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妍妍
?
審計全覆蓋下高校審計項目著力點探究
文/李妍妍
摘要:《關于實行審計全覆蓋的實施意見》出臺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高校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和推進高校審計工作,本文探究審計全覆蓋要求下高校審計項目的著力點,為審計工作提供審計思路,發揮審計在維護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安全、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審計全覆蓋;高校審計;審計項目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關于實行審計全覆蓋的實施意見》等相關配套文件(簡稱《意見》),明確要求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可以看出,國家已經把審計工作放在維護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安全、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位置。而作為高校——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來說,應借此次《意見》精神,將高校審計項目重新梳理,以期達到將審計工作覆蓋至學校各方面資金、國有資產的目的。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當前形勢下高校審計項目的審計著力點進行剖析,以期為實現高校審計全覆蓋提供思路。
在所有高校審計項目當中,內部控制審計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貫穿所有項目始終。在《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中,編者將內部控制審計放在高校內部審計的首要位置,著大篇幅介紹內部控制審計方式方法。下文將在具體審計項目中分解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思路。內部控制審計的將結果直接影響到審計項目接下來的工作方向,因此內部控制審計顯得尤為重要。
預算編制是財政資金來源的起始點,因此高校應尤為關注預算審計。但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從未開展過預算審計,這是審計全覆蓋下的突出問題。高校應將預算審計納入學校審計計劃當中,對預算編制情況進行不定期審計。應圍繞預算編制依據的充分性、編制完整性、安排合理性、調整規范性等方面進行審計,重點關注收支規模大、經濟活動頻繁的項目。通過審計進一步規范預算編制,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推動預算執行更加規范。
財務收支審計涵蓋高校很多審計項目,這些項目的審計重點都圍繞收支審計進行,比如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等。財務收支審計是對學校及校屬單位或部門各項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以及資產使用和管理進行審計。收入審計應關注是否統一管理核算,財政資金是否足額到位、財政收入是否足額上繳,有無隱瞞、截留、挪用、拖欠或設置賬外賬情況、是否存在“小金庫”或亂收費現象等;支出審計內容包括各項支出是否真實并按預算執行,有無超預算、有無虛列虛報、違反規定支出等問題;結余及分配審計內容包括結余是否單獨反應,會計處理是否合規、結余分配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等。
工程項目審計應以控制工程造價、堵塞漏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工程項目管理水平,保障項目經費合法、合理使用為重點開展審計工作。要對小投資額的基建、修繕(含設備、家具維修)工程項目進行審計監督;對大型建設項目的立項、設計、招標、施工、竣工等與造價管理有關的各項環節及其控制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
高校作為教學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繁多,科研金額較大,科研審計一直作為常規性審計工作,但個別高校在項目結題時進行的審簽工作只是走形式,未進行實質審計,這給科研管理帶來很大隱患。學校要把科研審計放在重要位置,為科研資金使用把好關。科研審計內容涉及項目管理、預算管理、支出管理三個方面,而對單個科研項目審計重點放在了支出管理上,包括科研經費支出是否執行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財務制度相關規定;各項支出是否符合項目批復的預算范圍和標準;有無截留、挪用、擠占、虛列項目經費以及其他違反財經紀律行為;外撥經費是否經過嚴格審核,有無違規將科研經費轉撥至利益相關的單位或個人等行為;有無虛構項目支出、使用虛假發票套取科研經費等行為;科研勞務費的提取和發放是否合規;有無執行國家政府采購制度情況以及是否按照有關規定使用和處置國有資產情況;科研設備、耗材、軟件等物資采購、物資管理以及結存、結余經費管理情況等。
很多高校因歷史遺留、院系分立撤并調整、人員調動、搬遷、交接不暢等因素,國有資產存在賬實不符、資產閑置或丟失、使用率低等問題。國有資產審計應以規范學校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益、落實管理責任作為落腳點開展審計工作。審計時應關注固定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是否合規;賬賬是否相符、賬實是否相符;以資產進行投資是否合規;部門監管是否有效。除此之外,存在資產出租出借經濟活動的高校也應定期對資產出租出借審批手續、招租的招投標過程、出租出借合同規范性、租金公允性、租金管理與使用等進行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應重點關注機構制度建設、內部控制、經濟效益、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審計結果的整改落實情況等,經濟責任審計要與人事部門協調,避免“先離任、后審計”。審計時經濟責任評價指標的使用不能一概而論、千篇一律,要特別為領導干部量身定做符合其經濟責任評價要求的指標。特別強調經濟責任審計不能流于形式,要加強對審計結果的推廣和運用。
隨著高校發展,經濟業務越來越多元化,高校采購招標業務審計也愈加成為一項常規審計工作。審計內容包括招標采購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招標審批等手續的合規性、齊全性;招標方式選擇的合理性,評標內容全面性、合理性;現場答辯是否公正公開,記錄是否準確;有無采購風險和合同違約風險;合同簽訂的是否準確合規以及雙方權利及義務的履行情況等。
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或安排,可適時開展專項審計工作。如三公經費審計,工資審計,紀委、人事等部門的委托審計等。
上述審計項目內容有交叉,相互之間有相通之處,審計成果也可互相借鑒互相轉化,避免重復審計,節約人力成本,提升審計效率。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