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宇
?
關于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文/向宇
摘要:資金是企業發展的“血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需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借款。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管理水平,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借款費用能否實施資本化處理的影響,并且客觀來看,企業費用、資產確認等工作都同資本化處理緊密相連。目前,我國企業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采取對策,將會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關鍵詞:借款費用;資本化;問題;對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呈現出做大做強的趨勢。為了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效率,大多數企業都需要向外界尋求資金支持,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使其主要的籌資渠道。企業在借款中會產生不菲的借款費用,主要體現為利息、證券溢價、折價的攤銷費用、外匯借款的匯兌差額費用等項目。目前,按照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的借款費用主要有以下兩種會計處理方法:一是直接將借款費用做資本化處理;二是直接將借款費用確認為當期損益。《企業會計準則》中針對借款費用的資本化處理做出了明確規定,就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起止時間、會計實務操作等內容進行說明,但是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唯有不斷總結實踐教訓,才能夠探索出更加科學、合理的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方法。
(一)借款費用資本化制度建設滯后
目前,我國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制度建設還存在滯后問題,主要體現在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國會計準則中針對一般借款費用的資本化現象是表示肯定的,也在很大程度上認可了投資性房地產、存貨等內容的借款費用資本化操作。客觀來看,一些企業開始利用這一規定,趁機對財務會計數據進行修改,調整企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在真實業務往來過程中,企業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觸大量工程項目,其中在建工程最為普遍。這類項目由于耗資巨大,往往需要依靠借款來運作。如果項目數量越來越多,則可能導致借款費用的構成較為復雜,會計人員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將會擁有更多的自主判斷空間,不利于財務信息的真實客觀。針對借款費用核算,企業會計準則對利息資本化金額進行了調整,在核算資本化金額時,不需要將資產支出金額考慮在內,直接采用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扣減還未使用資產產生的利息收益,從而得出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具體金額,簡單來說,就是完成了利息資本化和資產支出之間的脫離。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尚未使用的資產同利息收入之間具有相對關系,調整后的借款費用在一定程度上精簡了會計核算程序,但是卻為企業操縱利用提供了空間。
(二)針對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界定有一定局限性
當企業生產、購建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已經達到可以銷售或使用的狀態時,就應當終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然而,企業如何界定上述狀態的時點卻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外部監管也很難客觀監控。一些企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項目雖然已經竣工甚至正式交付使用,但是為了降低當期費用就一直列為在建工程,從而實現資產增值,提高當期利潤的意圖。這樣的利潤操作手段也只能解決暫時性問題,因為隨著相關資產正式投入使用,一旦開始計提折舊或者存貨銷售之后都會造成利潤的大幅度下降。
(三)多項資本化資產的借款費用分配不科學
如果針對專項借款或者只有一個項目的借款費用的工程類業務,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核算相對簡單和便捷。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都會出現多項借款和專項借款同時存在的情形,因此,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會計處理難度將大幅度提高,復雜程度也驟然加大。尤其是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后,借款費用能夠資本化的范圍發生了變化,從過去固定資產擴大到所有能夠予以資本化的資產,鑒于此,針對多項資本化資產借款費用的分配將變得更加復雜。針對專項借款,在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下,其借款費用不再需要同累計資產加權平均數關聯,只需要直接在各項資產之間進行分配即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分配難度,也加大了財會人員工作的主觀性。針對一般借款,然后仍然需要考慮累計資產加權平均數,但是由于不同的資本化率,基本上很難在不同資產之間進行借款費用的劃分。
(一)盡快建立健全借款費用資本化相關制度
企業要想提高借款費用資本化會計處理的規范程度,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相關制度,這是正確會計處理的前提,也是會計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依據。有關部門應當從實際業務性質出發,逐步完善現有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有關制度,提高相關會計處理工作的科學性。客觀來看,目前我國針對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還并不十分完善,會計、稅法兩者之間在這一問題上還存在差異,兩者的統一存在過渡過程,鑒于此,有關管理部門應當盡快拿出統一借款費用資本化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實務操作中,因為借款費用資本化問題而出現的意外事件較多,這些意外事件的發生往往由于沒有可供參考的法律規定,因此完善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規定,對財會人員的實際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能夠推動借款費用資本化處理朝著規范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借款費用資本化關系著自身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利潤水平,因此,企業應當進一步強化內部審計工作,重視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培養,確保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全過程都處于有效監督與審核之下,嚴防不法行為出現,定期做好借款費用資本化工作的檢查工作,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
(二)將資本化停止的時點進一步明確和規范
新會計準則中應當按照符合資本化資產的性質為基本原則,進一步明確和規范
下接(第1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