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雪冰
?
基于項目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課程中的應用
文/段雪冰
摘要:基礎會計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實踐型的課程適用于項目教學法。但由于項目導向教學法的缺陷,文章嘗試將項目導向與翻轉課堂相融合,對基礎會計課程進行改革。首先設置了基礎會計的教學項目,然后對課程進行創新的教學設計,最后對翻轉課堂模式的基礎會計課程提出建議。
關鍵詞:項目教學;翻轉課堂;基礎會計課程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是會計學知識結構的基石,理論性、實踐性相結合的一門學科。理論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和方法,實踐教學目標是鍛煉學生業務核算技能。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對理論的感性認識,抽象的概念晦澀難懂,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到實踐階段,由于之前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導致學生無法完成實踐項目。結果整個教學過程變成教師教的滿頭大汗,學生一頭霧水的局面,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參與性。
(一)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一種源自美國、風靡全球的教育模式,其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通過QQ群、微信等與教師同學交流自學知識;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解答問題,組織教學活動,完成任務或測試等。
其教學理念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的順序翻轉過來,(1)時間的翻轉:傳統教法是“先教后學”,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翻轉課堂”的教法是“先學后教”,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上答疑解惑,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實踐任務;(2)角色翻轉:生從接受者變為自主學習者,自主安排學習把學習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課堂上教師從授課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學習伙伴。
(二)項目導向教學法
項目導向教學也擺脫了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陳舊模式,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將與企業真實業務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學生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在工作任務導向中培養專業技能和操作能力。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按照項目安排教學,將一個個知識點融入具體的工作任務中。讓學生在模擬的工作環境中,體驗并領悟相關知識點從而掌握專項的技能。
但項目教學法的內容非常多,模擬工作任務需要大量的資源,更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詳細講解每個項目涉及的知識點,必須壓縮理論教學時間,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完整的操作一個項目,項目完成后,各工作小組要交流討論,并完成評價。學校課程安排的教學課時量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項目教學法的實現仰賴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大量財力物力,一些財力不夠雄厚的學校難以辦到,就算建好了實訓基地,很多時候因為場地的限制往往不能讓所有學生得到實踐機會。
有沒有什么辦法可縮短項目教學法中教授理論和課后交流討論的時間,如何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實訓室不夠的有沒有合理辦法解決。這些難題,可以將項目導向教學法融入翻轉課堂中,筆者曾在2015級會計專業學生中嘗試項目教學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筆者將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總結如下,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根據《基礎會計》課程特征,設置“教學項目”,分配“項目小組”,完成“工作任務”,構建項目導向融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設計好“教學項目”。
(一)教師任務
教師把課程內容細化分解為若干個項目后,就可以根據各個項目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按每個項目選取知識點制作“微課”教學視頻,教學視頻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15分鐘,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可以在“微課”中加入案例、提問、笑話等,還要穿插重難點的思考題。《基礎會計》課程中,知識點的概念較多,實踐環節也多,在制作微課程時,可以把概念部分通過PPT演示+教師講解來制作;企業工作業務部分可以通過實際工作場景的短視頻直觀演示,這也彌補了項目教學法中模擬實訓室的不足的缺陷;實際業務操作(如原始憑證的填寫、總賬和明細賬的登記)可以通過Flash教學指導視頻。多種形式結合的微課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教師分配“項目小組”,針對問題,先由小組組內討論,盡量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若小組不能解決的,由教師講解。個別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教師也可以有針對的在課上進行輔導。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后,由小組選一個代表總結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各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開展個人自評,小組成員互評,教師總評等活動。
(二)學生任務
學生課前通過教師布置的任務,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觀看教學視頻、圖片。對學知識點進行預習了解乃至練習,并自行初步完成教師布置的一些簡單的理論作業和實操訓練,并嘗試把難點和易混淆知識點進行匯總。學生自學后,把疑問帶到課堂上,與“項目小組”成員交流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課后,通過QQ、微信等交流平臺還可以進行同學簡單討論、評價等活動。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增加了學生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關系。
(三)師生互動
教師根據分配好的“項目小組”,實施實訓比拼和小型競賽。對實訓環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交流,通過組與組間的互幫互助。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疑難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交流平臺、QQ 群、微信、微博、郵件等形式與學生交流,實時掌握學習動態。在課下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引導,輔助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供學習支撐資料,加深學生對任務的理解。
下接(第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