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磊
宏觀調控,清除障礙
——論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
文/張磊
會計信息化是整個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會計信息化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有效提升整個國家會計工作水平。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再具體論述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戰略,有利于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更好的發展。
會計;信息化;發展
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具體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一是現代企業想要長足發展離不開會計信息化的建設;二是推行信息技術,不僅給現代會計改革和發展創造了新機遇,而且也能夠滿足新時期會計發展的新需求;三是發展會計信息化,有利于實現各個國家會計信息實時共享,保障現代會計的內容更滿足國際現代化的發展標準,有效拓展國家現代會計的發展方向,從而保障我國國內市場經濟與國際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一)推動信息技術創新,為會計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只有創新信息技術,才能為會計信息的安全提供相應的保障。其中,會計信息化的安全性問題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的內容:計算機硬件的安全問題、信息網絡的安全性以及會計相關信息的安全性問題。計算機硬件的安全問題主要包含:因火災、灰塵等外界因素所導致的計算機硬件損壞、系統故障,以及計算機設備在被盜之后出現的信息泄露等;其次,網絡安全性問題。網絡安全性問題主要來源于黑客、病毒或因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安全問題;最后,是與會計相關信息的安全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部分會計人員通常會選擇利用網絡傳遞會計信息,從而增加了會計信息被截取、泄露以及被盜取等風險。出現上述三種問題的原因是相關核心技術的缺失,所以為保證現代信息技術體系的安全性,則需要不斷革新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反病毒,通過建立網絡信任體系與信息安全監控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方案,如:數據備份工作等,從而全面提升信息安全建設的工作質量,為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安全提供相應的保障。
(二)堅持全面推進與穩步實施,保障我國會計信息化水平
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在于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全面推進,貫徹與落實信息化內容。其中,在安排并實施確定的戰略進程時,應圍繞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與動態性等特點來進行安排。要想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則需要堅持由簡入繁的工作思路,從而最大限度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應該緊密圍繞總體的設計內容推進信息化水平相關工作。
通過合理設置試點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從而確保會計信息化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試點的先后順序取決于影響力的大小。若在試點過程中發現問題便應及時解決,待成功解決后再全面推行。此外,縮小數字鴻溝也是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應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直接關系到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能否穩步推進。因此,只有充分考慮到會計信息化發展中的微小細節,才能保證我國會計信息化水平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大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養
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這便需要各大院校與企事業單位充分重視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因此,各大院校應盡快完善相關學科的建設,開設會計信息化的相關課程,編制實踐性的教材內容,積極推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性課程教學,讓會計專業學生能夠逐步熟悉會計相關理論與實務知識,有效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從企業的實際需求來看,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要求會計人員全面掌握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信息技術,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便更好的滿足現代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四)加強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提高審計系統的安全性
為保證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健康,促使信息技術能夠合理應用到會計領域中,便需要不斷加大會計信息化審計力度,有效提升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首先,通過研發同一標準的審計軟件,在不違背信息化標準的前提下鼓勵研發專業、有價值的的審計軟件并,促使審計軟件通用化、商品化。充分發現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會計信息化審計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其次,加強會計信息化審計系統的安全性。會計信息化工作面臨著傳統與新型的雙重風險,如:數據管理、網絡管理、數據恢復等新型審計風險。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建設安全性的審計系統,如:及時更新殺毒軟件、防范和清除文件傳輸以及文檔中的病毒,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審計系統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也在逐步加快,有利于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會計資源共享。同時,為保證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保障會計信息化的規范性與準確性,便需要相關會計工作人員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從而全面提升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水平。
[1]張小蘇.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22).
[2]談先球.基于產教融合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策略分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經管系會計3班)