映單位的財務信息全貌。適當地引入權責發生制,增加對行政事業單位應有的、潛在的經濟責任的全面反映,有利于突破收付實現的管理局限性,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信息的質量。
(二)財務報表信息的局限性
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報表存在兩個方面的局限性。一是財務報表設計出發點的局限性。以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1998年版)為例,第五十四條規定“會計報表是反映行政單位財務會計狀況和預算執行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附表和報表說明書。”報告中不包含對資產存量情況,債權債務情況反映的報表,收付實現制本身重點關注的是現金使用情況,那么會計報表以預算執行情況為管理重點也就不足為奇。二是單表信息的局限性。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五十五條規定:“資產負債表是反映行政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的項目,應當按會計要素的類別分別列示。”因此,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規則中并未包含對債權債務以及資產耗費事項的日常核算,也就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中全面反映單位當期的財務狀況和收入費用配比情況。財務報表作為外界了解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的最基本的途徑,收付實現制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不能全面反映單位的所有經濟活動情況,那么,也就無法接受社會監督和接受準確的績效評價。
(三)財務管理活動的側重點差異
財務管理圍繞會計核算展開,針對會計核算內容設計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決定了財務管理的思路和重點。所以,以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確定的會計制度必然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導致單位對資金管控方面傾注更多的管理精力,而對于單位資產負債的管理以及資產的利用效率問題上,相對較為輕視。這種情況下易產生諸如建設項目的績效監管缺失問題,單位資產的低效率使用問題,政府超負荷地發行地方政府性債券導致政府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問題等。所以,適度引入權責發生制將影響會計核算的思路,將直接地強化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容。同時,將改變單位的經濟活動管理重點,從而實現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行為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一)強化會計核算的全面性
將權責發生制引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會改變以現金流為管理出發點的現狀。權責發生制的重要管理目的就是要實現核算主體當期收入費用的配比和權利義務的一致。實施權責發生制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會擴大核算的內容,使得會計核算反映的內容更加全面,也更適應當下核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復雜的經濟活動內容的要求。從最新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可以看出,添加完善了諸如“應付債券”、“累計折舊”等科目的運用,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應用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開始,盡管如“累計折舊”僅僅是一個“虛擬”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折舊計提方法存在實質性差異,未能真正發揮出體現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耗費情況的作用,但是仍然提高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全面性。如果通過進一步地摸索和探討權責發生制的應用,將相關或有事項以及費用計入單位當期綜合收支核算中,會更全面、客觀地反
下接(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